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3月)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3月)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6 16:43:12

文档简介

友好学校第七十四届期末联考 5.有学者指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
聚。其中,与汉武帝相关的措施是( )
高一历史 A.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和货币
说明:本试卷共 33 题,共 8页。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B.实施开明民族政策,思想上尊道、礼佛、崇儒
注意事项: C.重用人才、善于纳谏,统治时期出为贞观之治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D.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6.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贾思勰--《齐民要术》
题卷上答题无效。 C.郭守敬--《梦溪笔谈》 D.徐光启--《农政全书》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7.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符合题目要求的。 A.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 B.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1.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 C.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统一
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我国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 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
地区?( ) 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
A.黄河中游 B.长江下游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 A.废分封,置郡县 B.确立三省六部制
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C.废三公,设内阁 D.实行内外朝制度
A.新兴阶级的产生 B.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9.在敦煤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批性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 明了( )
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与世无争的无为退隐者”,“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A.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B.佛教文化的本土化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C.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A.墨、儒、道、法 B.儒、法、道、儒 C.墨、法、儒、道 D.道、法、儒、杂 1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
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 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
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 A.藩镇割据严重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重武轻文政策 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高一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8页) 高一历史试题 第 2页(共 8页)
11.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 17.在缔结《北京条约》时,清廷“设抚夷局”掌对外交涉事宜。后因交涉日增,奕 等于咸丰十
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 ) 年底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并表示“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
制”。这反映出 ( )
A. B. C. D. A.军机处恢复为最高权力机关 B.清廷被动适应近代外交
C.清政府欲力图维护国家主权 D.当时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12.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封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下列表述与此相 18.自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
对应的是 ( ) 工业;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
A.北方经济逐步萎缩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商业活动打破限制 A.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
13.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
公私从便……流转行使。”纸币的出现最能表明 ( ) 19.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
A.北宋货币政策灵活开放 B.北宋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动表现在( )
C.北宋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D.当时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A.维新变法与传播新式文化相结合 B.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14.《全球通史》:“在 15 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 C.变法维新运动和救亡运动相结合 D.维新变法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相结合
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 20.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
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 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吴国船队到夷洲 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材料中“有意义的革命”是指 ( )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清军进入了台湾 A.改变社会性质 B.变革政治制度 C.暴力革命 D.改朝换代
15.雍正皇帝特许的下级官员才能上密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听闻皆可上报。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 ( )
写毕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再装入特制皮匣,皮匣的钥匙只有两把,一把在上奏折官员手中,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以轻工业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一把由皇帝保管,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无法开启。官员自派亲信家人送抵京城,不可扰累驿站,直达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由此可见密折制度( ) 22.下表中国共产党员成分的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B.降低了行政效率 时 间 党员总人数 工人党员(%) 农民党员(%)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当时吏治极腐败 1927 年 4 月中共五大 57967 人 50.8 18.7
1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 1928 年 6 月中共六大 40000 多人 10 76
A.“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A.打土豪分田地 B.减租减息政策 C.革命任务变化 D.国民革命推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23.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胜利”是指 ( )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高一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8页) 高一历史试题 第 4页(共 8页)
24.“人民解放军将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站在国防的最前线,经济建设的最前线。”“你们现在把 二、材料分析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其中 31 题 14 分、32 题 16 分、33 题 10 分
31.(14 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此命令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 )
材料一:尚书令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
A.从领导工人运动转向工农武装割据 B.从民主革命转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则无所施用。——摘编自[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C.从反抗外敌入侵转向根据地的建设 D.从争取民族独立转向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25.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不
包括 ( )
1.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始置武举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殿试封弥(糊名)
4.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 殿试誊录
26.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历史事件是 ( ) 5.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 南北分卷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稳定物价完成 C.制定第一部宪法 D.三大改造完成 6.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八股文定型
7.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废科举
27.1961 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 41437 个,1962 年为 38666 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
请回答:
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的选官制度以及该制度选官的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期选官制度及其制度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8 分)
C.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标志着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28.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
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的是 ( )
A.《反分裂国家法》 B.九二共识 C. 《告台湾同胞书》 D.汪辜会谈
29.1988 年 12 月 6 日,第 43 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
1990 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 18 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 1.47 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6分)
我国( )
A.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30.2020 年 8 月 17 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华为的修订版禁令,在 5 月份的出口许可限制的基础上,
升级了对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生产产品的限制。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联发科、高通、中芯、
海力士等全球主要芯片生产企业,都陆续表示在此之后将无法继续为华为提供服务。从华为“缺芯”
事件我们可以看出 ( )
A.科技的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B.逆经济全球化潮流已经成为共识
C.经济的全球化不利于民族企业发展 D.霸权主义使国际经济秩序被颠覆
高一历史试题 第 5页(共 8页) 高一历史试题 第 6页(共 8页)
32.(16 分)2022 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中共二十大召开的一年,中国近代 33.(10 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进,救国救民。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
材料一:伟大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 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
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气象。在马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 年)
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2 年 5 月 5 日,在中国 材料二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这在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
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
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影响。(4 分)
材料三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
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须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
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
省与几省的胜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1930 年 6 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有哪些?(8 分)
(2)材料二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 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6 分)
(2)根据材料二,简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和进程的。(4 分)
(3)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 其依据是什么 (4 分)
高一历史试题 第 7页(共 8页) 高一历史试题 第 8页(共 8页)友好学校第七十四届期末联考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C D C B B A D D C B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C B D A C B B D C A D A
二、材料分析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14 分)参考答案
(1)汉制度:察举制 依据:孝廉 (4分)
魏晋制度:九品中正制 不同:重家世(重门第)(4分)
(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
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
终被废除;带有较强时代色彩(6分,每点 2分,任 3点即可)
32.(16 分)参考答案
(1)条件: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
结合;陈独秀、李大钊等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共产国
际帮助。(8分,每点 2分,任 4点即可)
(2)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初步树立了革命分两
步走的历程设定。(4分)
(3)道路: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依据:无产阶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4分)
33.(10 分)参考答案
(1)使农民获得了经营权和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4分)
(3)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
大比重。(4分)
转变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2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