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电子备课《练习七》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电子备课《练习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21: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练习七》 序号(37)
教学课题 练习七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 时 备课日期4月12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4时记时法,能熟练地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进一步掌握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能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经历两种记时法转换过程,培养时间转换的技能和观察、推算等能力;能应用24时记时法简单安排活动时间,培养应用能力和初步的实践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记时法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感受24时记时法的应用价值;增强时间观念,初步培养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24时记时法以及不同记时法之间的转换。教学难点:能应用24时记时法简单安排活动时间,培养应用能力和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学生的练习与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内容,引入练习1、回顾内容谈话:关于24时记时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两种记时法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如何转换的?计算经过时间你有哪些方法?2、引入练习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24时记时法有关知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修改一:练一练(1)4:00是凌晨( )时,16:00是( )小红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她睡了( )个小时。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二、基本练习,熟悉技能1、做练习七第1题学生先判断上下各是什么记时法?再连线校对,并逐题说出这样连的理由。修改二:请学生观察书本上的标准写法,说说发现了什么?明确:第一行都是24时计时法,用冒号的方式书写第二行都是普通计时法,用汉字方式书写练习转化24:00是 ( ),3:00是( )8:00是( ),18:00是( )2、做练习七第2题提示:既要观察学生在做什么?又要联系观察窗外的“月亮”和“太阳”情况,才能判断是上午或下午。追问:钟面上都是10:30,为什么一个是10:30 ,另一个是22:30呢?说出你的想法。3、做练习七第3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后校对。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说明:用24时记时法表示,只要每次加上4,得出每次是几时取信的。4、做练习七第4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追问:用减法又是怎样计算的?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1、做练习七第5题学生先复习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后填空在课本上后校对并说说每组题各是怎样思考的。2、做练习七第6题(1)请学生认真审题后说出从表里能够知道些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2)提问:看了小华星期日的主要活动安排,你有什么体会吗?3、做练习七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完成思考题学生认真审题后交流能够知道什么?火车票上看到哪些时间信息,如何解答?学生尝试解决后交流:要能乘上这列火车,爸爸最迟应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你是哦怎样想的?四、交流收获,完成作业1、总结交流提问: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你觉得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2、完成作业:《补充习题》 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可以相互补充。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判断连线交流。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并回答交流问题。学生完成并交流。学生完成再交流,主要找到最为简便的方法。学生做后校对交流。重点放在谈谈你的体会。学生做后说出填写的规律是什么。感兴趣的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尝试解决。 设计意图:这两道练习题是本课时比较容易混淆的两道题目,教师让学生回答,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有助于理清重难点。教师明确提出要求后,下面的练习可以比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使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解答和探索,可以诱发学生的探索灵感。设计意图:在观察思考得出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使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解答和探索。数学教学就是应该让全体学生感悟到数学是充满活力的,学习数学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劳动、生活服务。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板书设计: 练习七
授后小记:本节课教师在明确的提出要求后,下面的练习可以比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使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解答和探索,可以诱发学生的探索灵感。数学教学就是应该让全体学生感悟到数学是充满活力的,学习数学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劳动、生活服务。授课日期 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