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6 16: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通过地理大发现
对世界的认知日益清晰完整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第6课
全 球 航 路 的 开 辟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请你列出一张欧洲人远航想要的物品清单,并分析他们为何需要清单中的物品。
黄金
香料
丝绸、瓷器
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对金银财富的需求。
保存食物(食物保鲜剂)
广受欧洲上层欢迎的奢侈品
他们去哪里获得这些物品?
东方和海外(《马可·波罗行纪》)
他们能顺利获得这些物品吗?
不能。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清单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王斯德《世界通史》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①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②社会原因:寻金热
黄金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奥斯曼
帝国
◆原有贸易路线:由中国
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
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
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
威胁传统商路的安全,
使东西之间的贸易受阻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是什么精神动力支撑欧洲的探险家们踏上远航之路,克服远航的艰险?
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徐蓝 《世界近代现代史(1500-2007)》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④精神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说:“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
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我们手中拿着《圣经》。”
从材料中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②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
③传播基督教 ④扩张的方向是南非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2、条件
多桅帆船
14世纪的星盘
航海地图
地圆说
航海家亨利王子
①造船和航海技术不断提高
②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③王室积极支持
动因
(必要性)
条件
(可能性)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寻金热
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贸易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
西、葡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
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知识
小结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二、新航路的开辟
纵观全球,15世纪最宏伟的航海活动是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但是,真正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却是欧洲人进行的开辟新航路的尝试,并由此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篇章。大航海时代一直延续到18世纪。欧洲人在全球展开的航海探险活动和地理发现,把世界各地联系起来,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寅等主编《简明世界史读本》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二、新航路的开辟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欧洲

西
哥伦布、麦哲伦
达 · 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迪亚士
二、新航路的开辟
【学习任务】结合视频、教材地图,完成表格。
航行方向 支持王室 航海家 时间 开辟的航路
向东航行
向西航行
麦哲伦等
1519-1522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西班牙
哥伦布
1492-1502
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达 伽马
1497-1498
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
葡萄牙
迪亚士
到达非洲好望角
1487-1488
二、新航路的开辟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此路是我开!
我的地盘不能过!
绕道总行了吧
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阻断东西方之间传统商路
西、葡避开地中海,开通以大西洋为中心,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
为发展海外贸易,英国、荷兰等国不得不开通北大西洋和南太平地区的新航线。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⑤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
到北冰洋的航线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其他航路的开辟及成就
向 北 英国 1497 卡伯特 发现_________
法国 16世纪 卡蒂埃 到达______________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_______地区,留下详细航行记录和准确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罗斯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 的航线
向 南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_______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拉布拉多半岛
澳大利亚
北冰洋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
合恩角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观察这两幅图,航线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影响?
变化:海上航线进一步扩展,英国、荷兰等国家进一步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甚至远及北冰洋地区。
西、葡两国开通的航线(四大航海家)
英、荷等国开通的其他航线
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
直接联系。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孤立分散
紧密联系
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欧洲中世纪的地图
比较两幅地图的区别?反映新航路开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为什么没有继续发展?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主要目的在于宣扬国威,是一种政治行为,后期因国力空虚及对外政策变化难以为继。
1518年,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主要目的在于海外寻金,拓展商路,是一种经济行为,后发展为殖民扩张,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对比郑和下西洋与西方相比,目的有何不同?
目的
性质
影响 消极
积极
海外寻金;打破商路封锁;传播基督教
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
政治行为
(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国力不堪重负,无法长久,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欧洲: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哥伦布等
郑 和
造成中西航海命运差异巨大的根源:经济基础不同
郑和下西洋和全球航路开辟的比较
感悟:我国远洋航海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及启示。
原因: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反而造成国力消耗,缺乏生命力;
“海禁”和闭关锁国使中国最终放弃了海上权益。
启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强烈的海权意识。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海则兴、背海则衰。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习近平于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上的讲话
(2021.6·浙江高考·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A
链接高考
(2015·上海高考·1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圈地运动的发生 D. 宗教改革的发端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