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易错题综合自检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王老师给40名学生买奖品,每件奖品的价格在12元到19元之间,总价钱可能是( )元。
A.400 B.600 C.900 D.1000
2.关于乘法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B.与结果相同
C.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D.5积的末尾至少有1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9★×△3=□162,积的千位上的数是( )。
A.1 B.2 C.3 D.4
4.学校食堂买了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每4个苹果约重1千克。每箱有多少个苹果?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15×2×22 B.15×2×4 C.15×2 D.15×2×22×1
5.下面算式( )的积比1000大得多,比2000少一些。
A. B. C. D.
6.妈妈在灵燕药店买了12盒儿童口罩,每盒27元。妈妈说:“我买这些口罩要付351元”。李强认为妈妈算的钱数不对,并且说了道理。下面不能说明妈妈付错钱的理由是( )。
A.27×12的积的个位是4而不是1。
B.27×10=270,27×2=54,270+54=324,324比351小。
C.27×10=270,27×12的积比270大。
D.10盒270元,351元减去270元等于81元,81元可以再买3盒,351元能买13盒。
7.50×80的积末尾有( )个0。
A.4 B.3 C.2 D.1
8.在计算时,小方是这样想的:,,,下面可以表示他的思考过程的图是( )。
A.B.
C.D.
二、填空题
9.一件羽绒服549元,刘老师带25张20元能买到吗?( )。(填“能”或“不能”)
10.69×48的积大约是( ),2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11.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小刚是这样计算的:
12.如下图,一盒有12支铅笔,11盒共有( )支铅笔。
1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
14.冬奥会的“一墩难求”传递出如今中国无以伦比的文化自信。冰墩墩运动造型陶瓷纪念章每枚40元,全系列共15枚,明明买了2套需要支付( )。
三、判断题
15.49×28的计算结果一定比1500小。( )
16.在计算两位数乘法时,一个乘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
17.李阿姨平均每小时做12个布绒玩具,34小时共做多少个?乘法竖式12×34=408中的“36”表示“30小时做360个布绒玩具”。( )
18.验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交换乘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 )
19.去掉15×(36÷6)中的括号不改变计算结果。( )
四、计算题
20.比一比,算一算。
18×5= 24×4= 28×2= 12×3=
180×5= 240×4= 280×2= 120×3=
21.列竖式计算,带*的需要验算。
76×38= *650÷7=
23×33= *415÷5=
22.脱式计算。
910-17×35 16×(57÷3)
48÷6+375 5×13×46
五、解答题
23.李文用电脑打一份稿件,平均每分钟打48个字。一份稿件有1000个字,他20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
24.学校“阳光大课间”展示时,将学生排成了一个有52排,每排35人的方阵,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25.水果店运进梨18箱,运进的苹果箱数是梨的39倍,一共运进多少箱水果?
26.兰兰家今年前3个月的电话费是273元,照这样计算,他家一年的电话费是多少元?
27.李明每分钟走50米,下图是他一天中午从学校走到家的时间,李明家距离学校有多远?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每件奖品的价钱乘需要买奖品的数量即可,因此分别用12和19乘40即可选择,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12×40=480(元);19×40=760(元)
A.400元<480元,因此不满足;
B.480元<600元<760元,因此满足;
C.900元>760元,因此不满足;
D.1000元>760元,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D
【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法则,然后举例说明即可解答。
【详解】A.例如10×10=100,积是三位数;
B.39×19=741,36×10+9=369,741>369;
C.例如1×1=1,1+1=2,1<2;
D.5个位上4×5=20,有1个零,所以5积的末尾至少有1个0。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举出反例比较容易解答。
3.B
【分析】3×4=12,即★=4,因此分别计算出94×13、94×23、94×33、94×43的积,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94×13=1222;
94×23=2162;
94×33=3102;
94×43=4042,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9★×△3=□162,积的千位上的数是2。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每层有苹果的个数×每箱的层数=每箱苹果的个数,依此列式并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每箱苹果的个数可列式为:15×2。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题意列算式,应先找到题目中对应的关系再进行选择。
5.D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中的算式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A.=810,810<1000;
B.=2294,2294>2000;
C.=1092,1000<1092<2000;
D.=1978,1000<1092<1978<2000。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买儿童口罩的盒数×每盒的价钱=需要付的钱,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27×2=54,即27×12的积的个位是4而不是1,即此理由正确;
B.27×10=270,27×2=54,270+54=324,324比351小,即此理由正确;
C.27×10=270,27×12的积比270大,而351元>270元,即此理由错误;
D.10盒270元,351元减去270元等于81元,81元可以再买3盒,351元能买13盒,13盒>12盒,即此理由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熟练掌握经济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B
【分析】根据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在计算50×80时,可先计算5×8,5×8的结果是40,然后再在40后边加上原来50和80后边的0,积为4000,即50×40的积的末尾有3个零。
【详解】50×80=4000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计算。
8.B
【分析】计算,表示16个小正方形排一排,10排这样的小正方形就是160个,再计算,表示16个小正方形排一排,2排就是32个,即,据此解答。
【详解】在计算时,小方是这样想的:,,,下面可以表示他的思考过程的图是()。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不能
【分析】先计算出25张20元的总钱数,用乘法计算,然后与549元比较即可。
【详解】20×25=500(元)
500元<549元,不能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3500 3
