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电子备课《面积的计算》 序号(42)
教学课题 面积的计算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1时 备课日期5月7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说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发展观察、分析和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感受面积计算公式的科学性,体会成功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正确推导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合作交流来学习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1、出示两组长方形(等宽不等长、等长不等宽)这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谁的面积比较大? 2、刚才我们观察了两组长方形,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二、探索方法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1、教学例4。(1)请同学们拿出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摆一摆,看看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长方形。(2)课件展示3种不同的摆法。观察摆出的长方形,看看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并数一数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填写下表。 (3)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填写的表格。 指名交流: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有什么关系? 猜测:它们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何关系?师:是否所有的长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2、教学例5。 (1)出示例5左图,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提问: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的面积是多少?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2)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践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 3、试一试。 右边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长方形已经告诉了我们长和宽,你们能不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三、知识迁移,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多媒体出示图形)。 2、多媒体演示(如图):将长方形的宽分别增加1厘米、2厘米,使之变成长、宽分别为4厘米、5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3、请同学们观察长为5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①这是个什么图形?②它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③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否推导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拓展练习,深化提高。1、做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先根据公式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后校对,并说说各是怎样想的?2、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计算在课本上校对讲评。五、全课总结提问: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回顾学习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或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学生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都有关系。学生小组合作、摆出长方形,完成表格。学生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长方形的面积。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十相等的。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在书上各自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做比较。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核对交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再交流。学生畅谈学习体会。 通过观察两组长方形,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为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作孕伏铺垫。事先规定了用12个小正方形,防止学生出现过多不同的长方形,最后再探索和统计的时候会顾此薄彼,会影响统一的观察、比较。通过刚才对三个长方形的长宽及其面积大小的观察,学生实际能马上猜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唯一缺乏的是一定的验证基础,所以不要再手把手去指导学生寻找面积计算方法了,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说服力。
板书设计: 面积的计算
授后小记: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了观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中发展自我。授课日期 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