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下4.4《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课件+教案+分层作业)(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三下4.4《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课件+教案+分层作业)(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7 09:23: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 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是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归总问题,这是上三节课学习的用连乘、连除、先除后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解决“归总问题”这一两步计算数学问题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本课通过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先乘后除(归总)应用问题之间的关系,掌握解答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才能和敏捷解答应用问题的才能。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依据教学内特点、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训练。
重点 懂得归总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难点 懂得归总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三(2)班体育课上,做往返跑时,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全班共多少人?2)全班共36人做投篮游戏时,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教师总结订正。 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先乘后除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讲授新课 你能把上面两个题合并成一道题吗?出示例题4: 三(2)班体育课上,做往返跑时,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做投篮游戏时,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 2、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教师总结: 条件: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 问题: 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3、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任务: 说一说你怎么想的再列式计算。教师总结:1)你能画图表示吗?师:在题目中,什么是不变的?2)解决问题:师:三(2)班的总人数是不变的。所以先求三(2)一共多少人,再求一组多少人分步算式:9×4=36(人) 36÷6=6(人)列出综合算式:将②中的36换成①中的9×4 → 9 × 4 ÷ 6 这个算式读作:9乘4除以6。想想先算什么,再独立计算。4、说一说:经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先乘后除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5、试一试。1)铺一条下水管道,用甲种铁管铺,需要55根。如果用乙种铁管铺,需要多少根? 2)果园里摘了51筐苹果,每筐15千克。如果把这些苹果装入纸箱中,每箱装9千克,一共需要多少个纸箱? 提示:想一想题目中什么是不变的再解答。 教师订正。6、看一看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①先求三(2)一共多少人,再求一组多少人。②先下水管道的总长度,再求需要多少根乙种铁管。③先求一共多少千克苹果,再求用多少个纸箱。 教师总结:这种先求“总”,再求其他的应用题,叫“归一”应用题。7、经过四天的学习,你有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乘、除法属于同一级运算,在乘、除法同时出现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指名说一说。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指名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小组讨论,展示汇报。 通过说一说,感知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通过合作完成,学会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说一说,总结先乘后乘的计算顺序。 通过独立计算,培养学生独立解总问题的能力。 通过说一说,总结归总问题的特点。 通过讨论,总结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安徒生童话》;小明想8天读完《安徒生童话》,平均每天读几页? 3、小狐狸上山时每小时行5千米,8小时到达山顶;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10千米,几小时到达山底? 4、同学们坐客车去春游,每辆车坐40人,坐了3辆车。如果现在有5辆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5、农场里有10个笼子,每个笼子6只兔子。如果每个笼子少装2只兔子,需要多少个笼子? 6、一头牛每天吃草20千克,这片草地可以吃9天。如果每天多吃10千克,这片草地可以吃几天?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订正。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问题。先求“总数”,再求其他的应用题,叫“归总”应用题。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 解决问题
第4课时 用乘再除解决问题
基础巩固
填一填。
1)修一条水渠,60个工人8天修完,如果想10天修完,需要( )个工人。
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苹果12元1千克,梨8元一千克,妈妈带的钱如果买苹果可以买6千克,如果买梨可以买( )千克。
3)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驶80千米,5小时到达乙地;回来时每小时行驶100千米,( )返回甲地。
4)一批货物,4辆汽车12次运完,如果想8次运完,需要( )辆汽车。
2.补充条件、问题,变成“归总问题”再解答。
1)一个书架摆72本,可以摆满3个书架; , ?
解答:
2) 饲养员给熊猫准备了一堆竹子, , ;如果熊猫每天吃8千克竹子,可以吃多少天?
解答:
3.小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步行50米,走了8分钟,因把笔忘在家中又从学校跑回家,每分钟跑80米,需几分钟才能回家?
4.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能力提升
5.修一条路,元计划60天工作80天完成,现在增加40人,需要几天完成?