【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即可;
根据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在计算25×40时,可先计算25×4,25×4的结果是100,然后再在100后边加上原来40后边的0,积为1000,即25×40的积的末尾有3个零。
【详解】69×48≈70×50=3500;
25×40=1000,积的末尾有3个0。
【点睛】在乘法计算过程中,个位上是5与偶数相乘时积的末尾会有0出现。
11.7;336;
30;1440;
37;1776;
【分析】平均每班有多少人,则平均每班一顿午餐就需要多少盒酸奶,因此用平均每班需要酸奶的盒数乘这个小学班级的总数即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填空。
【详解】48×7=336(盒);48×30=1440(盒);336+1440=1776(盒);即填空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13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盒有铅笔的支数×铅笔的盒数=铅笔的总支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12×11=132(支)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9900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则要求两个数的积,列式为99×100。
【详解】99×100=9900
则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9900。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4.1200元
【分析】用全系列的枚数乘每枚的价钱,求出一套的价钱,再乘购买的套数,即可求出明明买了2套需要支付的钱数。
【详解】40×15×2
=600×2
=1200(元)
明明买了2套需要支付12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5.√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49×28的积,然后与1500进行比较即可,据此解决。
【详解】49×28=1372,1372<1500,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题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16.√
【分析】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再添上几个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在计算两位数乘法时,一个乘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乘数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运用。
17.√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2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竖式中的“36”表示36个十,即360,是12与30的乘积。据此解答。
【详解】竖式中的48是12与4的乘积,表示的是4小时做48个布绒玩具;竖式中的“36”表示36个十,即360,表示30小时做360个布绒玩具。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关键是理解算理。
18.√
【分析】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来验算乘法,也可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来验算乘法;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例如:25×36=900
验算:
所以验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交换乘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和乘法的验算方法。
19.√
【分析】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如果去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除法,两个式子的结果都是90。
【详解】
去掉的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括号前面是乘法,去掉括号不改变计算结果。如果括号前面是除法,去掉括号会改变运算结果。
20.90;96;56;36;
900;960;560;360;
【详解】略
21.2888;92……6;
759;8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用下面因数个位的数去乘上面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下面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从百位数开始除,如果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前两位数除,当除不尽有余数的时候,把余数和被除数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除以除数,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或者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76×38=2888 *650÷7=92……6
验算:
23×33=759 *415÷5=83
验算:
22.315;304;
383;2990
【分析】910-17×35此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16×(57÷3)此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48÷6+375此题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5×13×46此题应依次计算。
【详解】910-17×35
=910-595
=315
16×(57÷3)
=16×19
=304
48÷6+375
=8+375
=383
5×13×46
=65×46
=2990
23.不能
【分析】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再把工作总量和1000个字进行比较。
【详解】48×20=960(个字)
960<1000
答:他20分钟不能打完这份稿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实际应用。
24.1820人
【分析】学生排成的排数×每排的人数=总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52×35=1820(人)
答:这个方阵一共有1820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720箱
【分析】用梨的箱数乘39,求出苹果的箱数。再将梨的箱数加上苹果的箱数解答。
【详解】18×39+18
=702+18
=720(箱)
答:一共运进720箱水果。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6.1092元
【分析】用前3个月的电话费除以3,求出平均每个月的电话费。一年共12个月,用平均每个月的电话费乘12,求出一年的电话费。
【详解】273÷3×12
=91×12
=1092(元)
答:他家一年的电话费是1092元。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27.750米
【分析】观察钟面可知,李明从学校出发的时间是12:15、到家的时间是12:30,据此用到家的时间减去从学校出发的时间,求出李明路上所用的时间,用李明每分钟所走的米数乘所用的时间即可。
【详解】12:30-12:15=15(分钟)
50×15=750(米)
答:李明家距离学校有750米远。
【点睛】熟练掌握有关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求出李明路上所用的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