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第三单元《练习四》第二课时
序号(23)
教学课题 练习四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2时 备课日期3月20日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能从问题想起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说明解题思路,正确解答稍复杂一些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现实世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策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和严密思考的品质,体会学习数学的收获,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实际问题条件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分析引入1、根据条件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1)田径组的人数是体操组的4倍,田径组比体操组多多少人?体操组 | |田径组(2)苹果比橘子少120千克,苹果和橘子一共多少千克? 200千克橘子 | |苹果2、揭示课题引入:本课我们进一步练习解决问题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二、策略应用1、分析解答出示:一个鸭蛋80克,8个鸡蛋480克。一个鸭蛋比一个鸡蛋重多少克?(1)请学生读题,思考从问题想起可以怎样想?提问:这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再请倾听的学生复述刚才学生的解题思路。(2)列式解答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第1步求的什么?第2步呢?说明: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重要的是弄清第一步先求什么。把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作为新条件,就可以求出问题结果。2、做练习四第7题(1)学生认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提问:图上表示小宁从距离动物园、植物园多少米的地方,走到了距离动物园、植物园多少米的地方?这段路走了多少米?修改一:追问:动物园和植物园可能在两个相反方向吗?为什么?预设:因为指路牌上的箭头指着同一个方向预设:因为小宁向东走了一段路之后,距离动物园、植物园都越来越近了。(2)提问:求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可以怎样想?引导:从问题想起,知道要先求小宁走了多少米。那求小宁走多少米,可以怎样算呢?还可以怎样算呢?交流:这里第一步算的什么数量?还可以用哪一组数据计算?追问:第二步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修改二:做练习四第8题普及生活知识问:上半年什么意思?下半年呢?问:怎样求全年一共的水费?3、做练习四第10题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引导:要知道哪个商店的便宜一些,可以比什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比每袋多少元?)怎样求两个商店每袋各卖多少元? 4、做练习四第11题第一个问题怎样解答的?这里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又是怎样算的?9:00起加45分,这“45”加在9:00的哪个部分上?三、总结拓展1、课堂总结提问:通过练习,你对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大胆与同学分享?2、完成思考题(1)请学生认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请学生尝试用画线段图表示题里的意思,教师作适当的提示。从而发现:小芳比妈妈小的27岁,正好是小芳年龄的3倍。3、完成作业(1)练习四余下题。(2)完成《补充习题》。 出示不完整的线段图,请学生读一读条件和问题,在自备本上根据条件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学生读题。指名说一说。指名几人说。学生交流。齐读题目,理清题意。指名回答。指名说想法。(3)请学生独立计算后校对。学生初步观察、阅读题目。请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并交流各是怎样想的。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后校对,交流。指名交流分享。学生尝试完成再交流。 用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说思路,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掌握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确定解题思路的思维程序,培养有根据、有条理地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重要的是弄清第一步先求什么。把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作为新条件,就可以求出问题结果。设计意图: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在独立思考探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学习的障碍在于读不懂题目意思,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弄清题意。数学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充满活力的,学习数学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板书设计: 练习四
授后小记:本节课,老师用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说思路,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掌握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确定解题思路的思维程序,培养有根据、有条理地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在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时候,重要的是弄清第一步先求什么。把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作为新条件,就可以求出问题结果。授课日期 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