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6 12: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畜养 牲畜 B.无济于事 济济一堂
C.调整 调理 D.混乱 混水摸鱼
2.下面不是同类词语的一组是( )
A.叮叮当当 嘀嘀嗒嗒 B.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C.跃跃欲试 滔滔不绝 D.成群结队 浩浩荡荡
3.下列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发明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闻的。
B.古埃及人建筑了雄伟的金字塔,至今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C.如果你不努力,即使遇到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无济于事。
D.节日里广场上聚集了许多乌合之众,一派欢腾。
4.下列选项中,画线部分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一天没有进食的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啦!
B.一声炸雷,吓得我小心脏都跳出来了。
C.他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撒开双腿跑回家向妈妈报喜。
D.高峰期的公交车,拥挤得连一根针都插不下去了。
5.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B.《骑鹅旅行记》——安徒生
C.《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
6.根据课文梗概叙述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养牧种植②流落荒岛③建房定居④回到英国⑤救“星期五”
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②⑤③④① D.②④③①⑤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句看拼音写词语。
(1)奶奶家门前有块用zhà lan( )围起来的菜园子,为了防止鸟雀的tōu xí( ),还有一个稻草人每天不知pí fá( )地挥舞着它那长长的手臂。
(2)我担心奶奶一个人住会jì mò( ),只要一有空,我就会去陪奶奶liáo tiān( )
(3)那艘行驶在海中的轮船因遭遇龙卷风雨qīng fù( )了。
(4)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让yàn huì( )充满了欢笑。
(5)许多枯死的树桩孤立地在这块野草地中,在暴雨来前显得很qī liáng(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 )无人烟 ②天( )海角 ③( )世隔绝
④前所未( ) ⑤心( )气和 ⑥恐惧万( )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希望走遍______,有一次,他乘船遇险,落到一个_____的岛上,这里_____,这种境遇真是______。
9.课本内容回顾
(1)《鲁滨逊漂流记》是_____国作家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是书中的主人公,按照他历险经历的____顺序依次记叙了:①流落荒岛;②_______ ;③养羊种麦;④_______
(2)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你觉得文中的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
(3)读《增广》,用《增广》。
A.李教授出口成章,让我受益匪浅,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读书的秘诀是什么?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我们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D.为了看泰山日出,我和爸爸不得不牺牲睡觉的时间,当来到最佳观景点的时候,那边早已站满了人,爸爸感慨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0.六一班准备开展“阅读名著,走进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最喜爱的名著,再写一写你的推荐理由。
推荐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写句子:
(1)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今流落到这种地方,怎么能活下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到了啊!(仿照这种修辞手法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仿照这种修辞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猫对男孩说:“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就饶了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选段, 回答问题。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 失足)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 历)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 叫唤)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12.在文中括号里最正确的字、词打上“√”。
13.找出文中两对近义词。( )——( )( )——( )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感情基调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困难不过如此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地望着他。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为什么?”几十双眼睛在问。
“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襄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6.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丟 今非昔比 惊叹 B.降 神态自若 惊恐 C.栽 一反常态 惊异
17.文章第--到七自然段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作者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主题。
18.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19.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0.习作。
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位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请你选择一本,并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介绍这本书,要求语言简练,突出作品的主要情节,衔接自然,语意清楚连贯,题目自拟,5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A.畜养[xù yǎng]:饲养(动物)。
牲畜[shēng chù]:为某种用途所饲养的家畜。
B.无济于事[wú jì yú shì]: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C.调整[tiáo zhěng]:为适应客观的情况和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些适当的改变。
调理[tiáo lǐ]:调养,调护。
D.混乱[hùn luàn]:无条理,无秩序。
混水摸鱼[hún shuǐ mō yú]: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同类词语的理解,需要不断的积累与练习。
A.叮叮当当:形容玉石、金属的撞击声。
嘀嘀嗒嗒:模拟水滴、马蹄或钟摆左右摆动的声音。
都是形容声音的,且都为AABB式的词语。
B.十全十美:形容十分完美,没有缺陷。
百发百中:每次都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都是ABAC式的词语。
C.跃跃欲试:形容心情激动,急于想试一试。
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
都是AABC式的词语。
D.成群结队: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汹涌、壮阔的样子。现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为AABB式的词语。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对加点词的理解与运用。
A.前所未闻:从来没有听说过。
B.不可思议: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C.无济于事: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
D.乌合之众: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这是一个贬义词,用在本句中不合适。
4.C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
A.“饿得前胸贴后背啦”将饿的程度夸大化,使用的是夸张的手法。
B.“小心脏都跳出来了”将害怕的程度夸大化,使用的是夸张的手法。
C.“撒开双腿跑回家”使用的是动作描写。
D.“连一根针都插不下去了”使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公交车上非常得拥挤。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A.《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B.《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D.《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兼牛津大学基督学院数学教师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英国小女孩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故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出自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主要内容: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独自在孤岛上生活了26年。后来他救了一位野人朋友,给朋友取名叫 “星期五”,还教会了“星期五”很多东西,后来两人被他们救下的一名船长带回了英国。
根据课文梗概叙述的顺序排序,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因此为:②③①⑤④
故选择B。
7. 栅栏 偷袭 疲乏 寂寞 聊天 倾覆 宴会 凄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栅、偷袭、疲、寞、聊、倾覆、宴、凄”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荒 涯 与 有 平 分 天涯海角 荒无人烟 与世隔绝 恐惧万分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对词语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选词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天涯海角:也说天涯地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恐惧万分:十分的害怕。
结合前后句意可知本题答案依次为:天涯海角、荒无人烟、与世隔绝、惊恐万分
9. 英 笛福 鲁滨逊 时间 建屋定居 救星期五 聪明好动、敢于冒险、不畏强暴、追求自由、积极乐观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1)《鲁宾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鲁滨逊的英国人由于遭遇沉船,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在荒岛上,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后来鲁滨孙从食人族手中解救出一个野人,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星期五”。直到二十八年之后,鲁滨孙才搭乘一艘商船,返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英国。
(2)《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聪明好动、敢于冒险、不畏强暴、积极乐观,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摘自《增广贤文·上集》,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于《增广贤文》,就是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读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摘自《增广贤文·上集》,解释: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10. 与经典为伴,为人生奠基 《伊索寓言》 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详解】(1)本题考查写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的特点是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宣传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示例: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此题解答时对阅读的要求比较高,否则推荐理由就没法解答。推荐理由一般可可简要概括书籍内容或艺术特色,也可谈自己的读后收获或体会。
示例:《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异的幻境。
11. 鲁滨逊淡忘想法。 如今流落到这种地方,不能活下去。 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猫对男孩儿说,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它饶了男孩。
【详解】(1)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在这里我们去掉“差不多”“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在这里我们首先去掉疑问词“呢”和问号,然后把“怎么”变为“不”,结尾处用句号。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如:礼堂里挤得连一根针也插不下。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如:学好语文要背书吗?必须要!
