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衷心(zōnɡ) 晕倒(yūn) 难堪(kān)
B.拟定(nǐ) 流涕(dì) 土匪(fěi)
C.瑞雪(ruì) 踌躇(chú) 黯然(àn)
D.矜持(jīn) 威吓(xià) 汗褂(guà)
2.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听说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生气了,他的眉毛___________。刘伯承说自己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沃克医生再一次___________。手术时,一向___________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___________,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A.愣住了 扬了起来 从容镇定 汗珠滚滚
B.扬了起来 愣住了 从容镇定 汗珠滚滚
C.愣住了 扬了起来 汗珠滚滚 从容镇定
D.扬了起来 愣住了 汗珠滚滚 从容镇定
3.汉字从古到今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4.甲骨文的发现者是( )
A.清代的王懿荣 B.明代的王懿荣
C.清代的郑板桥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书法指的是用毛笔写的字。
B.历史上的书法大家“颜柳”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
C.《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
6.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门 尖 必 为 B.月 光 长 丸
C.丑 民 中 君 D.玫 革 在 成
7.下列关于形声字的形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B.有的形声字是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
C.有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D.我们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这一特点可以确定形声字的读音。
8.下列歇后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向身体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这道作业题把我难住了,我去请教妈妈,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然后说:“你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奶奶的医术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戴冠(guàn guān) 祭(cài jì) 祀 狩(shǒu shòu) 猎
造诣(yì zhǐ ) 门缝(fèng féng) 药铺(pù pū)
碾(niǎn zhǎn) 米 殷(yīn yǐn) 商
10.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修改在旁边的横线上,并完成练习。
默默无蚊 风奇云涌
机犬升天 徇私五弊
得陇忘蜀 心如纸水
青美竹马 如饥似喝
我发现了:
11.给下列汉字加部首,变成 新字,再组词。
肖 扁
丁 周
家 由
12.我能将下列成语填完整,并说出所填的字之间的规律。
发 施 豪 壮 聚 会
以上所填字的规律是 。
13.按阅读内容填空。
(1)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已经有 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 、 、 、 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 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 。
(3)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 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4)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 ,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 ”。
(5)调查报告由 、 、 、 、 等几部分组成。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表演精彩的武术。(缩句)
。
(2)妈妈对爸爸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
(3)“物语” 属于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 使用起来却困难重重。(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合并成一个句子)
。
(5)这些汉字他不是不会写。(改成肯定句)
。
(6)人们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改为“被”字句)
。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尽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填序号,可多填)
①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②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
②明月几时有? 。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 。
16.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舍生忘死的这一挡
张君燕
提起杜富国,战友们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艾岩更是眼含热泪:“如果不是杜富国,我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2018年10月的一天,杜富国和艾岩进行扫雷作业时,发现了一个露出地面的弹体。他们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颗危险性极高的加重手榴弹,而且下面埋着雷窝。
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随后接到了侦察指令。艾岩深知任务的危险性,要求一起侦察。杜富国又何尝不知道危险呢?正因为危险,他才不能让战友冒险。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艾岩只好听从命令,后退了几步。
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地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一声巨响,弹体发生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杜富国下意识地挡在了艾岩身前。杜富国被炸成了血人,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因为他的这一挡,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危险来临时,很多人的本能是自教。然而,杜富国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了战友前面。这一挡,是战友之情,是兄弟之义,更是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军人本色!
