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6.仙人掌与莲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仙人掌和莲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特征。能说出植物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的。
2、能根据植物生长的环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并进行假设。能过过实验观察仙人掌和莲散失水分的多少。能根据仙人掌和莲的形态与结构,分析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评价。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实验的探究兴趣。
4、能意识到保护植物生长环境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
1、仙人掌1盆、盆栽莲1盆、透明塑料袋2个、藕等。
2、记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用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谜语。
四季常青绿,只是花开难。摊开一只手,尖针已扎满。(打一植物)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打一植物)
2、引导:在自然界中,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莲生活在水中(出示图片),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联系实际,猜想假设。
假设:仙人掌的叶子和茎可能让它适合在沙漠里生活;莲的叶子和茎可能让它适合在水里生活。
三、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1、掌握实验方法。
①出示图片,讲解实验方法。
A、选择两盆长势相似的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分别浇透水。
B、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协定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把袋口扎紧。
C、将两盆植物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每隔3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纪录。
②思考:实验时能不能用塑料袋将花盆一起套上?
③提示:
A、仙人掌有很多刺,实验过程中要小心,防止被扎伤。
B、透明塑料袋应比盆栽应比盆栽植物略大一些。
C实验过程中,当看到两组塑料袋上小水滴多少的明显区别时,即可停止实验。
D、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以免因过度蒸腾导致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2、学生实验,纪录结果。
四、、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汇报:说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讨论:仙人掌上套的塑料袋内的水滴比莲上套的塑料袋内的水滴少,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仙人掌蒸发的水会少一些?莲蒸发的水会多一些呢?
五、课堂小结,综合评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
观看图片(仙人掌和莲的各部分结构图),大家找一找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这些部分。
2、提问:
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是怎样帮助它们适应沙漠或水中生活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二、联系实际,观察研究。
1、讲解: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盆栽仙人掌盆栽莲和藕,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吧!
2、出示观察方法:
看外观:颜色、形状、薄厚、大小等。
手感:软硬、粗糙程度等。
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颜色、纹理等。
3、出示注意事项:
仙人掌有很我刺,实验过程中要小心,防止被扎伤。
使用小刀切开植物时,注意使用安全。
用小刀切开仙人掌的茎时,可以选择茎的一小节,分别进行横切和纵切。
4、学生观察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的特点,并纪录。
三、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1、汇报:说说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
仙人掌的刺、肉质茎、发达的根系是怎样帮助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的;莲薄而大的叶子、叶柄和藕中的小孔是怎样帮助莲适应水生环境的。
3、总结: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推想植物的生活环境。
出示生石花的、水瓶树、棕树的图片。
推想: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2、种植仙人掌和莲。
在一个花盆中种植仙人掌,另一个花盆中种植莲。
每天给仙人掌浇大量的水,不给莲浇水。
将仙人掌和莲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同一环境中。
连续观察一周,每天纪录仙人掌和莲的生长变化。
【教学后记】
7.燕子南飞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什么迁徙及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2、能根据燕子南飞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能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和怎样迁徙的结论。
3、能对燕子南飞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能接受和参考他人的调查结果,完善自己的调查结果 。
4、通过爱鸟活动,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燕子迁徙的路线图、纪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生活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请看燕子迁徙视频。
2、提问:燕子为什么要迁徙?是怎样迁徙的呢?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研究燕子为什么要迁徙)
(1)提出问题。
提问:燕子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燕子的食物是什么?燕子在什么时候北迁、南迁和繁殖?
(2)掌握阅读方法。
①快速浏览每一段落,找出段落中与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关的内容。勾画出重点词语句子。
②试着用勾画的词语或句子去解释问题。
③阅读资料,整理资料。
④交流评价:指定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⑤得出结论。
师生根据教材中的“燕子生活周期图”概括燕子一年中的生活规律。
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
(1)提出问题: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在繁殖地、迁徙距离、越冬地会进行哪些主要活动?停留多长时间?
(2)搜集整理资料。学生阅读资料,并记录在手册上。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出示两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第一组:在生活中人们伤害鸟类的图片。
第二组:古诗词“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鸟归。”
2、引导 :请大家设计一份爱鸟宣传语,张贴在有鸟类出现的地方吧!
