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八年级生物学下 苏教版 第10单元 第二十五章 疾病与免疫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八年级生物学下 苏教版 第10单元 第二十五章 疾病与免疫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4-11 14:4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二十五章 疾病与免疫
章末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是( )
A.流行性感冒 B.甲型肝炎
C.乙型肝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2.在控制“非典”的过程中,将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主要是为了(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增强病人的免疫力
3.下列不属于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的是( )
A.高脂肪饮食 B.酗酒 C.吸烟 D.经常运动
4.为了预防“流感”传染,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上述三项
5.我国卫生部规定,对1岁以内儿童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称为“四苗免疫”),进行计划免疫,这“四苗”分别防治和控制的疾病是( )
A.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
B.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和麻疹
C.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
D.麻疹,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6.下列不属于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 )
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鼻毛
7.下列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 B.甲型肝炎 C.乙型肝炎 D.破伤风
8.冠心病是由下列哪种血管发生病变而产生的?(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冠状动脉 D.冠状静脉
9.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A.胰腺 B.脾 C.淋巴结 D.扁桃体
10.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传染性疾病 B.健忘症
C.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D.尿毒症
11.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有( )
A.外科疗法 B.化学疗法 C.放射疗法 D.以上都是
12.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患过麻疹的不会再患麻疹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白细胞吞噬病菌
13.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百日咳 D.血吸虫病
14.南京市为了控制禽流感的发生,对来自疫区的汽车要进行严格地消毒,这主要是为
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上述三项都正确
15.下列不属于致癌因素(子)的是( )
A.花粉 B.乙型肝炎病毒 C.电离辐射 D.黄曲霉毒素
16.禽流感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
①抗原 ②抗体 ③传染源 ④病原体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传染病病人是( )
A.易感人群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传染源
18.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即可避免患破伤风,此免疫属于(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体第二道防线
19.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 )
A.血液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20.为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为( )
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冠状静脉   D.肺动脉
21.人体的某部位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这种现象在生理上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在免疫学上称为( )
A.抗原 B.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2.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23.儿童计划免疫表中有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卡介苗对于接种的人体来说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抗体 D.抗原
24.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人一旦被狗、猫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那么,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2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婴儿出生后的半年内不会得天花病
B.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吞噬
C.泪液和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它们都具有杀菌作用
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消除异物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将下列概念与概念解释及具体例子用线连起来。
①传染源 A.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a.接触传染
②传播途径 B.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b.免疫力低的身体衰弱者
③易感人群 C.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c.患有肺结核的人
④病原体 D.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d.狂犬病病毒
27.(12分)哥哥患有病毒性肝炎,不久就传染给了弟弟。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
(2)弟弟在患病前是 ,患病后又成了 。
(3)对肝炎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 ,对肝炎病人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 ,给肝炎病人周围的人接种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 。
28.(8分)资料表明: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如下表:?
顺位
1957年
1999年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
(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
(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
1
呼吸系统疾病
120.3
16.86
恶性肿瘤
140.47
23.89
2
急性传染病
56.6
7.93
脑血管疾病
127.18
21.63
3
肺结核
54.6
7.51
心脏病
98.92
16.82
4
消化系统疾病
52.1
7.31
呼吸系统疾病
81.68
13.89
5
心脏病
47.2
6.61
损伤和中毒
36.95
6.28
6
脑溢血
39.0
5.46
消化系统疾病
17.86
3.04
7
恶性肿瘤
36.9
5.17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
16.87
2.87
另有资料统计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往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40多年来,威胁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表中所列哪些疾病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哪些?
