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3月)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3月)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23:43:39

文档简介

友好学校第七十四届期末联考 22.(14 分)
(1)100mL 容量瓶、玻璃棒(2 分)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1(2)18.4 mol·L (1分) 8.2 (1 分) A(1分)
(3)胶头滴管 (1分)
(4) ①③④②⑦⑤⑥(1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5)偏低(1分);偏高(1 分);偏低(1 分);偏低(1 分);无影响 (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6)CD (2 分)
23.(共 1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 分)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 分,不写条件扣 1
答案 C A B C C B B D D C
分,不配平扣 1 分,化学式不对不给分)
(2)溶液变蓝 (1分) Cl2+2KI=2KCl+I2 (2 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3)品红溶液褪色(1分)
(4)浓硫酸(1分) 干燥 Cl2 (1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5)吸收尾气(Cl2),防止污染空气 (1 分) Cl2+2OH =Cl +ClO +H2O(2 分)
答案 A D B D A C D A C B 24.(10 分)
(1)2NaNO2+2KI+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2 分)
(2)de (2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3)KI (1 分) 2:1(1 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4)C (1分)
(5)B (1分)
21.(14 分) -
(6) 3e
(1)CH4(1 分) 离子键(1 分) 共价键(1 分)
NaNO2+NH4Cl=N2↑+NaCl+2H2O (2 分)
(2)Na>Al>N (1 分)
(3) +11 2 8 (1 分) 第三周期第 IA 族 (1 分)
(4) (2分) 2Al+2H2O+2OH
-=2AlO -2 +3H2↑(2 分)
(5)ac(2 分)
(6) (2分)
高一化学答案 第 1页(共 2页) 高一化学答案 第 2页(共 2页)友好学校第七十四届期末联考 3.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NA
高一化学
B.2.4g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考试时间为 90 分
C.1mol 重水中,中子数为 8NA
钟,分值 100 分。
D.标准状况下,2.24LN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NA
注意事项:
4.1molCO 和 1molCO 具有相同的(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①分子数 ②原子数 ③氧原子数 ④碳原子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题卷上答题无效。 5.某无色透明溶液,在酸性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 + – – + - 2+
A.Na 、K 、ClO 、Cl B.K 、MnO4 、NO 3 、Fe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2+ + – 2– + 2– - –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C.Mg 、NH4 、Cl 、SO4 D.Na 、SO4 、HCO3 、Cl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室温下用稀 NaOH 溶液吸收 Cl 2:Cl2+2OH ClO +Cl +H2O
1.反应 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
2+ +
是( ) B.钠与 CuSO4溶液反应:2Na+Cu =Cu↓+2Na
2+ 3+ -
18Cl C.FeSO4溶液与溴水反应:2Fe +Br2=2Fe +2Br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17
- -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O2+OH ===HCO3
B.N2分子的电子式:N N
7. 下列变化过程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C.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A.CuO → Cu B.C → CO2
-
D.Cl 的结构示意图: C.Cl2 → HClO D.(NH4)2SO4 → NH3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粉末生成 H2和 O2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来灭火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Mg 加入到过量 FeCl3溶液中可得 Fe
C.稀豆浆、蛋白质溶液、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观察钾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D.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高一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8页) 高一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8页)

