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第三单元 课时作业(十六)
(对应学生用书P66)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辨别 筹码 颠簸 雕栏玉砌
B.忽略 题词 肄业 疼心疾首
C.联手 召唤 惆怅 屈意逢迎
D.朱颜 伏法 寂寥 对薄公堂
解析:B项“疼”应为“痛”。C项“屈”应为“曲”。D项“薄”应为“簿”。
答案:A
2.对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
B.雕栏玉砌应犹在 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
C.只是朱颜改 朱颜:指词人自己的容颜
D.问君能有几多愁 君:你
解析:B项“雕栏玉砌”意为“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代指南唐的宫殿。C项“朱颜”应为红颜,少女(宫女)的代称。D项“君”不是“你”,而是“我”的意思。
答案:A
3.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⑥/②④
解析:①③⑥属于婉约派风格。②④⑤属于豪放派风格。
答案:B
4.下列句中无语序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把握语序的能力。正确语序应为:A项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B项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D项自古多情伤离别。
答案:C
二、课内阅读
阅读《虞美人》,完成5~6题。
5.(1)分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只是”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感。
(2)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内心多少凄楚和无奈!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
(2)以春水来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7.“胭脂泪,留人醉”一句中,“胭脂”本无泪,作者为何这样写?如何理解“留人醉”中的“醉”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花本无泪,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将其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醉”非陶醉,而是指凄惜悲伤而心迷醉。写出了如醉如痴、眷恋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
8.“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生长恨”不仅仅是抒发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会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身体验的浩叹。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9~10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9.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10.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
(2013·黄冈市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乱”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中重要词语的能力。本题属于炼字题,一般的答题步骤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活用,③展开联想把原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④表达出怎样的情感或有何表达效果。本诗“乱”字运用拟人手法,同时又映衬了主人公心思之乱。
答案:“乱”字用得极好,将秋雨拟人化,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间接地,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其心绪也恰可着一个“乱”字。
1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情感态度的把握的能力。本词写女主人公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女主人公池上凭栏,“无侣单栖”,一般都会直接描写,而本诗却从“鹦鹉学舌”的角度写起,令人耳目一新。
答案: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寄情于物,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婉曲含蓄。
四、语言应用
13.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境连贯的话,并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
②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含有丰富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共鸣。
③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
④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贬官谪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⑤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此题来说,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再加之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②③④⑤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①;理清其后句子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为①③②⑤④。
答案:①③②⑤④
14.(2012·新课标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