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一单元
1.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酝.酿.( yùn niànɡ ) 黄晕.( yùn )
jìnɡ( 静 )默 朗 rùn( 润 )
hōnɡ( 烘 )托 liáo( 嘹 )亮
呼朋引bàn( 伴 ) hóu( 喉 )咙
dǒu sǒu( 抖擞 ) jiàn( 健 )壮
花zhī( 枝 )招展
yùn niànɡ
yùn
静
润
烘
嘹
伴
喉
抖擞
健
枝
2.《春》的作者 朱自清 ,字 佩弦 ,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 踪迹 》,散文集《 背影 》《 欧游杂记 》《 你我 》等。
朱自清
佩弦
踪迹
背影
欧
游杂记
你我
3.根据课文填空。
(1)“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3)“ 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吹面不寒杨柳风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
4.请为下面句子标出朗读的重音和停连,并阐明理由。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知识链接: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一般用符号“·”表示。停连是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表示,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表示,为了表达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示例一: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理由:“坐着”“躺着”“打两个滚”中间需要停顿,此处借人写景,写出春的悠闲美丽,人的惬意;而后面“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则需连接,写出了孩子们在春草上的嬉戏侧面写出了春草给人带来了欢乐。
示例一: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理由:“坐着”“躺着”“打两个滚”中间需要停顿,此处借人写景,写出春的悠闲美丽,人的惬意;而后面“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则需连接,写出了孩子们在春草上的嬉戏,侧面写出了春草给人带来了欢乐。
示例二: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理由:“坐”“躺”“打”“踢”“赛”“捉”这些动词需要出重音,写出了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和开心,写出了春到人欢的景象。(此答案开放,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二: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理由:“坐”“躺”“打”“踢”“赛”“捉”这些动词需要标出重音,写出了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和开心,写出了春到人欢的景象。(此答案开放,自圆其说即可)
5.读下面《朝花夕拾》中《狗·猫·鼠》选段,回答问题。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1)作者在文中提到“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在把“人”和“虫蛆、鸷禽猛兽”进行对比,从而揭露出“正人君子们”的虚伪、丑恶的灵魂。
(2)上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讽,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目的是在把“人”和“虫蛆、鸷禽猛兽”进行对比,从而揭露出“正人君子们”的虚伪、丑恶的灵魂。
作者
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讽,表达作者强烈的愤
慨之情。
6.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视觉 )
视觉
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嗅觉 )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听觉 )
嗅觉
听觉
(2)【精彩荐春】在活动中,策划组征集到以下诗句,准备写在活动现场,用来渲染气氛。请在下面备选项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项推荐给策划组,并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写出推荐理由。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我选择 D ,理由: 因为这两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另外,诗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衬托出早春的生机勃发的气息。
D
因为这两句诗运用对偶的
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另外,诗句
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衬
托出早春的生机勃发的气息。
(3)【广告护春】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一)婉转的春
李 丹
①旧历年过了,阳光明媚起来。二月的季节里,春还在某个角落里蛰伏着不动声色,冬日的余寒还在一波一波地侵蚀着,寒意在角角落落恋恋不舍地徘徊着,对于阳光的驱逐置之不理。偶尔有风吹过还有种凉寒彻骨的感觉,有时甚至还会有一场稀薄的雪。这样的时节人们便有了盼春的心情。
②角落里的春天脚步婉转,一波三折地扭着细弱的腰肢款款而来,最初没有什么气势却执着,一寸寸地拓展着自己的领地,先是空气里有了一丝暖意,迎面的风抽了筋骨般不再那么硬朗,阳光一扫冬日里的倦怠,愈发变得明媚灿烂起来,那样的阳光很是有了几分力量,毫不吝啬地落在角角落落里。
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一场细雨过后,便大大方方地绿起来,没有了丝毫的羞涩感。堤岸的柳也耐不住寂寞了,细长柔软的枝条在风中飞舞,听到春天的消息悄悄鼓起了米粒般的芽苞,却忍着,掩饰着,和不经意的春风在温暖的阳光里调情。
某一天,阳光更加温暖了些,那柔嫩的黄才一日日从芽苞中泄露出来,像一粒粒金黄的豆子挂满了枝头。还是那场雨吧,雨后,叶子便如一只只纷飞的蝴蝶在枝头翩然起舞,转眼就是一树的葱茏了,这个时候,春天才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在一夜之间唤醒了千花万朵。
③果园里,最先登场的是杏花,枝枝杈杈还干枯着,毫无声色,却在你的回首间爆出了一树的雪白;你还在惊叹着花的神奇,微风过处,却有花瓣纷然飘落,想必它在忙着结籽吧,这时,嫩黄的叶才姗姗露出了它的颜面。
之后,是桃花那一张张娇艳的脸,有了前人们那么多诗句的沉淀和浸染,怎么看桃花都是那么笑意盈盈的,有娇俏也有几分筋骨,宛若二八女子的脸。桃花似乎是最为大写意的春天,桃花开了,苹果花、梨花也相继登上春天的舞台,浓墨重彩地在春天里绽放,奉献自己的完美。春天在这样的繁华盛世里,在这样热热闹闹的花丛中正式来到人间,开始它极为短暂的旅程。
④风在春天里也是那样耐不住寂寞,它在春天里收了棱角与锋芒,浸染了花香与温暖。这样的风穿过树叶与花朵,在肌肤之间肆意地游走,不冷也不热,恰到好处,温润得如邻家少女。春天悄悄地来着,忽有一日便这样大肆张扬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⑤满眼都是绿色的时候,春也就深了。
7.阅读本文,紧扣文章的主题,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8.仔细品读第②段,完成下面的题目。(7 分)
(1)本段主要是通过描写哪些事物来表现春天的婉转来临的?(3 分)
风、阳光、小草、柳树。
风、阳光、小草、柳树。
(2)同是写小草,本文用“探”,朱自清的《春》却用“钻”,试探究两者的异同。(4 分)
(a)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同: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小草人格化,富有情趣。 异:“探”字突出了小草对春天温暖的渴;“钻”字体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同: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小草人格化,富有情趣。 异:“探”字突出了小草对春天温暖的渴望;“钻”字体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9.下面是一张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从语言方面品析)(3 分)
读书卡片
篇名:《婉转的春》 作者:李丹
摘句:某一天,阳光更加温暖了些,那柔嫩的黄才一日日从芽苞中泄露出来,像一粒粒金黄的豆子挂满了枝头。
品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柳枝的芽苞”比喻为“一粒粒金黄的豆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枝发芽的情形,富有诗情画意,也写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柳枝的芽苞”
比喻为“一粒粒金黄的豆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柳枝发芽的情形,富有诗情画意,也写出了对春
天的喜爱之情。
10.本文和课文《春》在体裁上都属于散文,请你说说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热爱之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热爱之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二)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11.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
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
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
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
三、四两句以内心之情感受外物,以环境景物体现人物心情,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真,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才觉得欢快的鸟鸣难闻。
三、四两句以内心之情感受外物,以环境景物体现人物心情,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真,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才觉得欢快的鸟鸣难闻。
12.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13.朱自清在《春》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文章语言无比精彩,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请仿照文中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100 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写法分析】明喻的比喻词一般有:像、仿佛、像……似的、像……一般、好比。暗喻的比喻词一般为:是、变成、成了、变为。例句: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例句: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使用比喻修辞时,要注意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使用的喻体要通俗易懂,切忌采用生僻的喻体。
示例: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三角梅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撞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意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示例: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三角梅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撞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意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