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电子备课 第一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电子备课 第一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06:2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 第一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序号(6)
教学课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时 备课日期2月15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理解竖式中对位的道理,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己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和正确地书写竖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理解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1、 口算:20×12 42×10 21×302、 笔算(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并验算) 42×39 估算时说说方法。笔算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重点复习第二步积的对位。二、新授1、出示例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要用多少元?要计算买30个要用多少元?如何列出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30=)2、这一题你们会计算吗?请每一位同学在自备本上试做。请1-2位同学板演。修改一:请大家用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发现不同的算法。投影展示学生的算法,指名汇报预设一:先算出32乘3的积,再在后面添一个0预设二:用竖式计算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散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3、交流根据情况组织讨论,教师完成板书: 3 2 × 3 0 9 6 0修改二:口述过程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乘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乘3得到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记得末尾页加上一个0。4、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学生尝试总结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5、小结: 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里可以把0前面的数对位,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6、试一试。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后校对有错订正并说说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后校对并说出方法。7、揭题。(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2)提问:联系题目,你能说一说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注意什么吗?三、巩固: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后校对并说出方法。2、补充题题。(1)出示30×23= 32×23=列竖式计算,比较两题教学估算方法,32×23你们会估计结果是多少吗?30×20 40×30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比如30×23,32×20,这样估计出来的近似数更接近结果。(2)学生按这样的方法比一比,算一算后面的题目。四、总结1、总结交流提问:本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自我感觉哪些是学得比较好的?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体会?2、布置作业课本第10页余下题。 学生集体口算,选一题说说怎样进行口算。估算并笔算。根据问题找出相关联的条件进行列式。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笔算计算:板演讨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后校对有错订正并说说计算方法。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估算的精确性。同桌一起交流,然后集体交流先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后校对并说出方法。学生比一比,算一算。指名说一说。完成作业。 先复习口算,口算的计算方法和将要学习的笔算有相同点,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笔算。让学生自主计算,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学习简便算法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计算,拓展思维。将“想想做做”提前处理,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利于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设计意图:讲明过程,让计算更清楚。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相对前面的计算要简单一些,计算时经过比较进一步优化估算的精确性。
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32×30=960(元)3 2× 3 09 6 0 答:(略)
授后小记:本节课我首先复习口算,口算的计算方法和将要学习的笔算有相同点,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笔算。接着让学生自主计算,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学习简便算法奠定了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想想做做”提前处理,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利于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授课日期 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