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4 22: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望大陆
于右任
这首诗歌情深意切,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合作学习:
1.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
时间 领导人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50年代中期
和平解放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90年代以来
江泽民
八项主张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1)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①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②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两岸关系的发展: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胡锦涛会见连战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表现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
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
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均超过百万人次。




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赴台旅游民众日益增多。
2011年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台湾台西丁氏宗亲组团回乡谒祖
2006年赠台熊猫“团团”“圆圆”
日益密切的交往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不同时期的方针
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表现
课堂小结
1.[2022·芜湖期末]《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段内容表明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
C.“三个代表”
D.八项主张
A
返回
2.[2022·长沙期末]下表为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电影公司 或电视台 飞腾 公司 台湾中华 电视台 台湾电视台
影片或栏目 《跨过 海峡》 《返乡 探亲》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A.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C.“一国两制”已成两岸共识
D.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返回

3. [原创题]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和平统一方针
C.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D.海峡两岸可以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
C
返回
4.[易错题][2022·黄石期末]“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相互尊重原则 B.互补互利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D
返回
5.[2022·咸阳期末]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达成“九二共识”
②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③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A
返回
6.[2022·遂宁期末]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目前,“我要回来”的障碍主要来自于(  )
A.“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B.台湾经济实力与大陆的差距
C.台湾与大陆的社会制度差异
D.两岸民间团体交流不够深入
A
返回
7.[原创题]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我们坚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使用武力统一台湾
D.实现台湾高度自治
B
返回
1. [原创题]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报告强调的是(  )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B.我们不承诺放弃武力收复台湾
C.台湾人民都赞同“九二共识”
D.台湾属于中国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A
【点拨】材料体现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收回台湾。这说明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A正确。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也不符合事实,排除。
返回
2.[2022·泰州期末]下表为某历史主题探究的活动记录,从中可以得出(  )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行使主权
B.“九二共识”达成
C.海峡两岸人民反对“台独”
D.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D
返回
3.[2022·广州期末]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
A.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两岸的沟通交流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续创新力
D.“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广泛认可
B
【点拨】根据材料中“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可知,这是台湾人士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有助于两岸的沟通交流,B正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