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融化 暄嚷 赌注
B.邀请 辨论 凋零
C.想象 枯燥 弥蔓
D.鸭蹼 窥探 雾霭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翘(qiào) 龟裂(jū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
B.劫难(jié) 蟾蜍(chán) 褶皱(zhě) 风雪载途(zài)
C.缄默(jiǎn) 狩猎(shòu)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
D.赌注(dǔ) 砂砾(lì) 腐蚀(shí) 鸟臀目(diàn)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C.《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体裁属于科普散文。
D.说明文按被说明的对象分类,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时间的脚印》属于事理说明文。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②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
④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
⑤所以,我们呼吁:抵抗手机诱惑,走向健康生活。
⑥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
A.②①⑥④③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②③⑤④⑥① D.①④⑥②⑤③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八(1)班开展了以“建团百年”为主题的请你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共青团要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材料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红军队伍一路闯关夺隘、势如破竹;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一大批80后、90后年轻人挑大梁、担重任、勇攀科技高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数十万年轻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为民族复兴汇聚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5.朱伟同学搜集了以上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
6.在“建团百年”演讲活动中,林琳写了一篇演讲稿,以下是其中片段。请你根据文段画线部分的内容与格式,在空缺处补写内容,使稿件表述完整。
“同学们,青年需要奋斗。奋斗意味着什么?少年鲁迅离开家乡绍兴前往南京,渴望学习新知。因为他知道奋斗意味着追求理想;延安的红小鬼们当传令兵、侦查员,参加战斗,因为他们知道奋斗意味承担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奋斗不息,磨练自己。”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汗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阳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判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任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7.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8.说说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9.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用物候知识解释诗中的现象。
10.以第⑤段为例,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1.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长期记录看出,古今差异是影响英国物候现象来临的最大因素。
B.纬度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纬度的差别面不同。
C.沿海地区的春天来得比内陆要迟,是因为在同纬度的情况下,近海的地方冬天比内陆温和,春天比内陆寒冷。
D.高下差异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都是越往高处越迟。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加工食品差在哪里
①美国心脏病协会于2019年11月16日在费城召开年会,来自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CDC)的科学家在大会上宣读了一份报告,指出过多摄入深加工食品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有害。
②这份报告来自CDC主持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招募了13446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从2011年开始追踪他们的健康状况,重点记录了血压、血脂、血糖等和心血管系统有关的生理指标,同时要求他们汇报自己的饮食情况。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2016年,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饮食中的十路里有70%以上来自深加工食品,那么他的心血管系统健康指标要比只有40%卡路里来自深加工食品的人糟糕一倍以上。
③这里所说的深加工食品指的是精米精面、糖果饼干、方便面、香肠和碳酸饮料等“方便”食品。这类食品有两个显着特征:第一,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脂肪等食材提取物,基本上看不出原食材的模样;第二,其中往往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包括着色剂、乳化剂、保鲜剂和调味剂等。
④那么,深加工食品究竟差在哪里呢?大部分媒体和消费者习惯于把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那些印在食品外包装上叫不上名字的“化学物质”就是罪魁祸首。
⑤举例来说,一种名为偶氮二甲酰胺的常用食品添加剂就曾经扮演过加工食品“背锅侠”的角色。这种添加剂常被用于面食当中,以增加面食的柔韧性。不久前,一位美食界网红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爆料,称这种物质也被用于生产瑜伽垫。此事立刻在国外引起轩然大波,民众纷纷指责食品生产商昧良心,居然让大家吃橡胶。
⑥但是,此前已有很多实验证明偶氮二甲酰胺如果仅作为添加剂使用的话是安全的,那点儿剂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事实上,红酒当中就含有很高浓度的偶氮二甲酰胺,一杯红酒中的含量就和一条面包中的含量差不多。
⑦与此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案例充分说明添加剂并不是加工食品之所以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
⑧目前在CDC任职的流行病专家认为,深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糖、盐和饱和脂肪,过量食用这些物质肯定是有害健康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成分取代了营养更加丰富的健康食品,比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后者早就被证明能够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⑨换句话说,深加工食品最大的害处不是其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而是其中不含的那些宝贵的营养成分,这才是加工食品最差的地方。为了盈利,食品制造商一定会想尽办法让消费者多吃,这就意味着人们会摄入超出人体所需的糖、盐和饱和脂肪等成分。长期的进化使得人类对这些成分毫无抵抗力,于是现代人就没有足够的胃口去摄取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了。
12.本文主要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13.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文章第⑦段中的加点词语“主要”能否删掉?为什么?
