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表里的生物
作者简介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我国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著有《昨日之歌》等诗集。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鲁迅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
确字音,不理解的字词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cuì
lán
bù
脆 拦 恶 怖
è
清 住 丑 恐
认读生字
蝎 子
蝈蝈
钵
理解生词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锐利:指感觉灵敏。本文指孩子的想象灵敏。
课文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对父亲的表里的“生物”极为好奇,观看表的经历和父亲或同意或拒绝的态度让“我”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并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的故事。
感知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作者儿时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声音的认识写起,引出“我”的疑问: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生呢?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了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个生物被关在父亲的表里。
第三部分(第10~19自然段):写父亲作了让步,打开怀表让“我”看,但仍然不许“我”动,怀表中摆动的机件和父亲的解说让我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表里有一直蝎子,但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最后“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写儿时的“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理清脉络
填一填
活动内容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摘抄文中的语句(至少三句)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