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23: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太空授课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毛细效应实验 B.航天员的呼吸 C.会掉头的扳手 D.用超长吸管喝水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作清洁能源 B.木炭燃烧用于取暖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3.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
A.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下部
B.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C.夹住试管后,拇指要放在短柄上
D.夹住试管后,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
4.天平调节平衡后,将药品放入左盘,砝码放入右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下图所示时天平达到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52.2g B.52.4g C.47.6g D.47.8g
5.取6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锥形瓶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石棉网 ⑧胶头滴管 ⑨量筒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⑨ C.②④⑥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⑨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B.洒在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可用湿抹布扑盖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一定要先预热
7.俯视读数量取8mL的水,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A.大于8mL B.小于8mL C.等于8mL D.无法确定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水分子发生改变
B.氧气在-218℃时变为淡蓝色固体——分子停止运动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
9.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冰”是一种混合物 B.“气凝胶冰”与冰的化学性质相同
C.“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D.结成“气凝胶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10.嫦娥五号探测器探测到月球矿物中含有丰富的氦﹣3,氦﹣3是控核聚变的重要原料。如图是氦﹣3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2个中子 B.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
C.核电荷数为1 D.相对原子质量为4
11.钙离子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钙离子(Ca2+)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A. B. C. D.
12.在医学工作中,14C主要用作“14C呼气试验”,可以用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14C表示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 B.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
C.该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 D.该碳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3.“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铷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B.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离子符号为Rb-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68
D.图中?是37,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14.疫情期间常用额温计监测体温。某额温计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中含有钽酸锂(LiTaO3),其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钽元素(Ta)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锂、钽均属于金属元素 B.钽酸锂中钽元素的化合价为+4
C.钽酸锂由三种元素组成 D.钽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3
15.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He C.N2 D.O
16.我国在临床试验中研究出磷酸氯喹在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其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氯喹是一种纯净物
B.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 64 个原子
C.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D.磷酸氯喹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8:32:3
17.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NaCl B.氧化铝Al2O3 C.硝酸铜CuNO3 D.氧化镁MgO
18.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是akg,而1个氯原子的质量是bkg,则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19.某燃料化学式可表示为CxHy,已知该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2 B.C3H8 C.C4H10 D.CH4
20.在氯化物:①NaCl ②MgCl2 ③CaCl2 ④KCl,四种物质中,按氯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二、综合应用题
21.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
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 a=___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 11时,该粒子是____________(填符号)。
③若该图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a 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9 D.12
(3)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8,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三、填空题
22.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13。
①由图1可知,铕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②氧化铕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填“氧原子”或“氧元素”),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图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②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某同学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的关系图。写出图中物质X、Y的化学式___、___。
23.化学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和液氧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2)氧气可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_________。
(3)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_________的结果。
(4)氧气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________(用符号表示)。
(5)由图1推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6)由图2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四、科学探究题
24.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2)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发生改变 D.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3)图2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由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玻璃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可用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
(4)玻璃管b中的气体是______,打开活塞,在尖嘴处用火柴点燃,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由该实验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玻璃管a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中最好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D.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大约为2:1
五、流程题
25.今年国庆假期,明明从黄河带回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流程中加入的A物质是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烧杯、玻璃棒、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液面没有低于滤液边缘
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而留有气泡
C.滤纸破损
D.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2)操作②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
(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操作③能得到纯净的水,该操作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六、实验题
26.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会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七、计算题
27.请完成下表:
化学式 CaCO3 CO2 2NaOH H2O2 2HC1 H2SO4
化学式量(或式量和)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8.网购、高铁、共享单车、扫码支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1)共享单车的轮胎一般为实体轮胎,实体轮胎一般采用的是新型PU材料,具有缓冲好、免充气、不怕扎、可回收等优点。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合成新型PU材料的单体,其化学式为C9H6N2O2,该物质由_____种元素组成;在该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高铁酸钠(Na2FeCO4)是高铁车厢内常用的“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其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
(3)计算89g高铁酸钠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B
6.A
7.B
8.D
9.B
10.B
11.C
12.C
13.B
14.B
15.B
16.D
17.C
18.D
19.C
20.A
21.(1) AE##EA AF##FA BDE
(2) 10 Na+ AC##CA
(3) NO +6
22.(1) 63 Eu2O3
(2) 氧元素 分子
(3) 18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 Cu Cu2O
23.(1)氧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H、O
(5)分子结构不同
(6)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会发生变化(合理即可)
24.(1)D
(2)AD
(3) 电 化学 氧气 带火星的小木条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4) 氢气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AC
25.(1) 明矾 过滤 漏斗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AC
(2)吸附
(3)硬水
(4)物理
26.(1) 甲烧杯内溶液变红 与甲烧杯对照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 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继续
27. 100 44 80 34 73 98
28.(1) 四##4 3:2
(2)14:3
(3)解:高铁酸钠(Na2FeC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89g高铁酸钠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答:89g高铁酸钠中含氧元素32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