3、学生完成制作,课后张贴。
【教学后记】
8.动物的换毛与换羽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动物换毛、换羽的原因。
2、能通过观察羊换毛的照片,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观察、比较绵羊的绒毛和针毛以及雷鸟四季羽毛的区别。能运用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动物换毛、换羽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3、能对动物换毛、换羽的原因产生探究兴趣。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观察、实验任务,能与同学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
4、能体会到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教师准备】
绒毛毛衫、针毛毛衫、放大镜、大小不同的烧杯、热水、温度计、记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生活手册》、笔等。
【教学用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春天和冬天绵羊换毛的图片。
2、引导:冬去春来,气温上升,绵羊脱下了旧的“衣服”,换上了“新装”。隆冬季节,寒风刺骨,绵羊又换上了“棉衣”。绵羊春天穿上“新装”和冬天换上“棉衣”都是绵羊在换毛。
3、提问:绵羊为什么会在春天和秋天换毛呢?
二、联系实际,观察研究。
1、引导: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羊绒衫(绒毛毛衫)和羊毛衫(针毛毛衫),它们都是用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观察来发现其中的秘密。
2、观察方法:用手触摸绒毛毛衫和针毛毛衫,用放大镜观察绒毛与针毛的形态。
3、注意事项:使用放大镜时,要轻且听轻放,不要触碰到桌角等坚硬物体;不要在强光下对着自己的皮肤或者易燃品,防止灼伤或者使易燃品燃烧。
4、学生观察纪录。
三、交流汇报,归纳总结
1、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绒毛和针毛的形态、触感。
2、讲解: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湿性强。冬天,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3、讨论:绵羊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小结:冬天天气寒冷,绵羊换毛时,绒毛增多,保湿性更强,可以抵御寒冷。
四、结合实际,应用拓展。
1、提问:除了绵羊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冬天换毛?
2、讨论:牧民一般会在什么时间给绵羊剪毛,为什么?
3、总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燕子、绵羊会通过什么方法来季节的变化?
2、动物还有哪些方法来适应季节的变化
二、观察现象,获取事实。
1、提问: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原因是什么呢?
2、学生观察并描述雷鸟的羽毛颜色与环境的底色。
三、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1、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雷鸟的羽毛颜色与环境底色有什么相同之处。
2、讨论:
雷鸟换羽的原因是什么呢?
3、小结:
冬天雷鸟毛色为雪白色,春季为灰褐色,秋季为黄栗色,都和所处的环境颜色保持相近。像雷鸟这样,为了适应生活环境、避免受到天敌攻击而具有的与环境相似的色彩,被称之为保护色。
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提出问题。
北极熊是如何御寒的?
体型的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吗?
2、掌握方法。
出示:实验方法课件。
3、实验观察:
学生进行实验并纪录结果。
4、汇报交流。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不同地域的熊的体重与周围温度有什么关系。
5、得出结论:
体重最大的北极熊散热慢,能抵御寒冷,适宜生活在北极。体重最小的马来熊散热快,能抵御炎热,适宜生活在东南亚。体重居中的黑熊散热能力居中,适宜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学后记】
9.动物的特殊感官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鱼通过侧线,蝙蝠通过喉发出的超声波,响尾蛇通过“热眼”来有感知环境。
2、能通过鱼感知环境的现象提出探究问题。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获取鱼通过什么感知环境的事实。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取蝙蝠、响尾蛇靠什么感知环境的事实。能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3、能对探究动物靠什么器官感知环境产生兴趣。能与他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分享彼此的想法。
4、了解红外成像技术、声呐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教师准备】鲫鱼两条、放大镜、鱼缸、水盆、凡士林、水、纪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生活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在自然界中徒手抓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蹑手蹑脚地靠近水塘,鱼儿还是迅速地逃离了。
2、提问:水中的鱼是如何感知危险的?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探究鱼如何感知危险。
(1)观察图片,认识鱼的侧线。
观察鲫鱼的身体,寻找鱼的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用放大镜观察鱼的侧线。
(2)实验观察,探究鱼侧线的作用。
①掌握实验方法。将两条鲫鱼同时放入鱼缸中,用手拍打水面,观察两条鱼的反应。取出一条鱼,将凡士林涂抹在它的两侧侧线处,再放回鱼缸。重复三次用手拍打水面,观察两条鱼的行为变化。
②温馨提示:两条鲫鱼应大小相似。前后几次用手拍打水面应保持用力大小一样。涂抹凡士林时,掌握好用力大小,以免用力过大造成鱼鳞脱落。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用温水洗掉涂抹在鱼侧线处的凡士林。
③学生实验:进行手册上的纪录。
④得出结论: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2、了解蝙蝠是如何感知环境的。
(1)提出问题:蝙蝠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它是靠什么器官来感知环境的?
(2)阅读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图片,阅读资料,查找问题的答案。
(3)整理资料:学生根据阅读的结果将蝙蝠“回声定位”的器官画在手册上。
(4)得出结论: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可以听见。超声波像波浪样传播,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可以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感知物体,改变飞行的方向了。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提出问题:响尾蛇是怎样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的?
2、查阅资料。
3、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