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萧红墓畔口占
新知导入
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对,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
面对此情此境,我们的诗人戴望舒是如何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情感的呢?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学习。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新知讲解
戴望舒,(1905—1950),杭州人。望舒为笔名,来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里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温柔,多情,潇洒。
现代著名诗人,现代派诗人的领袖,文学翻译家。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萧红与戴望舒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
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而在此之前,萧红已应望舒的约稿,在戴主持的《星岛日报》之《星座》副刊发表作品。
1940年秋,萧红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经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
1942年1月20日,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25日,葬于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
当年11月,戴望舒与好友叶灵凤一同第一次拜谒萧红墓,摄有照片,“口占”初稿当即在此时吟就。
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这是一首独特的伤逝之作。
解 题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朗读诗歌
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
强调“六小时”和“长途”,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暗示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深的怀念,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诗人和女小说家之间是一种作家之间的友情。所以,诗人坚持步行六小时,去给另一个人上坟,便显得十分可贵。因为这种行为不出于义务,而是出于心灵深处的冲动与高贵。
此诗写于1944年秋天。当时整个中国正值烽火连天。在这样的战乱环境中,诗人默默地走上六小时去给一个亡故的友人上坟,便显得意味深长。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半生遭白眼冷遇”,“我的心情永远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只感到寂寞!”(萧红自述)
萧红只活了31年,生命便过早凋零: 失爱的童年;坎坷的情感经历;艰难的生活;寂寞孤独的晚期。
诗人与萧红的“寂寞”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调。
诗人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钦慕:非常克制,非常深沉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
作者敬献的一束红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亦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
这首诗中,“红山茶”孕育这首诗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
它如同一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这个世界,同时也映衬着两位作家动人的精神品格。
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同时,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等待”也包含了无奈,亦可以看作诗人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包含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与自己此时意境与心态构成对比。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与心态。
在某种意义上,诗人懂得,他期待的回答(至少是部分)已存在于“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这样情景之中。在这种情景中,“闲话”(安详、恬淡、超然、冷淡),都构成了对人生的评价,并将这评价延展到对生与死的领悟中。
——“闲话”一词,还给这首诗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反讽意味 。这种意味反过来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成熟,特别是在面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时候。
多角度赏析理解。
语言干净、朴素、洗练,富于质感、充满了暗示。
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
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
多角度赏析理解。
这首诗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在于展露了一种诗歌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涉及到诗人的心智(特别是生与死,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对自身境况的意识),也洋溢在诗歌的语言上(如此干净,朴素,洗练,而又富于暗示性);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成熟之间的相互协调。
从类型上说,这首诗仿效了悼亡诗的传统,但由于诗人和被追悼者的关系只是作家之间的倾慕,所以它在借助悼亡诗的基本情景的同时,又迅速偏离了典型的悼亡诗的图式,转而探询人生的奥义。
课堂总结
戴望舒经过牢狱之灾,这是从灾难岁月中走出来后写的一首诗,此时去看亡故的友人,寂寞的心会涌起一缕温暖、明亮的色彩。所以,这是一首独特的伤逝之作。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课堂练习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本诗从主题的角度,你认为取一个什么题目比较恰当?
2)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拓展提高
星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扬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原载1946年8月19日上海《侨声报·星河》)
1、这首诗是藏克家于1946年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上海写的。读完此诗,你认为夜空世界“谁也不排挤谁”的原因是什么
2、说说“它们用自己的光圈”一句中“自己的光圈”的含义。
3、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作业布置
完成上面的诗歌赏析作业。
板书设计
萧红墓畔口占
我
你
卧听
走
放
等待
怀念
哀思
无奈
期盼
坚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萧红墓畔口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学习重点】
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学习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2.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学习时间】 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对,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今天我们学的这首短诗抒发的就是这样的情愫。
【有关资料】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解题:
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这是一首独特的伤逝之作。
写作背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新课学习】
1) 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2)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3)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合作探究】
多角度赏析这首诗。
【扩展延伸】
星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扬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原载1946年8月19日上海《侨声报·星河》)
1、这首诗是藏克家于1946年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上海写的。读完此诗,你认为夜空世界“谁也不排挤谁”的原因是什么
2、说说“它们用自己的光圈”一句中“自己的光圈”的含义。
3、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课堂检测】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本诗从主题的角度,你认为取一个什么题目比较恰当?
