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测试卷(四)
——生物圈中的动物
选择题
1. 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
A. [蛛]丝[马]迹 B. [鸡][犬]不宁 C. [鹬][蚌]相争 D. [虎]头[蛇]尾
2. 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正确的是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蝗虫——气管 ⑥家兔——肺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④⑤⑥
3. 下列几种动物所属类群正确的是
A. 涡虫——扁形动物 B. 蚯蚓——线形动物C. 蛔虫——环节动物 D. 海葵——软体动物
4. 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 E可以表示体内受精
C. 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 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5.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丁是变温动物
B. 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 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 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6. 如图人体运动的有关结构模式图,说法错误的是()
A. 左图的1从4中脱落出来叫脱臼 B. 左图与灵活有关的是5和3内的滑液
C. 右图屈肘时6收缩,8舒张 D. 右图中的8 两端的肌腱都连接肱骨上
7. 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A. B.
C. D.
8. 校园足球比赛中,轩轩同学的一个射门为班级赢得了胜利。下列有关射门动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B. 射门动作仅有运动系统参与就可以完成
C. 射门动作需要关节囊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完成
D. 激烈碰撞可能会导致关节窝从关节头中滑出
9. 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迷宫”,而老鼠只经过了不足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走“迷宫”。这说明( )
A. 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强 B. 蚯蚓走的迷宫复杂
C. 老鼠走的迷宫简单 D.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10. 下图所示动物的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B.
C. D.
11. 苍耳是一种常见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常会沾上一些苍耳带刺的“小球”。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B. 有利于苍耳生长
C. 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D. 能够帮助苍耳传粉
12. 将一只狗、一只猫、一条蛇和一只家鸽先放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再放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其中体温变化较大的是( )
A. 蛇 B. 狗 C. 家鸽 D. 猫
13. 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四种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肺呼吸
B. 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C. 扬子鳄属于两栖动物
D. 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14. 篮球运动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之一,图为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肱二头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B. 肱二头肌的两端都附着在肱骨上
C. 图中肱三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D. 投篮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5. 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 生来就有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 能伴随动物一生
16. 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 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 D.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17. 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是先天性行为 是学习行为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B. C. D.
18.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和肌肉组成
B. 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D.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19.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个“推”字,用的惟妙惟肖。在曲臂、推门的连续过程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 该动作主要依靠肩关节 B. 肱二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C. 肱三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0. 运动过猛会使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造成脱臼,脱臼后出现红肿疼痛。如图是关节示意图,关节头和关节窝指的是图中的( )
A. 1和2 B. 1和3 C. 2和3 D. 1和4
二、填空题
21. 据图回答问题。
(1)①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它是靠湿润的_________呼吸,靠近环带的是它的______(填前端或后端)。依靠肌肉与_________配合完成运动。
(2)②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最大的动物类群,其胸部有三对足,______对翅,它用_________呼吸。
(3)③在水中生活,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______呼吸,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4)④皮肤裸露,在______中产卵受精,用______呼吸,用______辅助呼吸。
(5)根据体内有无________,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种,其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6)上图中还有我们学过的很多动物没有涉及到,比如河蚌产的珍珠是由它的________形成的。
22. 慢跑是一个当下十分流行的运动,它不仅仅经济环保,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身体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适当的减肥。“慢跑”等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图甲表示“慢跑”图片,图乙表示人体上肢骨骼肌结构图,图丙表示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人处于图甲所示的慢跑状态时,左上肢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_状态。
(2)人体的肱二头肌是通过图乙中结构[A ]____________固定在肱骨上。
(3)关节很灵活,这是因为①④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⑤]____________(填名称),能缓冲震动,减少摩擦,并且[ ]内的滑液也能减少摩擦(填序号)。
(4)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协调配合。
23. 请结合图中的有关动物回答问题:
(1)与脊椎动物相比,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___________,①-⑥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明显区别,如动物②用__________呼吸;③用_____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⑤是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生殖发育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
(4)①-⑥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
(5)⑥是蜜蜂,它能够帮助植物__________,来增加果实的产量,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_,能够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4. 如图是学生小张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3、5)、两条松紧带(2、4)和一颗螺丝〔1〕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回答:
(1)图中〔3、5〕相当于______,虚线箭头表示〔4〕的收缩状态,此时〔2〕应该处于______状态。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______(填名称)转动完成。
(2)如图2表示鸟类的两种不同行为,其中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图______;表示动物学习行为的是______图.
