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第四单元《练习五》(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第四单元《练习五》(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2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第四单元《练习五》
序号(27)
教学课题 练习五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1 时 备课日期4月9日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能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能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在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体验成功的同事,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正确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能逐步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具体练习,注重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探索和思考中认识有关运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想一想,前两天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课后有的同学对我说,“老师这节课的知识太难了”,的确,相对于咱们前面学习的知识确实复杂了许多,不过老师相信只要你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再复杂的知识也不会感觉困难。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上一节练习课,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和提高。二、对应练习,巩固提高(一)口算练习第1题交流:你是怎样口算的?(二)混合运算练习1、第2题出示三组题这三组题是我们前两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题,仔细观察有哪些相同点?有什么不同?指生分析运算顺序。每组两道题结果是多少?学生算。集体订正师: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不一定相同)在混合运算中弄清运算顺序是关键。 修改一:混合运算时,要遵循哪些运算顺序? 板书:先乘除,后加减;有( )先算(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出示金字塔等级图,明确同一等级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不同等级的,先算高等级的)2、第4题列综合算式提问: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条件从哪里知道呢?提问:那你会列综合算式吗?小结:我们做题时要仔细看题,找全题目中的信息。3、第5题交流: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提问:那你会列综合算式吗?三、变式练习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16-9=7 20×7=140综合算式: 。(2)24+26=50 50÷5=10综合算式: 。修改二: 提问:算式1中,主干算式是减法还是乘法?所以我们应从乘法算式改写入手,20不变,乘号不变,把7替换成16-9,套上括号。2.在○里填上“>”“<”或“=”6×(2+6) ○ 453+5×2 ○ 16(20-4)÷4 ○ 4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1、刚才我们结合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的练习,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提高?2、课堂作业:练习第3题、《补充习题》 1、心中默算 2、集体口算学生算,集体订正。全班讨论交流。学生说说图意,试着列算式。学生独立列式,集体交流。学生尝试计算。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学生独立解决,再校对订正。指名交流。 对上节课的简短回顾,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师生间拉家常式的交流,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激发了学习兴致,为后面有效的开展练习活动做好了准备。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在混合运算的练习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混合运算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运算顺序是关键。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掌握较好,如果只是单纯的混合运算练习,学生的收获可能没有多少。本着在练习中提高的目的,在练习中巧妙设计两道数字运算符号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试题,意在让学生在混合运算的练习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改写综合算式的方法。争取不出错。
板书设计: 练习五
授后小记:本节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让学生不仅要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应具备独立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对于题型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必要的。做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领,让学生去初步感悟到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授课日期 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