2)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作业布置】
完成上面的诗歌赏析作业。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萧红墓畔口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学习重点】
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学习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2.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学习时间】 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对,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今天我们学的这首短诗抒发的就是这样的情愫。
【有关资料】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解题:
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这是一首独特的伤逝之作。
写作背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新课学习】
1) 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
强调“六小时”和“长途”,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暗示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深的怀念,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诗人和女小说家之间是一种作家之间的友情。所以,诗人坚持步行六小时,去给另一个人上坟,便显得十分可贵。因为这种行为不出于义务,而是出于心灵深处的冲动与高贵。
此诗写于1944年秋天。当时整个中国正值烽火连天。在这样的战乱环境中,诗人默默地走上六小时去给一个亡故的友人上坟,便显得意味深长。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半生遭白眼冷遇”,“我的心情永远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只感到寂寞!”(萧红自述)萧红只活了31年,生命便过早凋零: 失爱的童年;坎坷的情感经历;艰难的生活;寂寞孤独的晚期。诗人与萧红的“寂寞”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调。诗人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钦慕:非常克制,非常深沉
2)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答案】
“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
作者敬献的一束红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亦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
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这首诗中,“红山茶”孕育这首诗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它如同一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这个世界,同时也映衬着两位作家动人的精神品格。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答案】
“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同时,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等待”也包含了无奈,亦可以看作诗人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包含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与自己此时意境与心态构成对比。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与心态。在某种意义上,诗人懂得,他期待的回答(至少是部分)已存在于“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这样情景之中。在这种情景中,“闲话”(安详、恬淡、超然、冷淡),都构成了对人生的评价,并将这评价延展到对生与死的领悟中。——“闲话”一词,还给这首诗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反讽意味 。这种意味反过来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成熟,特别是在面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时候。
【合作探究】
多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
语言干净、朴素、洗练,富于质感、充满了暗示。
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
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
这首诗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在于展露了一种诗歌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涉及到诗人的心智(特别是生与死,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对自身境况的意识),也洋溢在诗歌的语言上(如此干净,朴素,洗练,而又富于暗示性);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成熟之间的相互协调。
从类型上说,这首诗仿效了悼亡诗的传统,但由于诗人和被追悼者的关系只是作家之间的倾慕,所以它在借助悼亡诗的基本情景的同时,又迅速偏离了典型的悼亡诗的图式,转而探询人生的奥义。
【扩展延伸】
星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扬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原载1946年8月19日上海《侨声报·星河》)
1、这首诗是藏克家于1946年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上海写的。读完此诗,你认为夜空世界“谁也不排挤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夜空世界尊重星星人格,不因其小而藐视其存在,故不互相排挤。
2、说说“它们用自己的光圈”一句中“自己的光圈”的含义。
【答案】
指星星发出的光芒,即它的能力和作用。
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任何时候也不要放弃,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课堂检测】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本诗从主题的角度,你认为取一个什么题目比较恰当?
【答案】
《偶成》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诠释着平凡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凝冰消融,微笑重叠,万物回灵,梦里春醒--“,春天重到、凝冰解冻都是梦中的美好事物,所以,用“迢遥的梦”恰当。
2)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答案】“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对美好生命的歌颂和追求。
【作业布置】
完成上面的诗歌赏析作业。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萧红墓畔口占 单元 1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重点 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2.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对,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今天我们学的这首短诗抒发的就是这样的情愫。板书课题。 回答,听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3.感受诗歌的艺术风格,体会其中的诗味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杭州人。望舒为笔名,来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里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温柔,多情,潇洒。现代著名诗人,现代派诗人的领袖,文学翻译家。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萧红与戴望舒: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而在此之前,萧红已应望舒的约稿,在戴主持的《星岛日报》之《星座》副刊发表作品。1940年秋,萧红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经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1942年1月20日,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25日,葬于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当年11月,戴望舒与好友叶灵凤一同第一次拜谒萧红墓,摄有照片,“口占”初稿当即在此时吟就。解题: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这是一首独特的伤逝之作。朗读诗歌:分析诗歌,体会诗歌情感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暗示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深的怀念,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诗人和女小说家之间是一种作家之间的友情。所以,诗人坚持步行六小时,去给另一个人上坟,便显得十分可贵。因为这种行为不出于义务,而是出于心灵深处的冲动与高贵。此诗写于1944年秋天。当时整个中国正值烽火连天。在这样的战乱环境中,诗人默默地走上六小时去给一个亡故的友人上坟,便显得意味深长。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半生遭白眼冷遇”,“我的心情永远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只感到寂寞!”(萧红自述)萧红只活了31年,生命便过早凋零: 失爱的童年;坎坷的情感经历;艰难的生活;寂寞孤独的晚期。诗人与萧红的“寂寞”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调。诗人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钦慕:非常克制,非常深沉2)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作者敬献的一束红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亦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这首诗中,“红山茶”孕育这首诗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它如同一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这个世界,同时也映衬着两位作家动人的精神品格。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同时,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等待”也包含了无奈,亦可以看作诗人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包含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与自己此时意境与心态构成对比。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与心态。在某种意义上,诗人懂得,他期待的回答(至少是部分)已存在于“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这样情景之中。在这种情景中,“闲话”(安详、恬淡、超然、冷淡),都构成了对人生的评价,并将这评价延展到对生与死的领悟中。——“闲话”一词,还给这首诗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反讽意味 。这种意味反过来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成熟,特别是在面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时候。多角度赏析理解诗歌。语言干净、朴素、洗练,富于质感、充满了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这首诗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在于展露了一种诗歌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涉及到诗人的心智(特别是生与死,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对自身境况的意识),也洋溢在诗歌的语言上(如此干净,朴素,洗练,而又富于暗示性);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成熟之间的相互协调。 从类型上说,这首诗仿效了悼亡诗的传统,但由于诗人和被追悼者的关系只是作家之间的倾慕,所以它在借助悼亡诗的基本情景的同时,又迅速偏离了典型的悼亡诗的图式,转而探询人生的奥义。 读读笔记读读写写注音释义读课文笔记笔记讨论回答 明确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2目标3
【课堂检测】 偶成 戴望舒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1)本诗从主题的角度,你认为取一个什么题目比较恰当?2)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话?【扩展延伸】星星 臧克家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子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扬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原载1946年8月19日上海《侨声报·星河》)1、这首诗是藏克家于1946年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上海写的。读完此诗,你认为夜空世界“谁也不排挤谁”的原因是什么 2、说说“它们用自己的光圈”一句中“自己的光圈”的含义。3、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戴望舒经过牢狱之灾,这是从灾难岁月中走出来后写的一首诗,此时去看亡故的友人,寂寞的心会涌起一缕温暖、明亮的色彩。所以,这是一首独特的伤逝之作。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