第1页,共1页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2023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测试卷(四)
——生物圈中的动物 23.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座位号: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客观题 24.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识图作答题
21.
22.2023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测试卷(四)
——生物圈中的动物
选择题
1. 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
A. [蛛]丝[马]迹 B. [鸡][犬]不宁 C. [鹬][蚌]相争 D. [虎]头[蛇]尾
2. 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正确的是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蝗虫——气管 ⑥家兔——肺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④⑤⑥
3. 下列几种动物所属类群正确的是
A. 涡虫——扁形动物 B. 蚯蚓——线形动物C. 蛔虫——环节动物 D. 海葵——软体动物
4. 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 E可以表示体内受精
C. 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 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5.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丁是变温动物
B. 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 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 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6. 如图人体运动的有关结构模式图,说法错误的是()
A. 左图的1从4中脱落出来叫脱臼 B. 左图与灵活有关的是5和3内的滑液
C. 右图屈肘时6收缩,8舒张 D. 右图中的8 两端的肌腱都连接肱骨上
7. 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A. B.
C. D.
8. 校园足球比赛中,轩轩同学的一个射门为班级赢得了胜利。下列有关射门动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B. 射门动作仅有运动系统参与就可以完成
C. 射门动作需要关节囊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完成
D. 激烈碰撞可能会导致关节窝从关节头中滑出
9. 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迷宫”,而老鼠只经过了不足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走“迷宫”。这说明( )
A. 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强 B. 蚯蚓走的迷宫复杂
C. 老鼠走的迷宫简单 D.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10. 下图所示动物的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B.
C. D.
11. 苍耳是一种常见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常会沾上一些苍耳带刺的“小球”。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B. 有利于苍耳生长
C. 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D. 能够帮助苍耳传粉
12. 将一只狗、一只猫、一条蛇和一只家鸽先放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再放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其中体温变化较大的是( )
A. 蛇 B. 狗 C. 家鸽 D. 猫
13. 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四种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肺呼吸
B. 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C. 扬子鳄属于两栖动物
D. 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14. 篮球运动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之一,图为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肱二头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B. 肱二头肌的两端都附着在肱骨上
C. 图中肱三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D. 投篮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5. 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 生来就有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 能伴随动物一生
16. 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 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 D.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17. 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是先天性行为 是学习行为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B. C. D.
18.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和肌肉组成
B. 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D.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19.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个“推”字,用的惟妙惟肖。在曲臂、推门的连续过程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 该动作主要依靠肩关节 B. 肱二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C. 肱三头肌先收缩,后舒张 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0. 运动过猛会使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造成脱臼,脱臼后出现红肿疼痛。如图是关节示意图,关节头和关节窝指的是图中的( )
A. 1和2 B. 1和3 C. 2和3 D. 1和4
二、填空题
21. 据图回答问题。
(1)①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它是靠湿润的_________呼吸,靠近环带的是它的______(填前端或后端)。依靠肌肉与_________配合完成运动。
(2)②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最大的动物类群,其胸部有三对足,______对翅,它用_________呼吸。
(3)③在水中生活,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______呼吸,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4)④皮肤裸露,在______中产卵受精,用______呼吸,用______辅助呼吸。
(5)根据体内有无________,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种,其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6)上图中还有我们学过的很多动物没有涉及到,比如河蚌产的珍珠是由它的________形成的。
22. 慢跑是一个当下十分流行的运动,它不仅仅经济环保,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身体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适当的减肥。“慢跑”等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图甲表示“慢跑”图片,图乙表示人体上肢骨骼肌结构图,图丙表示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人处于图甲所示的慢跑状态时,左上肢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_状态。
(2)人体的肱二头肌是通过图乙中结构[A ]____________固定在肱骨上。
(3)关节很灵活,这是因为①④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⑤]____________(填名称),能缓冲震动,减少摩擦,并且[ ]内的滑液也能减少摩擦(填序号)。
(4)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协调配合。
23. 请结合图中的有关动物回答问题:
(1)与脊椎动物相比,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___________,①-⑥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明显区别,如动物②用__________呼吸;③用_____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⑤是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生殖发育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
(4)①-⑥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