9.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向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A.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l
B.单质分子中可能不存在化学键 D.向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HClO
C.离子键和极性键只存在于化合物中 1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10.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A.原子半径:C>N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HCl
B.酸性:H2CO3>H2SiO3 C Cl2(HCl) 饱和食盐水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 Na2CO3溶液(NaHCO3) NaOH溶液
D.碱性:Mg(OH)2>Al(OH)3 16.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Z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 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 原子半径:r(X)<r(Y)<r(Z)<r(W)
A.FeCl2 B.Na2O2
B. Y 的单质的氧化性比 Z的强
C.CuCl2 D.HCl
C. 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酸、碱和盐
12.把 V L 含有 MgS04和 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
D. 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mol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17.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 价 As(砷)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但同时食用大量海鲜和青菜,易产生砒霜(As2O3)而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 价砷类物质在-1 -1
A.(b-a)/V mol·L B.(2b-a)/V mol·L
维生素 C 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 价砷类化合物,即: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 C=砒霜。下面
-1 -1
C.2(b-a)/V mol·L D.2(2b-a)/V mol·L
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 –
1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2O”表示的是( )
A.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
A.NH4Cl 溶液与 Ca(OH) 2溶液混合
B.上述过程中+5 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
B.HNO3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
C.+5 价砷转化为+3 价砷时,得到电子
C.Na2HPO4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
D.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D.NaHSO4溶液与 Ba(OH)2溶液混合
18.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成分不发生变化的是( )
14.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Na2CO3 B. Na2O2 C. 氯水 D. Fe(OH)2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Cl2
高一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8页) 高一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8页)
19.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b.⑧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酸性比⑦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酸性强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有关物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的顺序是( ) c.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 - - - 2+ -
A.Fe 、I 、Cl 、SO2 B.Cl 、Fe 、SO2、I d.⑦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 2+ - - 2+ -
C.SO2、I 、Fe 、Cl D.I 、Fe 、Cl 、SO2 (6)用电子式表示①的单质与⑨的单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 - - - +
20.在一定条件下,RO3 与 R 可发生反应:RO3 +5R +6H =3R2+3H2O,下列关于 R 元素的叙述中,正 22.(14 分)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采购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确的是( ) -1现用该浓硫酸配制 100mL 1.5 mol·L 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
硫酸化学纯(CP)
A.元素 R 位于周期表中第 VA 族 头滴管、烧瓶、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
- (500mL)
B.若 1molRO3 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 品名:硫酸
C.RO3 中的 R只能被还原
(1)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写名称)。
D.R元素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单质 化学式:H2SO4
3
(2)经计算,98%的浓 H2SO4(ρ=1.84g/cm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相对分子质量:98
-1
配制100mL1.5mol·L 的稀硫酸需要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3
密度:1.84g/cm
三、填空题(本小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
质量分数:98%
21.(14 分) 几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周期 IA 0 (3)将下列步骤中的空格内所用仪器补充填写完整:
1 ④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
2 ⑤ ⑥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 100mL 的容量瓶中
3 ① ③ ⑨ ⑦
③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4 ② ⑧
④将溶液冷却,恢复至室温
(1)⑤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是 (填化学式),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
⑤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 1~2cm 时,改用 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类型为 ,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
⑥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①③⑥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⑦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4)实验中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4)①②③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是 ,③的 (5)下列各种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有何影响(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单质与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5)⑦的非金属性强于⑧,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字母,下同)。
B.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a.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
高一化学试题 第 5页(共 8页) 高一化学试题 第 6页(共 8页)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D.定容时仰视液面读数: (2)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NaNO2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a.酸 b. 碱 c.酸式盐 d.正盐 e.电解质 f.非电解质
(3)上述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个数比为_______。
(6)取用稀释后任意体积的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
2- (4)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分固体 NaNO2和 NaCl 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溶液中 SO4 的数目
A.分别溶于水,测溶液的 pH
B.溶液中 H2SO4的物质的量
B.分别加强热并收集气体检验
C.溶液的浓度
C.用筷子分别蘸取固体品尝味道
D.溶液的密度
D.分别溶于水并滴加 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
23.(12 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图:
2+ 3+
(5)误食 NaNO2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 Fe 转化为 Fe 而中毒,该过程中 NaNO2表现出的性质与
下列_______(填序号)反应中 H2O2表现出的性质相同。
MnO 2
A. 2H 2O 2 2H 2O+O 2
B.H2O2 H2SO4 2KI 2H2O I2 K2SO4
C.H2O2 Cl2 2HCl O2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D.5H2O2 2KMnO4 6HCl 2MnCl2 2KCl 5O2 8H2O
式为 。
(6)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
(2)装置 B 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装置 C 中的现象是 。
(4)装置 D 中所装试剂是 ,作用是 。
(5)装置 F 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10 分)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因其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容易误
食中毒。亚硝酸钠加热到 320℃以上会分解产生 Na2O、N2和 O2,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与 AgNO3溶液
反应生成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 AgNO2。由于 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
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
____NaNO2+____KI+____=____NO +____I2+____K2SO4+____Na 2SO4+____H2O
高一化学试题 第 7页(共 8页) 高一化学试题 第 8页(共 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