﹣﹣摘自《小学生学习报》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千钧一发:
(2)请根据文章叙述的内容,给下面的短语排序。
①受到重伤 ②弹体爆炸 ③发现雷窝 ④冒险排雷 ⑤舍身遮挡
→ → →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杜富国的心理活动,说说他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
(4)品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杜富国怎样的品质。
。
五.习作(共1小题)
17.题目:学习汉字的故事
要求:写一写自己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故事,表达自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第三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答】A.有误,“衷心”的“衷”应读“zhōng”;
B.有误,“流涕”的“涕”应读“tì”;
C.正确;
D.有误,“威吓”的“吓”应读“hè”,用威势来吓唬,读“xià”时意思是使害怕;
故选:C。
2.【解答】由“沃克医生生气了”可推测出他的眉毛是“扬了起来”。刘伯承施行手术缺不打麻醉,让沃克医生很惊讶,所以“愣住了”。沃克医生这次做手术双手却有些颤抖,由此推测沃克先生之前做手术是一个从容镇定的医生。由“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可知,沃克医生被没这场没打麻醉的手术,紧张到“汗珠滚滚”。
故选:B。
3.【解答】汉字从古到今经历的发展阶段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故选:A。
4.【解答】甲骨文的发现者清代的王懿荣。
故选:A。
5.【解答】A.有误,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B、C正确。
故选:A。
6.【解答】A项中“门、必、为”的起笔都是“点”,“尖”的起笔是竖,汉字起笔不完全相同。
B项中“月、长、丸”的起笔都是“撇”,“光”的起笔是竖,汉字起笔不完全相同。
C项中“丑、民、君”的起笔都是“横折”,“中”的起笔是竖,汉字起笔不完全相同。
D项中“玫、革、在、成”的起笔完全相同,都是“横”。
故选:D。
7.【解答】A、B、C正确。
D.有误,形声字的声旁有的可以确定形声字的读音,有的不能确定形声字的读音。
故选:D。
8.【解答】A、B、C使用正确。
D.使用有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这个歇后语比喻事前打过招呼。应改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解答】“冠”[guān]帽子:衣~.[guàn]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故选“guān”。
“缝”[fèng]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子。[féng]用针线连缀:~纫。故选“fèng”。
“铺”[pù]商店:饭~.[pū]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开摊平。故选“pù”。
故答案为:
guān jì shòu
yì fèng pù
niǎn yīn
10.【解答】默默无闻: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故“默默无蚊”的“蚊”错误,应改为“闻”。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故“风奇云涌”的“奇”错误,应改为“起”。
鸡犬升天:指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故“机犬升天”的“机”错误,应改为“鸡”。徇私舞弊:为了私人关系(或自身利益)而使用欺骗(他人)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故“徇私五弊”的“五”错误,应改为“舞”。
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贪得无厌。“得陇忘蜀”的“忘”错误,应改为“望”。心如止水: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故“心如纸水”的“纸”错误,应改为“止”。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也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故“青美竹马”的“美”错误,应改为“梅”。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故“如饥似喝”的“喝”错误,应改为“渴”。
我发现了:改正后的字刚好组成两个成语,分别是:闻鸡起舞、望梅止渴。
故答案为:
蚊﹣﹣闻 奇﹣﹣起
机﹣﹣鸡 五﹣﹣舞
忘﹣﹣望 纸﹣﹣止
美﹣﹣梅 喝﹣﹣渴
改正后的字刚好组成两个成语,分别是:闻鸡起舞、望梅止渴。
11.【解答】故答案为:
消 消灭 篇 篇章
宁 安宁 稠 稠密
稼 庄稼 油 石油
12.【解答】发号施令 豪言壮语 聚精会神
以上所填字的规律是互为近义词。
故答案为:
号 令 言 语 精 神
互为近义词
13.【解答】《汉字的演变》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语言文字的悠久历史。
(1)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
(3)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4)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5)调查报告由标题、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故答案为:
(1)三四千年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2)安阳 龙骨;
(3)清朝;
(4)甲骨文 甲骨学;
(5)标题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4.【解答】(1)把修饰语“一个天真可爱的”“精彩的”去掉即可。
(2)把冒号引号去掉加上逗号,“我”改为“她”,“你”改为“爸爸”。
(3)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
(4)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故用关联词“不仅……也是……”连接,把第二句的“李”姓去掉。
