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3月)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3月)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23:38:53

文档简介

友好学校第七十四届期末联考 6.下列各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CH COOH+H O - +CH COO + H O B. SO +H O +3 2 3 3 2 2 HSO 3 + H
高二化学
2 - - 2 +
C. CO 3 + H2O HCO 3 + OH D. HCO 3 + H 2O CO 3 + H3O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考试时间为 90 分
钟,分值 100 分。 7.哈伯法合成氨技术是德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伯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
注意事项: N2(g)+3H2(g) 2NH3(g) △H<0,△S<0。下列有关工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A. 因为△H<0,所以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B. 因为△S<0,所以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 C. 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题卷上答题无效。 D. 在高温下进行是为了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8.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A. 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 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
物中分离出来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B. 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C. 合成氨工业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1.下列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D. 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
A. 2d B.3p C.3d D.4s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在硬币制作
A. 25℃时,AgCl(s)在等浓度的 CaCl2和 FeCl3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时,钢芯应作( )
B. 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几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A. 负极 B. 阳极 C.阴极 D. 正极
C. 洗发时使用护发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头发的 pH 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D.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A. 调味剂 B. 抗氧化剂
10.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
C. 着色剂 D. 增稠剂
A. 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 -1
B.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2O(l) △H = -57.3kJ·mol ,若将含 0.5molH2SO4的
A. 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 B. 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下反应
浓硫酸与含 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 57.3kJ
C.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 在 101kPa 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5.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离子积常数 Kw增大的是( ) -1
2H2(g)+O2(g)=2H2O(l) △H = –285.8kJ·mol
A. 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 B. 加热
D. 由一定条件下石墨合成金刚石吸热,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通入少量氨气 D.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高二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8页) 高二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8页)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C. 1mol·L 的某一元酸溶液 10mL 恰好与 10mL1mol·L 的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1
11.过量铁粉和 100mL2mol·L 的硫酸溶液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又不影响产 D. 在相同条件下,某一元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硫酸弱
生 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16.在 25 ℃时,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A. 把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B. 4~5 滴硫酸铜
物质 X Y Z
C. 醋酸钠固体 D. 少量硫酸钠溶液
-1
初始浓度/mol·L 0.1 0.2 0
12.下列表述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1
①明矾和 FeCl3可作净水剂
平衡浓度/mol·L 0.05 0.05 0.1
②为保存 FeCl2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铁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③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Al2O3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50%
④NH4Cl 与 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B. 反应可表示为 X(g)+3Y(g) 2Z(g),其平衡常数为 1600
⑤实验室盛放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C. 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 2:3
⑥用 NaHCO3与 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⑦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17.某反应的反应机理、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A. ①②③⑤⑥⑦ B. 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⑦ D. 全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北京冬奥会赛区内将使用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
A. 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二步反应的小
不正确的是( )
- B. 两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A. 电池工作过程中 OH 向正极迁移
2-
- - C. S2O8 在第一步反应中作还原剂
B. 电极 b 表面反应为:O2+4e +2H2O=4OH
2+
D. Fe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电极 a 为电池的负极
18. 25℃时,CaCO3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25℃
D. 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高于火力发电,
-6
时 CaSO4的 KSP=9.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1 A. 可将锅炉中的 CaSO4转化为 CaCO3,再用酸去除
14.向 0.1mol·L CH3COOH 溶液中加入 CH3COONa 晶体或加等体积水稀释时,都会引起( )
B. 图中 b 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小于其溶解速率
A.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
C. 在 25℃时,从CaCO3 (s)转化为CaSO4 (s)更容易实现
B.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增大
D. 通过蒸发,可使溶液由 a 点变化到 c点
C. 溶液的 pH 增大
- 19.MOH 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 HA 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D. 溶液的 c(OH )减小
