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课前导入——七子之歌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一“世家望族,书香门第”。1919年在清华读书时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学习美术,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8年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人物简介——闻一多
今天我们走进《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了解闻一多这一位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被誉为“农民诗人”。
梳头 抱歉 秩序( ) 深宵( )
伴侣( ) 小楷 硕果( ) 卓越( )
迭起( ) 澎湃( ) 大无畏 锲而不舍( )
目不窥园( ) 沥尽心血( ) 心不在焉( )
慷慨淋漓( ) 气冲斗牛( )
zhì
lǚ
xiāo
shuò
zhuó
dié
pénɡ pài
qiè
kuī
lì
yān
kānɡ kǎi
dǒu
字词理解
阅读、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7)
第二部分(8-18)
第三部分(19-20)
闻一多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的方面。(总-分-总)
闻一多作为一名大勇的革命烈士的方面。(总-分-总)
总结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做”事迹,赞扬其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总
分
分
如何划分部分、结构?过渡段有什么作用?
阅读7、8自然段,说说它们在全文当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有怎样的好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在全文当中,它起到了过渡的作用,是过渡段。好处在于其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既总结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的作为,又引出下文闻一多作为一名大勇的革命烈士的方面的贡献,引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我们接着来看第1、2自然段,试着说说他们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做有什么作用?体现了什么?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手法:引用、对比
作用:起笔点题,引出下文。
运用了引用、对比的手法。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起笔点题,形成对比;写他对“说”和“做”的态度、原则,引起下文写闻一多先生做学问的事迹和精神的概括。
品读第3自然段,品析下列句子的用法和好处。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执着、务实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些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品读第3自然段,品析下列句子的用法和好处。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寻找使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一句中“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要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效果,“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望即是指通过观察病人表面的症状来推测病因,这里喻指闻一多先生通过观察中国的文化现状来推测中国存在的弊病。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品读下列句子,体会句子运用细节描写的好处。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贬词褒用
这些细节,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因一心钻研古籍而无暇顾及自生活的情形,表现了他专注的状态和刻苦的精神。
本指“贪图”,在这里贬词褒用,形象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
如何理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灯光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在人物描写中,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最重要的方法。
作者运用了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试找出几处并分析其好处。
常见的考查形式: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
(2)文中第×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答题技法:
明确所属类型。
分析表达作用。
答题模式: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现了……(精神/品质/心理/环境/氛围等),表现了作者/人物……(情感)。
段落 具体语句 好处
第3段
第4段
第15段
第18段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
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大骂”“指着”等动词,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闻一多先生的话,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形象地描绘了闻一多从容的姿态,突出了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前面,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前后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指他“作为学者”,勤奋踏实工作,不自夸;后者指他“作为革命家”在宣传革命道理时,不仅要说,而且还要大声说。不管是作为学者的“说和做”,还是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都是闻一多救国、爱国的具体表现。
文章结尾以评价收束全篇,有什么妙处?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这两句话对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 进行了高度提炼,体现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是一个饱含情感、响亮有力的议论式收尾。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卓越的学者
大勇的革命家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