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电子备课第二单元《练习三(1) 》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电子备课第二单元《练习三(1)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19: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第二单元《练习三(1) 》 序号(16)
教学课题 练习三(1)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1时 备课日期3月12日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市级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收集资料、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单位的大小,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整理1、提问: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你能按数学整理一下吗,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板书)2、提问:观察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进率,你发现了什么?小结: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3、说一说。谈话:这些单位在生活中应用可广泛啦!大家在课前收集了很多生活中应用这些单位的例子,谁来说一说?二、练习运用1、填一填。(1)练习三第1题。提问:刚才那些题你们填错了?现在想提醒自己或大家注意什么?小结:借助已有的经验或者通过推理和想象,都能帮助我们正确合理地使用单位。修改一:图中的恐龙是指一种体型较大的恐龙,体重大约是45吨。明长城是指明朝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畔的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的嘉峪关,全场8852千米。桥头的现在标志意为“通过这座大桥的车辆的自重与所载货物的质量之和补的超过40吨”。(2)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投影展示作业,集中评讲。修改二:拓展引申8千米=( )米=( )分米4000厘米=( )分米=( )米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辅导,出示错误资源:3000-2000=1000(千米)。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当问题中的单位名称条件中不同时,要注意进行单位的换算。这个换算可以在最后进行,也可以先换算再计算。3、改编练习三第3题。少年宫、学校、体育场在同一条东西方向的直路上,少年宫离学校2000米,体育场离学校3000米。体育场到少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1)提问,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先画一画线段图,再算一算。(2)指导:你考虑了几种方法?为什么会有两种方法?我们一起回头仔细来读读题目,题中有没有规定少年宫或体育场一定在学校的哪一边?如果规定少年宫在学校的东面,体育场在学校的西面,那么就(只有一种情况),正是没有规定,所以(有两种情况)。(3)小结:少年宫和体育场的位置决定是求两段路程之和还是两段路程之差。今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像这样分别进行讨论。4.、练习三第4题。(1)提问:本题包括几个问题?你能否把它分成3道应用题?(3)教师重点讲解第一个问题。5、练习三第5题。(1)提问:先算什么?三、总结提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思考后,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说一说,指名交流。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学生独立填空。校对订正。学生小组交流。学生独立填空。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画一画线段图通过交流,发现这道题目具有两种方法。自由读题(2)分别请学生把3题读出来。独立完成再校对。(2)学生解题后全班交流。 沟通新旧知识,全面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复习单位的大小,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把新学的“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纳入已有的旧知体系中去。让学生在课前调查生活中用到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例,是对所学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知识的课外拓展,同时,以这些实例作为本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习材料,能使学生更真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多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生活。设计意图:做一些常识性的引申,激起学生听课兴趣,拓展知识面。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与新学习的千米联系起来,页明白千米究竟有多长。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及时小结、补充课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意识和方法,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三
授后小记:在教学中,我注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及时小结、补充课外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意识和方法,并提高相应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这两个练习一方面综合了方向、长度单位等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教材内容补充的一种与原题相似的说法,进行变式和对比练习,由此发散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授课日期 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