拓展思维
6. 锅炉房按照每天4吨的用量储备了120天的供暖煤,供暖3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革新,每天供暖只需3吨,这些煤还可以供暖多少天?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 填一填。
1)48
2)9
3)4
4)6
2.补充条件、问题,变成“归总问题”再解答。
1)想摆满4个书架,平均每个书架摆多少本?(答案不唯一)
72×3÷4=54(本)
2)每天吃6千克竹子,12天可以吃完(答案不唯一)
6×12÷8=9(天)
3.50×8÷80=5(分钟)
4. 5×30÷(5+1)=25(天)
能力提升
5.60×80÷(60+40)=48(天)
拓展思维
6. 4×120-4×30=360(吨) 360÷3=120(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
本课通过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先乘后除(归总)应用问题之间的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才能和敏捷解答应用问题的才能。
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分 析
依据教学内特点、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训练。
新知导入
三(2)班体育课上,做往返跑时,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全班共多少人?
9×4=36(人)
答:全班共36人。
新知导入
全班共36人做投篮游戏时,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
36÷6=6(人)
答:每组6人。
新知讲解
4
三(2)班体育课上,做往返跑时,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全班共多少人?
你能把上面两个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做投篮游戏时,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
新知讲解
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全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9人。
问题:
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
说一说你怎么想的再列式计算。
小组合作学习:
新知讲解
在题目中,什么是不变的?
你能画图表示吗?
每组?人
每组9人
新知讲解
三(2)班的总人数是不变的。
36÷6=6(人)
9×4=36(人)
所以先求三(2)一共多少人,再求一组多少人。
新知讲解
①9×4=36(人)
②36÷6=6(人)
将②中的36换成①中的9×4
9 × 4 ÷ 6
列出综合算式。
新知讲解
= 36
9 × 4 ÷ 6
这个算式读作:9乘4除以6
÷ 6
=6(人)
先一共多少人。
答:每组6人。
新知讲解
说一说:经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先乘后除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新知讲解



1、铺一条下水管道,用甲种铁管铺,需要55根。如果用乙种铁管铺,需要多少根?
题目中什么是不变的?
长3米
长5米
甲种
乙种
新知讲解
下水管道的长度是不变的。
55×3÷5
=165÷5
=33(根)
答:如果用乙种铁管铺,需要33根。
新知讲解



2、果园里摘了51筐苹果,每筐15千克。如果把这些苹果装入纸箱中,每箱装9千克,一共需要多少个纸箱?
题目中什么是不变的?
新知讲解
苹果的总质量是不变的。
15×51÷9
=765÷9
=85(个)
答:一共需要85个纸箱。
新知讲解
看一看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先求三(2)一共多少人,再求一组多少人。
②先下水管道的总长度,再求需要多少根乙种铁管。
③先求一共多少千克苹果,再求用多少个纸箱。
这种先求“总数”,再求其他的应用题,叫“归总”应用题。
新知讲解
乘、除法属于同一级运算,在乘、除法同时出现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组讨论:经过四天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 看图列式计算。
每天修路140米
每天修路?米
140×4÷7
=560÷7
=80(米)
答:每天修路80米。
课堂练习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安徒生童话》;小明想8天读完《安徒生童话》,平均每天读几页?
24×12÷8
= 288÷8
= 36(页)
答:平均每天读36页。
课堂练习
3. 小狐狸上山时每小时行5千米,8小时到达山顶;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10千米,几小时到达山底?
5×8÷10
= 40÷10
= 4(小时)
答:4小时到达山底。
课堂练习
4. 同学们坐客车去春游,每辆车坐40人,坐了3辆车。如果现在有5辆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40×3÷5
= 120÷5
= 24(人)
答:平均每辆车坐24人。
课堂练习
5. 农场里有10个笼子,每个笼子6只兔子。如果每个笼子少装2只兔子,需要多少个笼子?
6-2=4(只)
10×6÷4
= 60÷4
= 15(个)
答:需要15个笼子。
课堂练习
6. 一头牛每天吃草20千克,这片草地可以吃9天。如果每天多吃10千克,这片草地可以吃几天?
20+10=30(千克)
20×9÷30
= 180÷30
= 6(天)
答:这片草地可以吃6天。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先求“总数”,再求其他的应用题,叫“归总”应用题。
板书设计
用先乘再除解决问题
先求“总数”,再求其他的应用题,叫“归总”应用题。
先成后除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 36
9 × 4 ÷ 6
÷ 6
=6(人)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32、33页
8、10、11、14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