15.读了本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加工食品。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②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又值④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假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魏文帝:指曹丕。③敕:皇帝的命令。④值:正赶上。
1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的节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B.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C.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D.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17.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的意思是:又恰逢他们的父亲白天睡觉,于是就一起偷喝药酒。从这里可以看出俩兄弟幼时的调皮。
B.钟氏两个儿子少负盛名,所以引得魏文帝的好奇,下旨前来一探究竟。
C.同样是紧张,两人的答案却不相同。钟毓出汗,而钟会不汗都体现了他们对皇上的尊敬。
D.读了文章,我们会发现钟毓、钟会两兄弟都很聪明,但性格截然不同。钟毓机智聪明,能言善辩;钟会老实厚道。
四、诗歌鉴赏
19.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发潭州①
[唐]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释】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洛阳无望,只得以舟为家。《发潭州》是诗人在春天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②贾傅:指贾谊,因才高而为朝臣所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褚公:褚遂良,唐代著名书法家,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死于贬所。
(1)在颔联中,诗人赋予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有力地渲染了一种__________的气氛。
(2)诗歌最后两联提到两位才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作文
20.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关怀……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年后……生活中,到处洋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以“那一抹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卷面干净、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示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继承先辈的意志,奋勇争先,用奋斗实现人生理想,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实现民族复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6.示例一:保尔一次次战胜伤病,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坚持写作,因为他知道奋斗意味着坚强不屈。
示例二:孙少平到县城读高中,做揽工、矿工,因为他知道奋斗意味着不怕吃苦(能够仿照句式,内容恰当,表达流畅即可。)
7.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8.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经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9.高下因素,海拔升高气温下降。 10.“平均”一词表示范围,表明文中所述的提早日期是十年的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一年。“七种”“十年”“九天”所指明晰,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显著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1.C
12.本文主要写了深加工食品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有害,深加工食品的种类和特征,深加工食品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 13.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过多摄入深加工食品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害处。 14.不能删掉。“主要”起限制作用,说明添加剂虽不是加工食品之所以有害健康的最重要的原因,但也并非完全无害,去掉后和事实不相符。“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5.【示例】我以前喜欢吃糖果饼干、方便面、香肠和饮用碳酸饮料等“方便”食品,现在知道过多食用这些深加工食品是有害的。今后我会少吃这类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健康食品,保持身体营养平衡。
16.A 17.(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18.D
19.(1) 岸花 樯燕 悲凉冷清(迷离凄清)
(2)诗歌最后两联提到两位才子,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
20.例文:
那一抹芬芳
轻悠悠的金色晨曦从天边散进郊外的小屋,一座白色的双层西洋小楼在房屋稀疏的田野间静静地屹立,清冷的秋风微微,荡起屋内的芬芳。
客厅米黄色的窗帘,浅灰色的欧式沙发,一张正好可以容下一家人吃饭的木质餐桌旁摆着几只圆垫软凳。一束幽紫色的雏菊简单的插在花瓶里,浅黄色的花芯连着一圈紫色的花瓣,恰然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一阵零碎的脚步声后,一只白嫩嫩的小手轻轻的覆在了雏菊上,一个人稚嫩的声音响起“妈妈,雏菊真漂亮。”小姑娘五六岁光景,扎着一个马尾辫,圆乎乎的脸上嵌着一双大大的剪水眸,明亮中适着真 挚。此时站在门旁边的是个年轻的妈妈,精干的短发衬出一张瓜子脸,一双和小女孩相似的明眸如秋水一样动人,樱花的唇瓣此时微微上扬,话语中带着关怀“如果喜欢,你以后天天都会看到它。”小姑娘笑了,笑的很甜,仿佛所有的忧愁都不存在一样,留下的,只是无尽的快乐。
谁也没有注意到年轻母亲转身时紧握的手与额头冒出的细汗,她眼中布满了忧伤。实际上,小姑娘,也就是她的女儿,病了,甚至这个病会影响女孩的后半生。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想年幼女儿受病魔的折磨,因此,小姑娘第二天一早,便和母亲去了医院。家离医院的路并不远,都在远离城市纷扰的郊区,女孩和妈妈步行走去,凉凉的秋风不经让人打了个寒颤,但母亲的手却给小姑娘带来无尽的温暖,小姑娘另一只手里拿着她最喜欢的紫色雏菊。
接下来的日子,空中的暖阳总时不时照进明亮的病房里,映着小姑娘发白的脸。旁边的母亲此时也憔悴了不少,布着几道血丝的眼眸,细长的眼角纹,一看就知是操劳所致,最近在医院的日子里,小女孩每日见着痛苦呻吟的病人,挂着点滴,内心一下子沉寂了,变得忧忧寡欢。一旁的母亲很是担心,她眼睛有些泛红,带着哽咽的声音说“女儿你不是喜欢雏菊嘛,那么你知道它的花语吗?”小姑娘的思绪一下子回了过来,她转过头,静静的看着母亲,“你要像雏菊一样,乐观,勇敢,有一颗充满美好的心。”病房中,氤氲着芬芳,床边柜子上一束浅紫色的美丽雏菊正带着露水,向着秋日的阳光微笑,只是那样静静的,充斥着一份安宁和美好。
次日晨光微熹,女孩看着手术室外母亲的身影,闭上了眸子,她只记得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看见了一片花海,五颜六色的绽放着,清风徐徐飘来,吹动了花精灵的裙摆。她还看见了花海中站着母亲。虽然很遥远,但女孩看见了母亲脸上好看的微笑,还有母亲身旁荡漾幽香的紫雏菊。摇摆的阳光泛起七色光芒,倾洒在女孩梦中的花谷里,不变的,是那抹带着勇气和温暖的芬芳,缭绕在心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