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6 16: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历史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目录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仔细对比以上图片,你能发现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概况)
材料二 古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力,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班固《白虎通义》
材料三 玉蟾岩堆积层中发现7颗古栽培水稻稻壳,经专家鉴定,其栽培年代距今约12000年。
材料一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汉代礼学家戴德和戴圣《礼记·礼运》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概况)
特点:多元中心(三大起源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
阅读图片,请概括世界农业起源的特点。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2、影响
材料一 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材料二 在3000或4000年这段短短的时间内人类的生活比以前整整25万年的变化还大。在农业革命之前,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寻觅下一顿的食物,除非他们在狩猎成功后能饱餐一顿。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贮藏在粮仓和牲圈了,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人类的能量一旦解放出来并且投入到许多新的工作中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专门的非农业的工艺的发展。因而,像诸如基本机械原理的发现,纺织、犁耕、轮作制陶以及冶金术的许多发明的迅速出现,就绝非偶然。
——罗伯特·J·布雷伍德《农业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出现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2、影响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迁徙到定居,从临时窝棚到长期住所,逐渐形成聚落;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专门从事制陶、采矿等手工业部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和数学等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2、影响
(4)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人类由此进入文明时代!
材料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理论拓展
唯物史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其辩证关系是唯物史观的三大基本原理之一。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近代以来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三个方面。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农耕
畜牧
生产力
贫富分化
国 家
剩余产品
私有制
阶级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种植业 畜牧业 土地 生产经营方式
西亚、北非
中国
欧洲 希腊
罗马
美洲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种植业 畜牧业 土地所有制 生产经营方式
西亚、北非 大麦、小麦 羊、牛 奴隶主(王室和神庙)所有 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
中国 北方粟、麦; 南方稻 猪、狗 商周:贵族土地所有制 战国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制 商周:农夫集体耕种
战国以后:家庭生产
欧洲 希腊 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公民拥有土地 奴隶集体劳动
罗马 谷物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共和国时期,土地国有;帝国时期,贵族和富人获得了更多土地。 共和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帝国时期,小农破产。
美洲 玉米、甘薯、马铃薯 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
特点: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多样性:粮食作物差异、耕作技术的差异、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差异、食物结构差异、土地经营方式差异。
统一性:近水源、管理部门、大型工程、公共建筑、科技文化。
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
对比以下图片,说明世界各地的生产与生活有何差异?
课堂小结
即时练习
1.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D.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即时练习
2.(2021·山东高考·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即时练习
3.(2020·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018·全国Ⅱ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