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5 21: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人物介绍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出生于安徽怀宁,毕业于普渡大学,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1 邓稼先
杨振宁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字词过关
元勋( ) 奠基( ) 选聘( ) 谣言
背诵 昼夜( ) 昆仑( ) 挚友( )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 )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 妇孺皆知( )
xūn
diàn
pìn
zhòu
lún
zhì
xiǎn

cuì


作者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性人物。作者将人物置于历史背景中描写,凸显出邓稼先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
课文写到了关于邓稼先的哪些事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格?
事例 精神品格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28年间始终站在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病重期间还参与拟写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特殊时期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成员。
写信证实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
井下信号测不到,坚决不肯撤离。
忠诚爱国
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诚恳无私
胸怀坦荡,自尊自豪
身先士卒,无私无畏
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试找一些例子,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语段的表现力。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1898年列强侵华的罪行,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对比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异同,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将两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异)
职务(同)
功劳(同)
学术水平(同)
文化背景(异)
性格、为人(异)
美国
锋芒毕露
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
中国
原子弹研制领导人
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
相当
美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在文中画出作者对邓稼先的评论性语言,并做好批注。
评价 批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引用诸葛亮的话,画龙点睛地总结了邓稼先为报效祖国而不懈奋斗的一生,赞扬了他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多次使用程度副词“最”,表达了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
他毫无私心的精神,让恶劣的政治环境也为之退缩,可见其人格魅力之大。
“最高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之情。
评价 批注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永恒的骄傲。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突出强调了邓稼先作为理想党员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美之情。
从朋友的角度对邓稼先的品质、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颂。
从人生观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高度评价。
在文中画出作者对邓稼先的评论性语言,并做好批注。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
①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更倾向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
②作者与邓稼先有着五十年的友谊,这篇介绍邓稼先的传记,饱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作者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
③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五十年的友谊,但很长一段时间分隔大洋两岸,加之研制核武器是高度机密,他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试说说你对第33段中“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一句的理解.
作者运用了一个表示选择关系的问句,回答了一句“我始终想不清楚”。“想不清楚”即兼而有之,措辞含蓄,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也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研制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我不能走”一句也特别感人,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勇担风险的崇高精神。这些内容从细节上体现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选择。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他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结构梳理
这篇人物传记,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情谊为基调,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突出了他对民族的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情怀。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