(5)把“不是不”去掉。
(6)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放在句首后面加上“被”即可。
故答案为:
(1)小男孩表演武术。
(2)妈妈对爸爸说,她听不懂爸爸在说什么。
(3)虽然 但是;
(4)“李”姓不仅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5)这些汉字他会写。
(6)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人们叫作甲骨文。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了根据意思写词语的能力。“心潮难已”的意思是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
(2)考查了对汉字与古典诗文的掌握情况。春节时我们会吟诵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节我们会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中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节我们会吟诵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送别朋友时我们会吟唱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兴时我们会吟唱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激情澎湃时我们会吟唱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掌握情况。①短文中总结了汉字的特点是: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故选ABC。②短文中作者认为,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故选C。
(4)考查了补充诗词的能力。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②“明月几时有?”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故答案为:
(1)心潮难已;
(2)春节 清明 中秋节 送别朋友 高兴时 激情澎湃时;
(3)①ABC;②C;
(4)①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把酒问青天;③西出阳关无故人。
16.【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词语含义的理解。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的叙述顺序是:③发现雷窝→④冒险排雷→②弹体爆炸→⑤舍身遮挡→①受到重伤。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依据文章内容,写出杜福强的心理活动即可。即他此时想:我不能让我的战友涉险,还是我来吧!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阅读句子可知,杜福强在危难之际,挡在了战友的身边,从这样的一个举动可知,杜福强具有英勇无畏,重情重义,舍生忘死的优秀品质。
故答案为:
(1)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③④②⑤①;
(3)我不能让我的战友涉险,还是我来吧!
(4)英勇无畏,重情重义,舍生忘死。
五.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学习汉字的故事
汉字,大家天天和它打交道。它也是我的好朋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与它发生了许多故事,它时时刻刻地陪伴在我身边。
从我懂事起,我就开始接触汉字了。刚开始的时候,妈妈教我认识了“一、二、三”这样简单的字,但随着时间地流逝,我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了,到幼儿园毕业,我认识了上千个汉字呢!并能流利地读出一篇篇短篇的童话故事。
写字可没有识字那么容易,刚开始妈妈教我一些简单的字,例如“大、小、人、天”等汉字,又为我买字帖练字,为我在批发市场买了一大堆白纸让我练字。记得有一次妈妈教我学写名字时,我记得老师说过写字要写得工工整整,还要写得美观。我就开始认真地学写名字,怎么才能写得美观呢?于是我把名字“林欣静”三个字平均分在田字格的四个角上,我居然把名字写成了“木、木、斤、欠、青、争”这几个字,我自豪地把本子交给妈妈看,本以为妈妈会表扬我,可是妈妈却捧腹大笑。我不解地问妈妈:“您怎么了,我写得不对吗?”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这样写是不行的,因为你这样写名字后同学们叫你‘木、木、斤、欠、青、争’,你觉得好听吗?”“不好听,我叫‘林欣静’,不叫‘木、木、斤、欠、青、争’。”我着急地说道。因为这个原因,我改掉了把汉字的部首与字分开写的坏习惯。
现在,我们学习的汉字越来越多了,难免会出现一些错别字或形近字分不清的情况。只要你清楚字形,清楚字意,就不会出现错别字了。因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位位可爱的小精灵,它们都有不同的风韵,都有独特的性格。像“乌”容易写成“鸟”,像“太”容易写成“大”,像“拆”容易写成“折”……生活中往往同学们会分不清一些错别字的读音,例如:“已”跟“己”读音分不清;“哀”和“衰”读音分不清……这些同音字、形近字写错、读错后,不仅会引来笑话,甚至还会引起难以想象的损失。比如:课文中的《一点值万金》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因为工作人员一点之差的失误使18万付之东流了。
当然,这些字只要你细心,清楚字形,清楚字音,清楚字意,就不会写错、读错了。这些文字给使用他的人带来了作诗的灵感,这些具有色彩、声音、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虽然我现在写不了诗,但我现在已经开始在写短篇小说,也开始调动这美妙文字描写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自己的作文也常常在班上被当作范文朗诵。
我爱汉字,因为汉字给我们带来了创作灵感,使我们更好地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我们天天与它打交道,但从不感到厌倦,它永远是我的知心朋友,时时刻刻地陪在我身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