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综合自检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漪(yī) 供耕织(gōng)
B.闲逛(guàng) 明晃晃(huàng)
C.旖旎(nǐ) 碧波万顷(qīng)
D.秉性(bǐng) 凉飕飕(sōu)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能书善画( )
A.善良 B.友好 C.长于,擅长 D.容易
3.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B.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
C.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D.谁也不能否认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4.下面句子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一节课上,语文老师很认真地向我们班“小博士”张伟同学请教一个气象问题。她这种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不耻下问 B.谦虚谨慎 C.虚怀若谷 D.敏而好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B.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C.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D.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B.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外公能书善画,在我们这一带远近闻名。
B.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C.弟弟蹲在墙角一动不动,他在干什么?哦,原来是发现了一只蜗牛。
D.早晨,河面上腾起一层薄雾,烟波浩渺,如诗如画。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B.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C.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D.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9.无论身在何处,“我”最倾心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原因是( )
A.故乡的小月亮会让“我”想到童年,想到故乡,它是“我”思念故乡最好的见证。
B.故乡没有山,那时的月亮会很早就升起来,在“我”童年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C.故乡的小月亮会在苇坑里出现,“我”在外面见到的月亮都是挂在天上的。
D.故乡的月亮是最亮的,是外面的月亮不能比的。
10.读语段,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字母)
对“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对一景一物的描写,都包含“我”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也暗含着“我”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
B.“我”作为一个小孩子,喜欢重复表达
1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耘田 榆树 B.割掉 拨苗助长
C.蚂蚱 蝴蝶 D.瞎闹 水瓢
1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3.下列下划线词语在诗句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在田间播种) 童孙未解供耕织(还不懂得)
B.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 稚子金盆脱晓冰(金属盆)
C.山衔落日浸寒漪(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1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二、填空题
15.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yōu jìng zàng sòng liǎng sāi shèn zhì
sī chóu suǒ wèi chóu mèn shū tóu
1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翻斥一 奇怪一 郑重一
爱惜一 宝贵一 境遇一
17.按课文《梅花魂》内容填空。
(1)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 ,愈是 ,花开得愈 、愈 。她是最 、 、 的呢!
(2)《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春草明年绿, ”“独在异乡为异客, ”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乡愁是一首悠远的歌。王安石看到满目新绿,感叹道:“ , ”听着帐外风雪交加,纳兰性德也写下自己的感受:“ , , , 。”面对乡愁,卢纶也曾感叹“家在梦中何日到, ?”
18.选词填空。
(1)脆弱 衰弱
①我们的身体还是一天一天 下去。
②小女孩流露出的 的心,让人不禁为之一颤。
(2)
幽芳 幽静
①那朵朵冷艳、缕缕 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②一天晚上,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19.我能填上合适的词。
一 瓜 一 蝴蝶 一 花
一 狗尾草 一 小草帽 一 树
20.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头顶云天,脚踏大地。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2)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3)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
(4)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21.找出下列词语中不同类的词语。
(1)蝴蝶 蜻蜓 老虎 蚱蜢 蜜蜂 ( )
(2)红色 绿色 颜色 黄色 白色 ( )
(3)牛 羊 猪 鸡 猫 ( )
(4)太阳 月亮 地球 人类 火星 ( )
22.辨字组词。
嗡 ( ) 蝴 ( ) 啃 ( ) 栓 ( )
翁 ( ) 糊 ( ) 肯 ( ) 拴 ( )
蚌 ( ) 瓢 ( ) 嘟 ( ) 樱 ( )
蛙 ( ) 飘 ( ) 都 ( ) 璎 ( )
2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解”的意思是 ,“供”的意思是 。读了这两句诗,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
②从这两句诗可以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 )
A.父母劳动紧张,穷苦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非常辛苦。
B.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在桑树荫下学种瓜,体现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
C.孩子们学大人种瓜,重在表现孩子们太调皮了。
D.孩子应该早点帮助家人做事,不能总是玩闹。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磬”指 。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听到了 。
②下列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描写声音为主,表现出“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B.这两句诗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C.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从金色的盆子里取出冰,用彩色的丝线穿上,用手提着,颜色艳丽,充满情趣的情景。
D.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远远地看着孩子们戏耍、听着孩子们呼喊,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的景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幽静;葬送;两腮;甚至;丝绸;所谓;愁闷;梳头
16.【答案】斥责;奇异;隆重;珍惜;珍贵;遭遇
17.【答案】(1)寒冷;风欺雪压;精神;秀气;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
(2)王孙归不归;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春生江上几人还
18.【答案】(1)衰弱;脆弱
(2)幽芳;幽静
19.【答案】个;只;朵;把;顶;棵
20.【答案】(1)顶天立地
(2)相映成趣
(3)美妙绝伦
(4)恍然大悟
21.【答案】(1)老虎
(2)颜色
(3)猫
(4)人类
22.【答案】嗡嗡叫;蝴蝶;啃老族;枪栓;老翁;糊涂;肯定;拴住;蚌壳;水瓢;嘟嘟囔囔;樱花;青蛙;飘荡;成都;璎珞
23.【答案】(1)理解,懂得;从事;小孩子还不懂得耕田纺织的事,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B
(2)一种打击乐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及玻璃破碎的清脆的声音;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