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与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与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11 17: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与文化
本课学习目标
了解语言与民族的密切关系
了解汉语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的特征
能将汉语的民族文化特征运用于具体的语言表达中
本课学习素养
了解语言的的民族性
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了解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高考对接
本课与高考相对应的考点是语言表达的得体。这主要表现为体现汉民族文化特点的谦辞敬语的运用,以及一些能体现汉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的词语和习惯用语的使用上
本节导学
学习要点
了解语言的民族性
了解汉语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了解民族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预习提示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语言深刻反映和记录了民族的文化风貌,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对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产生影响。了解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不但可以从汉语现象透视汉民族文化的含义,也能从汉民族文化的角度体会汉语的特点。
要点点拨
语言是民族的,植根于与之共同生长的民族文化之中。
汉语深深植根于汉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具有汉民族文化的特征。
与本民族文化相联系,汉语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涵义
了解并掌握具有文化涵义的词语和习惯用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自我检测
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2.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
(1)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_____您______”。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____”。
3. “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公益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体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了。请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少于8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
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
答:
5.今年是农历牛年,汉语中有许多关于“牛”的成语,请写出至少三个
6.汉语中的数字“九”往往表示数目多,且多表虚指,如“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中的“九万里”就是极言鲲飞得高。你能再举出两个成语的例子吗?
7.猜猜下面谜语的谜底是什麽?并分析这些谜语运用了什麽修辞方法?
(1)客来东方,歌讴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被创。(打一昆虫)
(2)墙里开花墙外红,思想采花路不通。通得路来花已谢,一场欢喜一场空。(打一传统照明工具)
8.下面三题都是春联的上联,分别贴在学校门口、报社门前和照相馆门前,请分别对出下联
(1)学海无涯勤可渡
(2)纵谈中外事
(3)现出庐山真面目
9.某校中学生文学社社刊名为“碧荷“,请你为这家社刊拟写一条广告式宣传语
附:参考答案
1.1.(1)拜托 (2)包涵 (3)高寿
解析:答对一处给2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的,可酌情给分。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考查范围是礼貌用语,和2005年创建文明城市和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所填词语也是日常生活常用的礼貌用语,难度并不大,(1)还可填“麻烦”“劳驾”等;(2)还可填“见谅”。
2. (1)恭候 光临 (2)指正
3.如:一清二白,老百姓最喜欢的菜
4.如:自强不息 苟且偷安 流水不腐
.解析:要注意材料中“约旦河”与“盐海”的不同语言,从中看出二者的差别,归纳出其本质特点,用恰当的成语评价出来。
5.如:牛气冲天 九牛二虎 气冲斗牛
6.如:九霄云外 九牛一毛
7.(1)蟋蟀 拟人 (2)灯笼 比喻
8.略
9 。 要求:宣传语中必须有“碧荷“二字;语言精炼,含蕴丰富,富有文采
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30分,每小题3分)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铺 呈 贴
B.塑 铺 像 画
C.塑 摆 像 贴
D.雕 摆 呈 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B.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
C.双塔镇医生王东东为了敛财,公然宣称注射他的免疫球蛋白即可预防EV71疫病。
D.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清秀儿郎 小家碧玉 张扬 陈腐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6.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
7.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____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____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8.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 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
(3)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 病。
A.馈赠 日前 该 B.捐赠 目前 该
C.馈赠 目前 本 D.捐赠 日前 本
二、(3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14、阅读下面的诗歌。(4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3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17.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4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18.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4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三、(30分)
19.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0.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3分)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
21.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2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22.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3分)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23、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现丰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名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      ②却是      ③更     ④但    ⑤随着
24、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3分)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25、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2分)
上句:
下句:
26.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法(……有了……,好比……,是……),另写一个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贯)(3分)
山上有了小层,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答:
27.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4分)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答:
28.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
四、(60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儿子要把一袋种子扔掉。
“一袋好好的种子,为什么要扔掉呢 ”父亲问。
“春天过去了,种子留着有什么用 ”儿子答。
“等到明年春天,把它们播种下去,不是照样可以发芽吗 ”父亲说。
儿子……
请以“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不得写成简单的材料扩写或续写,不得写成其它文体,不得另拟题目,不得抄袭和套作。
第六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A【解析】大理石只能“雕成”,绝不能捏塑;卵石非摆设,而是铺设;碑石就是“耳”字形,不仅形像;碑石是立体雕塑,用“贴”恰当,而不是平面的画。
2、C 【解析】C项“培育”指培养教育。应改为“哺育”。
3.A 【解析】A项“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其主语应是“老人”,而不能是“双手”。
4.A【解析】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所以应选A。B
5.D【解析】A中“药效”和“缓和”不搭配,应用“缓慢”。B中“整顿”和“家务”也不搭配,“家务”是“家庭事务”,自然不能整顿。C中“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
6.C【解析】“落花时节”是哀景,“细柳新蒲”是乐景。“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指一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一举两得”源自《东观汉记 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两得者也。”《辞海》对其解释是“做一件事情而得到两种好处。”“两全其美”指矛盾的双方都有了好的结果。
7.B(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
8.D (考查近义词辨析。一是要注意不同语素的理解,二要注意语境,三要用好排除法。“坦陈”与“坦承”区别在“陈”和“承”,“陈”是陈述,“承”是承认,根据语境,应该是承认,故“坦承”更合适,先排除A、B项。“场合”指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场所”指供活动的处所,一定的地方,根据语境,应选“场所”。再排除C项)
9.A(质疑:动词,提出疑问;置疑: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兴味:一时性的兴趣,一时产生的兴趣;趣味:持续时间长的兴趣,爱好;反之:是与之前所述,完全相反,中性词,否则:是与之前所述内容不同,一般指结果,贬义词居多)
10.B
二、11.“拳”和“退 ”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 退 ”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12.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13.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14、“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15.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16.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17.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18.“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三.
19.参考答案:.(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
(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
20.示例:奥运是体育的盛会,奥运是和平的盛会,奥运是人类文明的盛会。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那么,此时此刻我们有何感想呢?(
21.1)将“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2)“他”改为“杨先生”;(3)“拜读”改为“看”;(4)“大作”改为“作品”。
22.示例:一片树叶,是一颗生命的水滴;一颗树木,是一条生命的长河;一片森林,是一汪生命勃发的大海。
23、①(总要)夹上 ②(却是)白字连篇 ③(更)应该
④(但)同时 ⑤(随着)中国
24.(略)
25.例: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
传递梦想愿梦想的金凤载和谐伴嫦娥飞越四海五洲
26. 略
27. 略
28. 示例: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