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短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9.短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6 12: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语言应用: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思维能力:在赋予乐感的反复的朗读中,体会现代诗的节奏,进而展开想象,体会情感,感受阅读诗歌的乐趣。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韵味。背诵课文。
难点:能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初读课文,读出节奏,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诵读诗歌,体会冰心诗歌的语言美,进而理解诗歌的内涵美。
语言应用: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审美创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冰心的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时重难点
初读课文,读出节奏,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一、单元导入,整体感知,引入课题
1.单元整体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单元,这是本单元的导读页,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呢?
预设1:我看到了单元主题是以熟悉的“自然”为中心意象,展现现代诗的特点。
预设2:我知道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2.这个单元是综合学习单元,我们能读到许多现代诗歌,它们真挚而优美。通过学习,我们会拥有自己的摘抄本,一起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还有可能成为一名小诗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冰心老人的《繁星》,走入这美好而真挚的诗歌世界。板书:(繁星)
3.指导书写:
“繁”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左上角的“每”横折钩变成了横折,书写时要注意布局紧凑。
二、走近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来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为意。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的散文和诗歌一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分别被茅盾称为“繁星体”“春水体”。
繁星(七一) 繁星(一三一) 繁星(一五九) 序号表示诗在诗集中的位置。
三、读文识字、指导书写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认读生字
繁星、漫màn灭、藤萝膝上、思潮、波涛tāo
1)自由拼读生字 2)小老师带读,老师正音 3)全班齐读
4)你有什么好方法认识这两个字?
偏旁归类法:“漫、涛”都有三点水,都与水有关。
字理识记法:“漫”是形声兼会意字,从水,曼声。“曼”意为延展。“漫”本义指水满外流。“涛”是形声字,从水,寿声。本义指大的波浪。
熟字组词法:漫漫长 、漫步、漫不经心;涛波涛 浪涛、涛声。
5)识字游戏,摘苹果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结构:上下
繁:组词:繁星 枝繁叶茂 部首: 糸 笔画:十七
易错提示:“每”第四笔下不出头哦!笔画多要写紧凑,“敏”要宽扁。“幺”要窄小,“小”竖要短,撇和点外展。
漫 结构:左右 组词:漫灭 漫山遍野 部首:氵 笔画:十四
易错提示:左窄右宽。右部中间是“罒”,不是“四”哦!右边“日”窄小,“四”扁宽,居中,里边是两短竖,“又”横要短。
灭 结构:上下 组词:灭火 不可磨灭 部首: 火 笔画:五
易错提示:“火”先写点、撇在写中间的“人”哦!“人”的撇和捺要舒展,左点和右撇要小,位置居中。上横平直。
藤 结构:上下 组词:藤萝 藤蔓 部首:艹 笔画:十八
易错提示:右下部是“氺”不是“水”哦!笔画多要紧凑。右边中间是左点右短撇、要小,一撇贯穿两横,捺稍长。
萝 结构:上下 组词:萝卜 藤萝摇曳 部首:艹 笔画:十一
易错提示:上面是“艹”不是“ ”哦!“艹”的横要长。“四”要扁,框内是两短竖,“夕”横撇要长,点在里面。
膝 结构:左右 组词:膝盖 促膝长谈 部首:月 笔画:十五
“月”窄长。
易错提示:右下面是“氺”不是“水”哦!“木”窄小,中间“人”要扁宽,下边左右四笔紧凑,与“水”不同。
涛 结构:左右 组词:波涛 波涛汹涌 部首:氵 笔画:十
易错提示:左窄右宽。右面不要多写一捺,不是“春”字头哦!“寿”上边三横匀称,下横要长,一长撇靠左贯穿三横,“寸”横右边稍长。
躲 结构:左右 组词:躲在 躲躲闪闪 部首:身 笔画:十三
易错提示:左面“身”撇不出头哦!“身”第三笔横短竖钩要长。
下边一横要长并向上提,与撇分写,几字末端不带钩。
朗读诗歌、学会停顿
1.节奏是指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2.读好停顿:读好节奏之后,诗歌中还有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这叫作停顿,如:“这些事”回忆”后面要有停顿。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3.读好重音:重音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字。目的是突出思想情感,表示强调。学生示范读。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4.读好押韵:押韵是指诗词歌赋中,某些诗句的尾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小结:《繁星(七一)》这首诗共五行,前两句字数不一,后三句字数相等,句式整齐,整首诗排列如乐谱般错落有致,读起来朗上口,和谐动听充满了音乐的美感。
3.用上面的方法,朗读《繁星(一五九)》?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再次朗读《繁星(七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些事”是哪些事呢 诗人具体写了吗 她写了些什么 。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逐行想象,丰富脑中意象。
“月明”,天上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
那明亮的月光洒在——(园中)。那郁郁葱的藤萝你看到了吗 藤萝的树影
随风摇曳。闻一闻,空气中还弥散着藤萝花的清香。
再往下看,一把小小的竹椅,椅子上坐着一个人,她是——(妈妈)。这样的画面里,还会有谁 ——(一个小女孩,也就是“我”)。
一轮明月,一座小园。藤萝叶下,树影婆娑。听,笑语盈盈,看,那是母亲和“我”。
3)请你再读诗歌,说说你的感受。
我感受到了诗人非常爱自己的母亲,依恋母亲;我感受到了夏夜的美好,明月、藤萝、母亲在一起,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我感觉这是诗人对自己童年的回忆,这回忆很美好,就像梦一样……
4)再次思考:作者最不能忘怀的是什么吗 ?
对母亲的爱。
5.朗读《繁星(一五九)》,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关注句式,读出节奏:体会句式的相同、揣摩节奏的细微变化。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第一个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第二个指的是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
2)诗中有两处“风雨”,你理解它们的含义吗?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小结: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节课我们从她的两首诗中品出了花的母爱,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读诗、品味。
五、品味朗读,练习背诵
1.师生分上下句朗读:多美啊,美好的语言值得我们去积累和珍藏,我们来分上下句,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再来好好品读这三首短诗。
2.同桌合作:按上下句,边想象画面,边练习背诵。
3.师生合作:老师背上句,同学们接下句。
5.师生齐诵
六、课后作业
教师提示:美好的语言值得我们去积累,诗歌的海洋里更有无数珍宝。让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
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喜欢的现代诗,还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作者和出处。
七、板书设计
短诗三首
繁星
不拘格式 韵律相对自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