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有这样一首民谣:“要翻身,跟定_______;
要吃肉,跟定______。”毛主席邓小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1904、8——1997、2、19邓小平故居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邓小平铜像瞬间永恒 赴法国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瞬间永恒 1929邓小平在广西瞬间永恒 邓小平与刘伯承图说历史 邓小平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图说历史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引起现场群众的一片欢腾。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 这个口号具有无与伦比的震撼力,因为它源自学生的自发,出于人民的心声,体现平等的意识,闪烁着北大的精神。“小平您好”也成了中华民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珍贵的回忆之一,是对邓小平时代最贴切最温柔的概括。
图说历史 邓小平与家人在一起 傍晚别墅阳台上。浴后一边整理着衣衫一边纳凉。与其说是国家领导人,不如说是一位悠然自得安度晚年的慈祥长者。 1986年冬。与围棋名手聂卫平打桥牌。 伟人的 另一面“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四、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课程标准
了解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贡献,感受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一、在革命的风暴中1、留学生涯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①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②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
③ 1926年赴苏联学习。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1929年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2、革命生涯百色起义时的邓小平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1929年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长征途中复出,参加遵义会议,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开始“刘邓不可分” 的佳话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一落”“一起”2、革命生涯“刘邓不可分”129师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1929年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长征途中复出,参加遵义会议,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刘邓不可分”佳话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反攻序幕领导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落”1940年参与指挥百团大战1945年,刘邓指挥上党、平汉战役,配合重庆谈判;“一起”2、革命生涯1939年秋,邓小平和卓琳在大别山。建国初期与毛泽东在一起建国初期与周恩来在一起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3、建国后1951年4月,邓小平和重庆各界群众欢迎以阿沛·阿旺晋美(前左一)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途经重庆前往北京。 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参加八大并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问题;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961年,制定“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 1962年,七千人大会作主题报告; 支持农民“包产到户”的做法3、建国后七千人大会(1962年)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参加八大并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问题;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961年,制定“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 1962年,七千人大会作主题报告; 支持农民“包产到户”的做法3、建国后“二落”1966年被错误“打倒”,1969被强行疏散到江西南昌“文革”时期的邓小平1969年,邓小平被送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图为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在江西住地合影。邓小平“小道”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参加八大并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问题;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961年,制定“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 1962年,七千人大会作主题报告; 支持农民“包产到户”的做法3、建国后1966年被错误“打倒”,1969被强行疏散到江西南昌1973年复出; 1974年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
1975年开始“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二起”“二落”1973年复出后与毛泽东在一起1974年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参加八大并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问题;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961年,制定“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 1962年,七千人大会作主题报告; 支持农民“包产到户”的做法1976年“四五运动”后再度被“打倒”3、建国后“三落”1966年被错误“打倒”,1969被强行疏散到江西南昌1973年复出; 1974年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
1975年开始“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二起”“二落” 1976年3月下旬至4月5日, 全国各大城市的群众,纷纷自发进行悼念周恩来,抗议“四人帮”借“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进行篡党夺权的各种活动。对周恩来的悼念逐步发展对“文革”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控诉。 天安门事件在周恩来总理追悼会上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参加八大并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问题;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961年,制定“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 1962年,七千人大会作主题报告; 支持农民“包产到户”的做法1976年“四五运动”后再度被“打倒”3、建国后“三落”1966年被错误“打倒”,1969被强行疏散到江西南昌1973年复出; 1974年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
1975年开始“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二起”“二落”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一落: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一起: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二落:“文革”初期,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1969年被下放二起:1973年复出,1975年周恩来病重,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三落:三起: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四人帮”倒台后再次复出“打不倒的小个子”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徘徊中前进
(1977—1978)批评“两个凡是”,1977年复出分管教育科学工作改革开放
(1978—1992)新阶段
(1992—1997)“三起”复出后的邓小平(1977年)1977年12月,自“文化大革命”以来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全国共有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恢复高考制度,也逐渐恢复了中国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传统,为教育乃至全民族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图为1977年北京的一个高考考场。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徘徊中前进
(1977—1978)批评“两个凡是”,1977年复出分管教育科学工作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1978—1992)新阶段
(1992—1997)“三起”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和陈云在一起(1978年)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徘徊中前进
(1977—1978)批评“两个凡是”,1977年复出分管教育科学工作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1978—1992)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新阶段
(1992—1997)发表南方谈话,加快改革开放事业国家统一:一国两制“三起”小平南巡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徘徊中前进
(1977—1978)批评“两个凡是”,1977年复出分管教育科学工作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1978—1992)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新阶段
(1992—1997)发表南方谈话,加快改革开放事业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家统一:一国两制中共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起”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也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的角膜贡献了出来,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他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他却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 1997年2月25日,邓小平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民众自发聚集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前哀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包括哪些会议?①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开端)
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最早提出理论)
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
④1992年春:“南方谈话” (理论成熟并成体系)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比较完整的体系)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成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历经磨难,虽三落三起,但信念坚定,从不动摇他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有着心系天下、胸怀祖国和人民的伟大情怀。
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说“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此说法对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