(5)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在这里我们首先去掉冒号和双引号。“说”后面用逗号,“我”改为“它”,“你”改为“男孩”。
12.走失 厉 呻吟 13. 悲伤 悲痛 祈祷 祈求 14.走失的汤姆和贝琪没有回来,大家悲痛欲绝,几乎不抱有希望。 15.凄惨的、哀伤的
【分析】1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在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字。
走失:出去后迷了路,回不到原地,因而不知下落。符合句子语境。
失足:行走时不小心跌倒,或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厉”和“历”虽然读音一样,但笔画不一样,一个里面是“万”,一个里面是“力”。
“厉”表示严格、严肃、猛烈,例如:严厉、厉害。
“历”表示经过、经历,和时间有关系,例如:日历、历史、历练、游历。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联系上下文,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软弱无力,应该用“呻吟”更恰当。
叫唤:大声叫。
13.本题考查寻找近义词。
近义词指的是意思相近的词语。除了意思上的相近,还有可能带有相同的字眼。题目要求从文中寻找,阅读文章前可以先把题目看一遍,在阅读时就能一边读一边有意识地寻找,节约时间了。
14.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写人记事的段落,我们可以直接提取主要人物及其所做的事情来快速获取主干信息。这段话的主人公是“镇上的人们”,“镇上的人们”怎么了?他们为走失的两个孩子祈祷,并为之孩子的走失感到悲痛。
学生能把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完整,即可得分。
15.本题考查朗读的情感。
读懂段落的内容,体会内容中所体现的人物情感。这段话中有不少显示情感的词语,比如“悲伤”“凄惨”“让人心碎”“绝望”。我们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要注意将这种情感基调读出来,音调是低沉的,情绪是哀伤的,语速缓慢。
16.C 17. 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站5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恶劣的天气 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 环境气氛 18.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9.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本文的主题。
【分析】1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栽跟头:跌倒的意思。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神态自若:形容一个人很镇静,不慌张。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本题中形容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突然变得严肃庄重,应填入“一反常态”。
惊叹:惊讶赞叹。
惊恐:惊慌害怕。
惊异:感到意外,奇怪。
本题中要形容我们感到很奇怪地望着老师,应填入“惊异”。
17.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第一到七自然段写了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站5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详写了恶劣的天气,略写了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通过细节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主题。
18.本题考查查找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文中通过记叙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告诉孩子们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所以中心句为: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画线句子说的是欧阳老师这一课以身教的方式带领学生经受考验,磨炼意志,说明他正是以这样的坚强意志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因而,虽然学历起点低却取得了考上北京高校研究生的可喜成绩,可见精神力量之大。作用是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本文的主题。
20.范文:
推荐一本好书
我推荐的一本好书的名字叫《西游记》,可好看了,作者是吴承恩,这本书是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这本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师徒四人降妖除魔,一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的故事。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女儿国奇遇,唐僧和猪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后要生孩子,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男人还会生孩子,把我逗得开怀大笑,正好那时妈妈叫我吃饭,我都笑得没听见。最后妈妈开门,大声说:“吃饭了!”我这才听见去吃饭了。
我觉得最感人的地方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变成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大姑娘,想吃掉唐僧,结果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了。她又变成了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看见地上的尸体,假装哭得很伤心。孙悟空看出老婆婆是妖精,毫不犹豫,举棒就打。最后孙悟空又打死白骨精变成的一个老公公,白骨精终于吓得魂飞魄散了。可是唐僧以为孙悟空打死了老百姓,硬要赶孙悟空走,孙悟空仍坚持着不想走,他舍不得师傅,这是很让我感动的地方。
当我翻过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就应该有孙悟空这样的精神。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明确自己要描写的一本书是什么,然后根据书本的内容来描写。对书进行简单介绍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开头:简单介绍要推荐的书是什么,然后点明书本的相关信息。
过程:具体写出故事的具体内容,书本中的主要情节,自己的感受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