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 长征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七律 长征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5 11: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七律·长征
毛泽东
你还能想起来学过的七言律诗有哪些吗?
七言律诗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完成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suǒ






wēi

pánɡ

mín
shān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让我们一起把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读出来吧!
wēi

pánɡ

yún yá

mín
既然诗已经读完了,那这首诗大概意思同学们明白了没有呢?
请同学们思考完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注意以下这几个词的意思哦!
逶迤
腾细浪
云崖暖
磅礴
走泥丸
铁索寒
wēi yí
pánɡ b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释义: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如何理解“远征难”呢?
总纲
“远征”写出了长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写出了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这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只等闲”充分展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艰难的气概。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释义: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的小细浪,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逶迤”写出了延绵不断之势,“磅礴”突出了山势险峻之态,而“细浪”与“泥丸”二词采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体现出了红军战士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释义: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滔滔江水拍击着高耸入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阵。
为什么会觉得“暖”,又觉得“寒”呢?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成功渡过金沙江,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这一对反义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现在同学们知道“暖”与“寒”的意思了没有呢?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
“更喜”承上启下,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自然令人欣喜。而后又将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进一步升华了本诗表达的乐观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首联:点明主旨,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颔联:承“千山”,动静结合,反衬对比。
颈联:承“万水”,借景抒情,跌宕起伏。
尾联:总结全诗,升华主题。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释义: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其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
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课后训练
一、背诵默写。
二、课外阅读《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清平乐六盘山》增加对本首诗的理解。
三、写一写对长征的认识和感受。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