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体的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走向整体的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13 10:0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大量资本积累、国际货币出现科学突破,技术创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前提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从19世纪六七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用碳化的卷绕棉线作为灯丝,成功制成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它延续了45个小时。电气时代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爱迪生和他改进
的留声机。为了
改进这架留声机,
爱迪生一连五天
没有睡觉。(摄
于1888年)“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一分灵感,九十九分努力」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爱迪生,只念过三个月的小学。学校老师说他“愚呆” ,亲友们也都这样称呼他不得不退学回家。当过乡村教师的母亲并不相信这一点,亲自做他的教师,引导他去读一些书。不到十二岁,他就读完了不少难读的书,他的父亲还引导他攻读过牛顿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
  爱迪生很喜欢科学。他很小就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全部花在仪器上。但光靠这个钱是不能满足试验需要的、于是,他就到火车上当卖报童。后来,他发现火车上行李车厢中有一间吸烟室未用,他就把家中地窖里的试验品搬到这上来,坚持做化学试验。
有一天,火车摇晃,行李滑下来,把他试验用的一支磷杆摔到地
下,车厢立即着火。火被赶到现场的人扑灭了,可是车长却打聋了他的耳朵,造成终身残废。实验中,尽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硝酸差一点弄瞎了他的眼睛,但他刻苦钻研科学的决心,从来也没有动摇过。
-------- 
   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一个人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1931年10月18日,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
80万吨,
1900年增加到
2000万吨卡尔·本茨和他设计的三轮汽车炸药诺贝尔遗嘱:遗产作基金1901年开始12月10日颁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科学崎岖的道路上不畏艰
险、勇于可攀登高峰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化学工业的发展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美国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返回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交叉进行3.影响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垄断组织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组织的产生 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 概况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巨型企业 影响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命脉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形式托拉斯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漫画中描述了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1917年福特汽车公司建成自动生产流水线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立香港新加坡阿富汗埃及新西兰二、瓜分世界狂潮思考以下问题:
①列强为何掀起瓜分狂潮?
②瓜分狂潮的概况?
③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如何演变?列强为何掀起瓜分狂潮?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①列强经济实力上升;
②垄断加剧对市场的竞争瓜分狂潮的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英法俄占优势,德美日后来居上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C90N海权主义19C中期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自由贸易公平贸易门户开放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背景
1.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
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
3.19世纪末,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实行排他性的殖民主义政策,对美国利益有害漫画:争夺殖民地探险家所到之处均插上本国国旗以示征服  1823年12月2日,詹姆士·门罗以“致国会咨文”的形式,发表了重要的外交政策声明——《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咨文中宣称:“同盟各国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张到美洲的任何地方而不危害我们的和平与幸福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们南方各兄弟国家的人民,如果不加援助,能够建立他们心愿的政治制度,所以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他们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并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 美西战争:瓜西马尔战役1898马汉:海权论 19C90’s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分析世界一体化的原因?
2.世界一体化形成的时间、基础、手段、内容、标志?
3.分析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4.你如何评价世界的一体化?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2)客观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联系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物资交流、人口迁徙、文化交流、
社会形态的冲突(4)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广泛
交流和世界农业的发展(2)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3)促进全球性思想文化的交流4、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1)实质:
(2)积极性:
(3)消极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
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世界市场的形成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进步欧洲生产力进步原始动力到机械动力控制市场
常规手段武力控制
欺诈贸易商品输出
市场准则资本输出
市场准则有形到无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知识综合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出现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80、90年代 经济全球化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后,随着海上商路的开拓,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一步一步地加强,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这样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真正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之上的一种很不公正的现象。因此,就在这个“整体”形成后,亚、非、拉广大人民便起来进行斗争,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试图建立一个公正的新世界。课堂感悟1.下列对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不确切的是
A.建立在帝国主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统治的基础上
B.与宰割、奴役联系在一起,是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毫无进步意义
C.客观上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连成一体,其真实内容是
A.世界各地联系紧密,政治经济都已融为一体
B.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后,人类历史有了巨大的进步
C.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统治 
D.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种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
BC3、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A
(1)一工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2)二工:
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中国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思考题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