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海水的性质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
29%
陆地面积
1亿4千多万平方公里,
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71%
海洋面积
3亿6千多万平方公里,
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水的温度
01
海水的密度
03
海水的盐度
02
温度高
温度低
海水的温度
01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产生的影响
二、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的温度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热量平衡,即收入与支出平衡。
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的热量
热量的支出→海水蒸发消耗的热量
太阳辐射
热量来源
热量支出
海水蒸发
海水温度
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垂直分布
海水温度时空分布的一般规律
水平分布
季节分布
海水温度的分布——垂直分布
①深度越深,海水温度越低
② 深度<1KM,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深度>1KM,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下降
趋势
+幅度
垂直分布
海水温度时空分布的一般规律
水平分布
①深度越深,海水温度越低
② 深度<1KM,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深度>1KM,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下降
季节分布
海水温度的分布——水平分布
世界大洋1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①不同纬度: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相同纬度:同一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垂直分布
海水温度时空分布的一般规律
水平分布
①深度越深,海水温度越低
② 深度<1KM,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深度>1KM,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①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纬度相同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季节分布
①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海水分布的时间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水的比热容更大
升温慢,降温慢
夏季 陆地>海洋
陆地更热
冬季 陆地<海洋
陆地更冷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纬度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会受到阻碍。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某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3.调节气温
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使温差变小。
使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沿海地区,冬暖夏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度假。
跟踪训练
读“局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北半球海域越往北,水温越低。
√
解析 从水平分布看,全球表层海水温度的基本分布规律为: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反映太阳辐射对海水温度的影响。
2.由图可知,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深度
B.海陆分布
C.径流注入量
D.太阳辐射
√
海水的温度
01
海水的密度
03
海水的盐度
02
海水的盐度
氯化镁21%
氯化钠78%
海水既咸又苦
盐度
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
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
不同的海域它的盐度是不相同的
影响盐度的因素
温度
降水量
蒸发量
河流汇入
温度越高
盐度越高
降水量越大
盐度越低
蒸发量越大
盐度越高
入海径流越大
盐度越低
近岸地区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外海或者大洋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纬度低,气温高
蒸发旺盛
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
沙漠广布,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海域较封闭,与外界较低盐度的海水交换较少
蒸发弱,降水较多
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海域较封闭,与外界较高盐度的海水交换较少
纬度低,气温高
0°
23’26°S
23’26°N
赤道海域
副热带海域
副热带海域
全年高温多雨,蒸发强烈,但降水充沛
炎热干燥 蒸发量>降水量
炎热干燥 蒸发量>降水量
盐度最高
盐度最高
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
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从赤道向两极呈马蹄形的双峰分布
利用水中的物质
海水养殖
防范暴雨
海水淡化
缓解水资源不足
晒盐
提镁
制碱
海水的盐类物质对船舶、桥墩等具有腐蚀作用
盐场区位因素分析
中国三大盐场
影响盐场分布的因素
长芦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长芦盐场
长芦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形成条件
地势平坦,拥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
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晒盐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晒盐经验。
布袋盐场
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每年生产着60多万吨食盐,素被人们誉为“东南盐仓”。这里海水含盐量高达35‰以上,约等于长江口外的7倍多,是我国含盐度最高的水域之一。
形成条件
位于台湾山脉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有利于蒸发;
河流注入淡水少,海水盐度高,有利于晒盐;
地形平坦,晒盐规模大。
莺歌海盐场
莺歌海盐场位于东西南海滨,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在华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
形成条件
位于海南岛中部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纬度低,气温高,有利于蒸发,盐分析出;
海南岛西部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
小结: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小
海
水
盐度影响因素
温度
蒸发量
降水量
温度越高,盐度越大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大
入海径流
海域封闭程度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越小
相对封闭的海域,与外海交换弱。(加剧作用)
结冰与融冰
结冰时海水盐度高,融冰时海水盐度低
洋流
同纬度,暖流增盐,寒流减盐
海水的温度
01
海水的密度
03
海水的盐度
02
海水的密度
1963年,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大陆架边缘处作潜水试验,突然毫无征兆地沉入 2300米深的海底,夺走了 艇上 129名 船员的生命。
海水的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温度
盐度
压力
温度越高
密度越小
盐度越高
密度越大
压力越高
密度越大
热胀冷缩
溶解物质增加
质量增加
压力增加
体积减小
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 减小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变化很小,往下(至1000KM)随深度增大而迅速 增加 ,再往下则变化 很小 。
②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较小 。
高密度海水
低密度海水
“海中断崖”
浮力较大
浮力较小
潜艇迅速下沉
被深海的压力破坏
上层海水密度较大
浮力较大
上层海水密度较小
浮力较小
1.
2.
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3、4题。
3.海水的密度 (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4.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
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