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阶段1978 (与《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共发)
光明的中国 1980 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 1982 一年更比一年好,定教今年胜去年 1984 勇于开创新局面 1988 迎接改革的第十年 1992 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 1998 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2000 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2005 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步伐 2007? 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广人民日报元旦社论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5周年知识结构 背景
历史性的跨越
标志 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十四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迎接中共十七大的召开抢抓机遇 乘势发展 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政治经济低谷1.背景:一.历史性的跨越 1992年1月18日至2月ZI日 ,时年88岁的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巡视,一个春天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材料说明改革遇到什么阻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材料一: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
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肯定是不正
]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
是资本主义。”
材料二:1985年邓小平同志又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
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
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材料三: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
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
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邓小平对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判断实践的标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判断标准有否三个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主义方向想一想,邓小平南巡讲话
在当时起怎样的作用?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
意义。邓小平南巡讲话4.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建设速度中国的改革开放
步入一个新阶段。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创建的国有企业,政府经营管理
国有资产,企业只是国家的生产车间。随着国有资产的
增值和扩大,计划经济不再适应对庞大的国有资产的经
营管理,政府管不好也管不了越来越多的国有资产计划
经济必须让位于市场经济,让市场经济提高效率。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召开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1.十四届三中全会2.中共十五大社会主义阶段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多样化据你了解,目前主要有哪些公有制实现形式? 来自全国各地的1700多位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主要负责人报名参会,包括了中国民营企业100强、浙江民营企业100强半数以上的企业负责人。第2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召开(2004年11月)归纳新中国建立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1、1949年,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2、1956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3、1978年,公有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4、1992年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性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十二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提出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十三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党的上述一系列决策反映了怎样的特点?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特点?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稳定市场,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发挥过巨大作用;但随着计划经济的僵化,它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更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所有制形式单一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
分配实行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吃“大锅饭”。
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否定市场及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的优势和缺陷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破坏性。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知识结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成 就:目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城镇: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目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资金内容四个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农业、工业、外贸和人民生活水平等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材料:到198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015亿元,国民收入11,770亿元,平均年增长.9%,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八位。 各种经济成分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