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5 15: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节气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 )
A.清明 B.小暑 C.秋分 D.小寒
2.根据图示信息,如果将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视作匀速移动,与小雪这天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节气是( )
A.谷雨 B.处暑 C.大寒 D.寒露
我国某中学生在郊区的空旷地(106°E)观测了某月两日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并绘制了太阳视运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月可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4.图示观测月,该地日出方向为( )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
5.图示观测月,该地(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日出日落太阳高度变大
C.正值天文四季中的夏季 D.自转的线速度逐渐增大
气象卫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可全天候、全天时精准探测大气状况,为气象部门提供服务。2021年2月,菏泽市出现了罕见的暖潮(冬季异常温暖的天气现象)。下表示意该年度2月18日至22日菏泽市的天气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天气 风向 风力
2月18日 10℃ 2℃ 多云 东北风 3 4级
2月19日 22℃ 6℃ 晴 西南风 3 4级
2月20日 24℃ 11℃ 晴 西南风 3 4级
2月21日 27℃ 8℃ 晴 西南风 3 4级
2月22日 12℃ 3℃ 多云 阴 东北风 3 4级
6.菏泽市本次暖潮开始于( )
A.18日 B.19日 C.21日 D.22日
7.暖潮期间夜间,菏泽市( )
A.太阳辐射较强 B.地面辐射较弱 C.大气散射较强 D.大气逆辐射较弱
2022年11月3日,印度新德里的空气质量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空气污染指数 达426)。印度保护儿童权利委员会建议24小时内关闭新德里的学校,直到空气质量改善。下图示意印度新德里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新德里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9.导致新德里11月份污染较重的污染源可能是 ( )
A.居民取暖 B.建筑垃圾 C.燃烧秸秆 D.汽车尾气
地理实践课中江西某中学学生随地理老师调研一家乡的山地。该山地地层组成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通过借助仪器和岩石中的化石,画出如下图所示山地剖面图,图中岩层数码越大,岩层越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乙处地貌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断层谷
11.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甲处不适宜打井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张力作用,易产生裂隙且不储水 B.受挤压力作用,岩石易破碎
C.两侧山地陡峭,工程难度大 D.不容易储水,岩层漏水严重
流淌在地势平缓地区的河流,会缓缓地、弯弯曲曲地向前流动,河道的弯曲处称为河曲。图示意我国南方平原某河流弯曲的河道。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由图判断,该河流( )
A.流水下蚀作用最强 B.河道弯曲度增大
C.逐渐形成河流阶地 D.形成了“地上河”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修建河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在浙江省温州市区东南部的大罗山上,有一处著名的“龙脊”景观,其形状犹如巨龙的龙脊骨。“龙脊”由23块形状相似的岩石组成,岩石坚硬致密,其形成距今1.2亿年左右,每段岩石之间的接连处都积有厚厚的一层灰。图左示意部分“龙脊”景观,图右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龙脊”岩石属于图右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形成“龙脊”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图右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⑤
16.“龙脊”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C.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沉积
图为我国外流区某湖泊(该湖泊为河流河段的一部分)在流域内一次降水过程中出、入湖径流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此次降水过程,湖水水位最高的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如果流域环境不变,随着湖泊不断淤积,遇到同样降水过程,该湖( )
A.丙时段水位较低 B.入湖径流曲线不变 C.湖泊蓄水量不变 D.出湖水量不变
下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由图可知( )
A.c是北半球暖流 B.b是南半球暖流 C.a是北半球寒流 D.d是南半球寒流
20.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②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
③轮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④大型油轮在d海域漏油,污染物会向南扩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是一架红色飞机,它飞到草原给斑马送快递。下图为斑马所在的大草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在该大草原上可以看到当地( )
A.四季分明的景观变化 B.全年高温多雨的天气
C.散生着乔木和灌木 D.低矮葱翠的草丛
22.该大草原可能位于( )
A.东非高原 B.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
C.新疆阿克苏地区 D.非洲北部
2022年12月12日,一股强冷空气横扫内蒙古、山西、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沙尘、降雪和大幅度降温天气。下图是此次降温过程中我国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引起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24.图示时刻,甲、乙、丙、丁四地( )
A.甲地晴朗无风 B.乙地狂风沙尘
C.丙地阴云密布 D.丁地大雪纷飞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利用洋流运动规律航行,与非洲和南美洲之间进行不平等贸易,被称作北大西洋“黑三贸易”,此贸易持续了400多年。依据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上图中殖民者从西班牙出发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26.从西班牙到西部非洲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海浩”是指冷空气遇到相对温暖的海面而发生水汽凝结的现象,通常需要凝结核和海气温差两个条件。“海浩”其实就是一种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海域出现的雾与“海浩”现象发生的原理相似的是( )
A.澳大利亚西海岸 B.秘鲁西海岸
C.北海道渔场附近 D.美国东海岸
28.“海浩”现象出现有利于( )
A.海气水分交换 B.海陆间水循环
C.增大海气温差 D.增强太阳辐射
图为我国外流区某湖泊(该湖泊为河流河段的一部分)在流域内一次降水过程中出、入湖径流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此次降水过程,湖水水位最低的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0.如果湖泊水量最少,遇到同样降水过程,该湖( )
A.丙时段水位较低 B.入湖径流曲线不变 C.湖泊蓄水量不变 D.出湖水量不变
三、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乙地湖泊的形成原因。
(2)说出甲地的构造地貌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乙丙中的哪处?说明选择的理由。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两侧的信风(或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示意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
(1)指出图中几内亚季风盛行的季节,并分析该季风的成因。
(2)简述非洲热带辐合带多雨的原因。
(3)甲地全年日照均衡,年平均气温25℃左右。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该湖面积694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湖泊。该湖区是非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该处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河上兴建的欧文瀑布水坝位于乌干达,距离最近的城市为金贾市。该水坝利用维多利亚湖作为水库,电力输往乌干达和肯尼亚西部。著名的尼罗河支流白尼罗河就发源于维多利亚湖,其上游形成尼罗河上游盆地。
(1)维多利亚湖作为白尼罗河河源,对白尼罗河的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
(2)分析维多利亚湖西侧形成东非著名多雨区的原因。
(3)评价欧文瀑布水坝建设的条件。
试卷第1页,共3页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A C B D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B D A C D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C D B A D A D D
笔答题(三大题,共计40分)
31题答案(14分)
(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积水成湖。(4分)
(2)向斜山(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紧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4分)
(3)乙处(1分)。乙处为背斜构造,岩层星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渗漏,不易储水。(4分)
32题答案(12分)
(1)北半球夏季(1分);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3分)
(2)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1分)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1分)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1分)。(4分,答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答满三点给4分)
(3)热带雨林气候(1分);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几内亚季风的影响(1分);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1分);沿岸几内亚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分)。
33题答案(14分)
(1)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水质好;平均水温高。(4分)
(2)湖泊水体面积大,湖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在东南信风吹拂下,湖区西岸多雨。(4分)
(3)有利条件:瀑布落差大,排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对电力需求量大。
不利条件: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位于热带,气温高,施工困难;易受野生动物袭击;需要移民等。(6分,有利4分;不利任意两个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