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导入:15 世纪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创作的《愚人船》。
请同学们观察名画的时间和人物的的服饰从中可以得出什历史信息?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影响力巨大,很多西欧民众和画家本人就是个虔诚的教徒,他们为什么不去赞美教士和教会,反而批判和讽刺他们呢?
作者画下的修士修女沉溺于吃喝玩乐的无耻之徒。作者在批判这些教士和他们背后的天主教会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探寻资本主义时代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
材料:
1447年纪录显示,(英国)威斯敏斯特一家叫TheMaiden's Head的妓院是修道士们经常会光顾的地方。
——BBC纪录片之中世纪生活
材料:
十四世纪中叶,在欧洲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瘟疫,这就是黑死病。据统计,在黑死病肆虐的年代,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
——坚尼布鲁克尔: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朱龙华译
单击此处添加您要的标题
我们工作室致力于专业PPT模板的发布,课件及汇报PPT的美化,并为您提供专业的PPT个性定制服务。我们秉承“给您演示的光和热”的理念,为您分担职场压力,让您的每一次亮相都信心澎湃。专业的团队,完善的售后,热情的服务,科学严谨的逻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定能使您的发展如虎添翼!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①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
③意大利有大量古典文化遗存
④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⑤黑死病造成的社会危机
米
开
朗
琪
罗
大卫雕像
创世纪
《中世纪的圣母》
《西斯廷圣母》
拉
斐
尔
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达芬奇代表作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达 芬奇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14世纪 文学三杰
15世纪 美术三杰
16世纪
英国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茱丽叶》
意大利为中心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峰
扩展高峰
抨击禁欲,提倡个性发展
率先憎恶教会的丑恶
“文艺复兴之父”
“文艺复兴最完美的代表”
2. 文艺复兴运动概况
薄伽丘
但 丁
彼特拉克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禁欲主义
无所作为
虚伪造作
先验论
禁锢人性
悲观主义
追求现实幸福
发挥聪明才智
表达人的真实情感
探索人与自然
发展个性,发财致富
乐观主义精神
神
权
主
义
人
文
主
义
3、人文精神的内涵
黑死病的肆虐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 · 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
《九十五条论纲》
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01.
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02.
德国宗教改革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路德派新教,并在德国取得合法地位;
03.
设问:从17世纪的宗教改革形式图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天主教一统西欧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新教。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催生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教育逐渐摆脱教会的控制,推动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地
心
说
日
心
说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探究资本主义时代的科学观
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他的后继者布鲁诺被宣布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
科学在与神学的斗争中艰难前进
伏尔泰
主张“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亚当 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自由竞争
三、启蒙运动:——探究资本主义所需的制度
合作探究一:
启蒙思想家们各抒己见,他们的思想既有共性又各有侧重,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主张梳理出启蒙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于区别。
小结:启蒙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区别
(1)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是什么?
(2)怎样构建自然权利?
(3)怎样保障自然权利?
①. 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 梭:
————自然权利;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言论自由、开明君主————(无意专制)
三权分立、立宪君主————(无法专制)
社会契约、没有君主————(无从专制)
合作探究二:成熟与反思——“启蒙”后建立的理性王国和启蒙思想家的构建的蓝图一致吗?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
——【德】康德
启蒙不是根据别人的理性来认识世界,而是要自己运用自己的理性来认识世界。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追求的是人身自由;康德则上升到追求思想的自由,至此不断完善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的思想。
1793 年 11 月 8 日,罗兰夫人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临刑前留下的那句为后人所熟知的名言:“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李秋零:《康德与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③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④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14—17C文艺复兴 上层 摆脱神权的束缚
16—17C宗教改革 下层 摆脱教权的束缚
16—17C科学革命 摆脱自然的束缚
17—18C启蒙运动 摆脱王权的束缚
人的感性
人的理性
中世纪:为信仰而生活
近代社会:为生活而信仰
过渡
课堂小结
人文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A.禁欲观念的消亡 B.实用主义的流行
C.人文主义的兴起 D.启蒙思想的传播
C[解析]根据材料“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从而肯定自我,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有利于人文主义的兴起,C项正确;“禁欲观念的消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实用主义的流行”,排除B项;启蒙思想的传播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彼特拉克特别推崇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作品,而伏尔泰对李维作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并且认为古典史家的很多记载都是“无稽之谈”。这种改变
A.反映了古典文化走向没落 B.表现了理性的批判精神
C.说明了人文精神遭到质疑 D.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答案】B【解析】【详解】伏尔泰对李维不是盲目推崇,而是怀疑其真实性,这是理性的批判精神,故选B;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行为表现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精神,并不是古典文化走向没落,排除 A;伏尔泰并不是在质疑人文精神,排除C;伏尔泰的行为表现了理性精神,这是宗教改革中没有出现的,不能说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