29.(6分)2009年,墨西哥、美国等国暴发了甲型HlNl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5级。我国也出现了输入性病例,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强调说,通常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患流感,而这次墨西哥发现的患甲型HlNl流感的病人大多是青壮年。就此看来,甲型HlNl流感的易感人群主要是 。
(2)专家表示,这次甲型H1N1流感与1918年曾经在欧洲流行的被称为西班牙流感的疫情相似,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但抗生素对治疗甲型HlNl流感无效,因为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病原体是细菌的疾病,而甲型HlNl流感的病原体是 。
(3)人们可通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称为 免疫。
30.(14分)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入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入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入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B实验中说明鸡体内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__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入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健康的人可称为__________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6)禽流感属于______________传染病。

第10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二十五章 疾病与免疫
章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 解析:流行性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甲型肝炎是消化道传染病,乙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血液传染病,都不能通过飞沫传播。
2.C 解析:临床诊断病人是传染源,疑似病人也很有可能是传染源,将他们进行隔离治疗主要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3.D 解析: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4.C 解析:积极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自己不容易感染流感,这是保护了易感人群。
5.A 解析:卡介苗防治的是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防治的是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三联疫苗防治的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疫苗防治的是麻疹。
6.C 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鼻毛、呼吸道表面的纤毛等。唾液中的溶菌酶、血液中的白细胞等属于第二道防线。
7.B 解析:甲型肝炎是消化道传染病;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染病;破伤风是体表传染病。
8.C 解析:冠状动脉发生病变,会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这种病变就叫做冠心病。
9.A 解析: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扁桃体和淋巴结,胰腺是人的消化器官。
10.C 解析: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11.D 解析: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外科疗法(如手术切除肿瘤)、化学疗法(如使用抗癌药物)和放射疗法(如向癌变部位施放放射线)。
12.D 解析:白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这些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范畴。
13.B 解析:乙型肝炎属于血液传染病;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百日咳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
14.B 解析:来自疫区的携带禽流感病毒的汽车属于传播途径,对其进行消毒是为了防止其携带的禽流感病毒感染本地区的人或动物,相当于切断了传播途径。
15.A 解析:导致细胞癌变的因素有: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等;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等;病毒致癌因子,如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等。
16.A 解析:禽流感病毒可以使人发病,是病原体。从免疫上来说,病原体是抗原。
17.D
18.A 解析:注射破伤风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破伤风抗体,避免患破伤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19.C 解析:痰中含有许多病菌,痰挥发后病菌会随飞沫到处传播,抵抗力弱的人呼吸到病菌后可能会患呼吸道传染病。
20.B 解析:冠状动脉的分支深入到心脏的肌肉中,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再通过静脉最终进入右心房。这条循环途径可以给心脏的肌肉带来氧气和养料,同时运走代谢废物。
21.C 解析:白细胞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22.B 解析:手上的病菌可能在吃饭时进入身体内,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因此洗手有利于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23.D 解析:卡介苗属于抗原。当把卡介苗注射入人体后,人体内会产生对抗结核病病原体的抗体,并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能力。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时,存在于体内的抗体会迅速发挥作用消灭它们。
24.A 解析:注射的狂犬疫苗是已经灭活的病毒,属于抗原,被猫、狗咬伤的人是易感
人群。
25.A 解析:婴儿出生后半年内不会得天花,这是因为母乳中有抵抗天花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26.①—B—c ②—A—a ③—D—b ④—C—d
27.(1)哥哥 (2)易感人群 传染源 (3)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是传染源,哥哥患有病毒性肝炎,他身体内有导致肝炎的病毒,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弟弟,因此哥哥是传染源。弟弟在患病前是易感人群,患肝炎后,他身体内也带有病毒,成为传染源。肝炎病人是传染源,对其进行治疗是控制传染源;对肝炎病人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是将病毒传播的途径切断;肝炎病人周围的人是易感人群,对这些人进行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
28.(1)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不再是1957年统计时的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非传染病。一是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落实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二是慢性、非传染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三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非传染病的患病率增加;四是社会压力增大,休息严重不足。(2)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与吸烟有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与用脑不卫生、休息不足有关,还可能与偏食、厌食等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29.(1)青壮年 (2)HlNl流感病毒 (3)特异性
解析: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起作用的,因此抗生素对甲型H1N1流感没有作用。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0.(1)抗体 特异性 (2)不能 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对其他病的病原体无效 (3)B实验 (4)对照 (5)传染源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6)呼吸道
解析:给鸡注射病毒后,鸡体内产生了抵抗病毒的抗体,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鸡产生的这种免疫通常是针对这种特定病毒的,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由此可知,若给鸡注射另一种病毒,鸡会死亡。人类的计划免疫即相当于B实验。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