( )
15.在某一元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 - +
A. c(M )>c(OH )>c(A )>c(H )
A. 某一元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 - + -
B. c(M )>c(A )>c(H )>c(OH )
B. 1mol·L-1的某一元酸溶液中 c(H+)约为 1×10-2mol·L-1
高二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8页) 高二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8页)
c + + - - -1C. (M )>c(H )>c(A )>c(OH ) III.在一定条件下,A(g)+3B(g) C(g)+D(g) △H = -49.0kJ·mol 体系中 A的平
+ - - +
D. c(M )>c(A )>c(OH )>c(H ) 衡转化率( α )与 L 和 X 的关系如图所示,L和 X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
20.如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下列说法正确 (4)X表示的物理量是 。
的是( ) (5)判断 L1与 L2的大小关系:L1 L2(填“<”,“=”或“>”)。
- + - 2-
A. N 极反应式为 2HSO3 +2H +e =S2O4 +2H2O 22.(12 分)回答下列问题:
- 2- + + 2+
B. M 极反应式为 SO2+2H2O-2e =SO4 +4H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aq)+Cu(s)=Cu (aq)+2Ag(s)设计的原
C. 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D. b 极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①电极 X 的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 Y 是 。
②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2)如图所示,甲、乙为相互串联的两个电解池。
三、填空题( 本小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①甲池为粗铜的精炼装置,A 电极为_____(填“阳极”或“阴极”),电极
21.(12 分)回答下面各题。 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
I.近年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 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乙池中 Fe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在乙池中滴入少量
(1)已知:CO2(g)+H2(g) H2O(g)+CO(g) △H1=+42.1kJ·mol
-1
酚酞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Fe 极附近呈 色。
CO(g)+2H2(g) CH3OH(g) △H2=-90.0kJ·mol
-1 ﹣1
23.(12 分)某学生用 0.1000mol L 的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则 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 A.移取 20.00mL 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 2~3 滴酚酞
II.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2~3 次
(2)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序号)。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A. 生成 CH3OH 的速率与消耗 CO 的速率相等 D.取标准 Na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cm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D. 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3)如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用字母序号填写)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2)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填标号)
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 NaOH 溶液润洗
温度℃ 250 300 350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K 2.041 0.270 0.012
C.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
②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ΔH 0(填“>”、“=”或“<”); D.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液体不慎溅出
高二化学试题 第 5页(共 8页) 高二化学试题 第 6页(共 8页)
(3)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 NaOH 溶液注入如下图的 (填“甲”或“乙”)中。 (2)以下是 A、B、C、D、E、F 元素中某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由此可推断该元素是 。(填
进行滴定操作时,左手挤压橡胶管内的玻璃球,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 元素名称)
I1 I2 I3 I4 I5
578kJ·mol-1 1817kJ·mol-1 2745kJ·mol-1 11575kJ·mol-1 14830kJ·mol-1
(3)F 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区,未成对电子对数为 ,最外层电子所占能级轨道电子云
轮廓图的形状为_______,与 F 元素同周期的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填元素符号)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5)某学生进行 3 次实验得到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标准烧碱体积(mL)
滴定次数 待测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0.00 0.40 20.40
第二次 20.00 2.00 24.10
第三次 20.00 4.00 24.00
﹣1
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mol L 。
24.(14 分)已知 A、B、C、D、E、F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 A 是宇宙中含量
最多的元素;B 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C元素原子的价层电
子排布是 nsnnp2n;D 元素原子中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最外层只有一种自旋方向的电子;E 与 D
的最高能层数相同,但其价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F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
层内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
(1)请用元素符号完成下列空白:
①元素:A B C D 。
②A、B、C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B、C、D、E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高二化学试题 第 7页(共 8页) 高二化学试题 第 8页(共 8页)友好学校第七十四届期末联考 (4) 温度 (5)>
22.(12 分)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1) ①铜 (1分);硝酸银(1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②正(1 分);Ag
++e-=Ag(2 分)
2+ -
(2) ①阴极(1分);精铜或纯铜 (1 分); Cu +2e = Cu (2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
② 2H2O +2e = H2↑+2OH (2 分);红(1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3.(12 分,每空 2分)
答案 A C B A B C C C D C (1) BDCEAF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2) D (3)乙;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1
(5)0.1000 mol L
答案 B C A C B C D A D B
24.(14 分)
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 (1)①H ;N ;O ;Na (各 1 分)
②O>N>H (2 分)
三、填空题( 本小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③N>O>Al>Na(2 分)
21.(12 分,每空 2 分)
(2)铝(1分)
-1
(1) CO2(g)+3H2(g) CH3OH(g)+ H2O(g)△H=-47.9kJ·mol
(3)ds(1分); 1(1 分); 球形(1分); Cr(2 分)
(2)CD
c(CH3OH)
(3) ① c(CO)c2 (H ②<2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