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旅鼠之谜
教与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
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教与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杂交种。
教与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极有趣味的说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明文。文章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我”时而怀疑,时而“惊讶”,时而“迷惘”,时而猜测,进而疑惑,最后还有一出滑稽戏,结句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亦庄亦谐。这种方式,具有艺术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解人疑惑,发人深思。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利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理解旅鼠给人类带来的启示。从而引发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课时:1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给予了我们无穷的探索空间,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启发。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就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提示: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南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而且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尽快开展北极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为中国北极考察作好前期准备。他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他的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 《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
旅鼠 位梦华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媲(pì)美 挑衅(xìn) 迷惘(wǎ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2)解词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
3.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有哪些吗?请大家再一次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请大家注意,阅读时要动手勾划)
提示:北极旅鼠的奥秘: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①旅鼠繁殖能力惊人;②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自杀现象;③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学法指导:可在学生初议后,再找学生回答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除了文章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多的谜,请大家阅读课文,再去发现,提出你的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示:(1)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2)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3)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
学法指导:重在提出问题,当然也应围绕本文内容,不能离题万里。
2.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3.插入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文章第11自然段讲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这一奥秘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强,达到了骇人听闻地步了。
(教师渗透:同学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为了使我们现在的猜想更加有依据,我想,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去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猜想。找到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
4.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学法指导:文中的这些数字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提示: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可以这样探究,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以适合读者的阅读心理。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表达的方式的要素入手,并且重视本文与众不同的对话方式。
四、拓展迁移
1.老师在开课的时候说了,神秘的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你读完了这一篇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请把它谈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课后
(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观察与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把利用课外时间去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示例:危地马拉多基萨地区有一种特产蜘蛛,当地土著居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织窗纱的能手”,又有人叫它彩蛛,是因为它拉出的丝在阳光下闪出红、黄、蓝、青等多种色彩。彩蛛结网讲述很高,先吐出粗粗的经纬线,然后,顺着经纬线吐出细细的丝,织成一张密密的连蚊虫也钻不进的彩色网,把整个窗框封得严严实实,一般三天就能完工。晚上有趋光虫扑到窗纱上,它就爬过去捕捉。)
五、当堂训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媲美( ) 挑衅( ) 笃信( ) 啮齿( ) 迷惘( )
2 .解词
鼠目寸光: 吵吵嚷嚷:
前赴后继: 相辅相承:
3.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中国为加入WTO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多边会谈,朱镕基总理的一句“头发都谈白了”道出了无限感慨。
C、挨门挨户地查煤气、收费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劳动,年轻人自然能够胜任,而对于老人来说,就有些力不从心。
D、光明中学被命名为“环境教育基地”后,全校师生行动更加自觉,垃圾分类、旧电池收集、校园绿化等环保活动循序渐进地展开。
句段品读
4.细读课文思考回答以下的问题。
(1)当旅鼠的繁殖达到一定密度时,会出现哪些怪现象?
答:
(2)“所有这些怪现象加在一起,惟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一句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5.探究质疑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也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刻含义。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七、布置作业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明确:如:集体自杀的鲸等。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八、板书设计
13.旅鼠之谜
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停止进食
旅鼠之谜 旅旅鼠繁殖过多,通过 主动挑衅天敌 自杀行为
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死亡大迁移 ---数百万旅鼠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写 法
记叙+说明
九、学后记:
教后记:
附当堂训练答案:1.2小题答案略3. B 4.(1)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2)不能。“可能”表明是猜测而已,去掉后变成肯定,这不符合事实。 5.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我”对隐鼠的奥秘的探索,使读者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越读越有起劲。而且小品文有对话,有讨论,方便内容的展开,而且适合阅读心理。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