(5)⑥是蜜蜂,它能够帮助植物__________,来增加果实的产量,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_,能够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4. 如图是学生小张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3、5)、两条松紧带(2、4)和一颗螺丝〔1〕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回答:
(1)图中〔3、5〕相当于______,虚线箭头表示〔4〕的收缩状态,此时〔2〕应该处于______状态。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______(填名称)转动完成。
(2)如图2表示鸟类的两种不同行为,其中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图______;表示动物学习行为的是______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恒温动物的特点,解题关键是熟记恒温动物的特点。
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羽毛),所以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解答】
A.蛛丝马迹中,马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而蜘蛛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A错误;
B.鸡犬不宁中,鸡是鸟类,犬是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B正确;
C.鹬蚌相争,鹬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蚌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C错误;
D.虎头蛇尾中,老虎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而蛇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节动物、鱼类、鸟类、两栖动物、节肢动物、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明确环节动物、鱼类、鸟类、两栖动物、节肢动物、哺乳动物的的呼吸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②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③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只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④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蝌蚪用鳃呼吸;⑤蝗虫属于昆虫,用气管进行气体交换,通过气门进出;⑥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无脊椎动物的分类,解题关键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外,最重要是掌握不同类群典型代表动物。
【解答】
A.扁形动物的特点是背腹扁平,身体呈左右对称,如涡虫,故A正确。
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节组成,故B错误。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筒形,故C错误。
D.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不是软体动物,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分类,难度不大,理解常见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依据是解题关键。
【解答】
青蛙和鲫鱼属于变温动物,因此P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青蛙体外受精、奶牛体内受精;奶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鲫鱼卵生;青蛙、鲫鱼、奶牛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理解鱼类、昆虫、鸟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A.甲鱼、丁爬行动物龟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A正确;
B.乙蝗虫属于昆虫,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正确;
C.丙鸽属于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能够贮存气体协助呼吸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将甲鱼、丙鸽、丁龟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乙蝗虫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关节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脱臼,躯体运动的形成及骨和骨骼肌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关节的结构,脱臼,躯体运动的形成及骨和骨骼肌的关系。
【解答】
A.1关节头从4关节窝脱落出来叫脱臼,故A正确;
B.2关节囊产生的滑液进入3关节腔内;5是关节面上的关节软骨,比较光滑,能减少运动时关节头与关节窝的摩擦,它们都能使关节灵活,故B正确;
C.屈肘时6肱二头肌收缩,8肱三头肌舒张,故C正确;
D.8肱三头肌两端的肌腱应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收缩和舒张时,牵引所附着的骨完成运动,故D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明确动物运动的产生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绕过一个关节,当骨骼肌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转动,产生动作。综上,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的运动系统相关知识,熟知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的完成以及脱臼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正确;
B、射门动作要有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协调配合完成的,B错误;
C、射门动作需要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完成,C错误;
D、激烈碰撞可能会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蚯蚓是无脊椎动物,比老鼠低等,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迷宫”,而老鼠则只经过了不足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走“迷宫”,这表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就越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10.【答案】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A.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不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CD.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搬箱子取香蕉,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都属于学习行为,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动物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常会沾上一些苍耳带刺的“小球”,这有利于动物在活动中将苍耳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苍耳的分布范围。
12.【答案】A
【解析】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体温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蛇属于爬行动物, 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3.【答案】D
【解析】略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与人体运动相关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的产生等相关知识。
【解答】
A.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所以肱二头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A正确;
B.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错误;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中所示投篮动作中,是由屈肘到伸肘的过程,所以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舒张后收缩,C错误;
D.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和其它系统的协调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所以投篮动作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D错误。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动物的行为,掌握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异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因此,生来就有不是二者的相同点,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A错误;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不学而会的本能,因此,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B错误;
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利于生存与繁殖,C正确;
D.先天性行为能伴随动物一生,学习行为不能伴随动物一生,因此,能伴随动物一生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D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解答】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属于信息交流。
B.遇到敌害,乌贼迅速喷出墨汁不属于信息交流,属于防御行为。
C.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这是通过动作进行信息交流。
D.母鸡发现危险时发出叫声,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从行为的目来看,这是一种繁殖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运动的知识,涉及关节的结构及功能、动作的产生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A错误;
B.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B正确;
C.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C正确;
D.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推门时从屈肘变为伸肘状态,肱二头肌先收缩,后舒张,B正确。
故选:B。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明确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即能正确答题。
2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关节的结构与脱臼。掌握关节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图中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
若进行体育运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1关节头从4关节窝滑脱出来,叫脱臼。
21.【答案】(1)体壁;前端;刚毛
(2)两;气管
(3)鳃;鳍
(4)水;肺;皮肤
(5)脊柱;①②;⑤
(6)外套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各类群动物的特征。
图中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②蝗虫属于节肢动物,③属于鱼类,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⑤家鸽属于鸟类。
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①是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利用环带可区分其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
(2)②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其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用气管呼吸。
(3)③鱼类在水中生活,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身体呈梭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4)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的幼体是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生活。
(5)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种,图中①蚯蚓、②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③鱼、④青蛙、⑤家鸽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以属于脊椎动物。⑤家鸽体表被有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为恒温动物。
(6)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河蚌体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被沙粒等异物形成的。
22.【答案】(1)收缩
(2)肌腹
(3)关节软骨;③
(4)神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运动产生、运动系统组成、关节、能量来源等知识。明确运动的产生及关节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如图: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A肌腱、B肌腹。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1)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左上肢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2)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丙图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B是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A肌腱,体的肱二头肌是通过图乙中结构[A ]肌腱固定在肱骨上。
(3)关节很灵活,在运动中起着支点作用,如图乙所示关节结构示意图。由于[2、5]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5关节软骨,3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4)运动并不是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通过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呼吸系统获得氧气,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
(1)收缩
(2)肌腹
(3)关节软骨;③
(4)神经
23.【答案】(1)脊柱;①⑥
(2)鳃;肺
(3)胎生哺乳
(4)④⑤
(5)传份;外骨骼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恒温动物的概念、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昆虫的主要特征。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的分类、恒温动物的概念、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昆虫的主要特征。
【解答】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①蜗牛、⑥蜜蜂身体背部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不同。②属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③青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④家鸽属于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即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⑥蜜蜂属于昆虫,用气管呼吸。
(3)哺乳动物纲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因此⑤是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生殖发育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4)由于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羽毛),为恒温动物;其它动物为变温动物。所以①~⑥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④家鸽、⑤家兔。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更加适应陆地环境。
(5)⑥是蜜蜂,它能够帮助植物传份,来增加果实的产量,它的体表有外骨骼,能够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
(1)脊柱;①⑥
(2)鳃;肺;肺;气管
(3)胎生哺乳
(4)④⑤
(5)传份;外骨骼
24.【答案】(1)骨;舒张;关节
(2)B;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运动的产生、动物的行为。明确运动的产生过程及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1)图1中,1是关节,(2、4)相当于骨骼肌,〔3、5〕相当于骨。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据图可知:图中〔3、5〕相当于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所以虚线箭头表示【4】的收缩状态,此时【2】应该处于舒张状态。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转动完成。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图A大山雀偷喝牛奶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图B是小鸟喂鱼是小鸟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1)骨;舒张;关节
(2)B;A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