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中。?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 )?A.邓小平B.叶剑英C.胡耀邦D.陈云?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真理标准?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6.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7.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①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0.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1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2.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1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5.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 )?A.互相对立B.互为条件,互为补充?C.完全一致 D.大同小异?1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改革开放?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A.阶级斗争之路B.照搬苏联经验之路?C.学习日本之路 D.走自己的路?18.下列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 )?①不可同日而语②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③翻天覆地④闭门造车?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9.在有关桥的图片资料中能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有(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0.“……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民主主义革命⑤改革开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共80分)?21.列举右图历史人物生平重大事件(至少三件),并为这位伟人写一简洁的评价。(共8分)?(1)生平大事(6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评价:(2分)?2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列举中国共产党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作出的贡献,并比较这些创新的思想理论的共同点。 (7分)23.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请列举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改革事件并简要阐明其影响(各举一例):(共9分)?古代:?近代:?现代:?24.为祝福我们的祖国,同学们决定以“新中国经典瞬间”为主题,举办历史图片展览。请您也来参加:(共12分)?(1) 整理课本中的历史照片,按下列相关要求选择图片并陈述选择的理由(选择一幅图并写出其名称即可)。 (9分)?你认为能见证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名称:?选择理由:?最能感动你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图片名称:?选择理由:?最能让你反思的历史事件图片名称:?选择理由:?(2)在展览的结束语中,你会写些什么?(3分)??25.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共20分)?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哪里人民得解放……──《东方红》?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3分)??(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其主要历史业绩各有哪些?(至少各写出两例,8分)??(3)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3分)??(4)你还能帮助王亮同学搜集到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歌曲吗?(请至少写出一首并注明其创作背景,4分)???26.阅读下列材料:(共11分)?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请回答:?(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4分)??(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4分)??(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3分)???27.某校以“乡村今昔”为题,举办了一期关于农村建设的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三幅图片:(共13分)?
?请阅读上图后回答:?(1)同学们在整理图片时,将图片顺序搞乱了,请你帮助他们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三幅图片的顺序并分别撰写简要的解说词。(7分)??(2)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3分)??(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 。(3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C?B?B?D?B?C?C?B?D?C?C?题号?14?15?16?17?18?19?20?????????????答案?D?B?A?D?B?C?D??????????????二、非选择题(共?80 分)?2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千里跃进大别山等(2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4分)?(2)略(2分)?22.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4分)?共同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等。(3分)?23.古代: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等。(3分)?近代:戊戌变法,传播了维新变法思想等(3分)?现代:改革开放,使中国富强起来等(3分)?其他符合要求的亦可?24.(1)可参考的图片:《开国大典》、《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农民拔地界碑》、《邓稼先》、《“文化大革命”中一幕》、《凤阳小岗村》、《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上海浦东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主会场的夜景》等(9分)(2)略(3分)?25.(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3分)(2)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10分)(3)新民主主义革命:《东方红》;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3分)(4)抗日战争:《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4分)?26.(1)第一个五年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等。(4分)?(2)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3)如我国政府关注国计民生,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立志报效祖国等(3分)?27.(1)顺序:农民拔除地主的地界碑、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凤阳小岗村农民。解说词略(7分)?(2)解放生产力或为了农民的利益等。 (3分)?(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 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3分)
第十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重要内容。
2.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期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的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他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中设计师的敬爱之情。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习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关于 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 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中共 通过党章,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合作探究】(C级)
1、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解析】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课堂小结】(B级)
大会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当堂检测】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中国共产党第三大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 )
A.资产阶级自由化 B.姓资姓无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姓资姓社的问题
3.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邓小平阐明了 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 步走的战略部署。
4.邓小平南方讲话情调,特区姓 不姓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 才是硬道理。这次讲话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
5.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做出了《 》 的报告。
这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
【学习反思】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过程
导言:
师:同学们,请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边播放歌曲老师边讲解)
邓小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几十年笼罩中华大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1979年,邓小平南巡,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同学们请看这样一张图片(邓小平塑像揭幕仪式举行)
图为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莲花山顶为邓小平塑像揭幕
师:在深圳隆重集会庆祝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位于深圳市中心位置的莲花山公园,为竖立园中的高6米的邓小平同志青铜塑像揭幕,高3.68米的塑像基座正面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五个大字:“邓小平同志”。塑像的北侧是一块长达13米、高4.35米的花岗岩石墙,石墙北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1984年视察深圳时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石墙南面是邓小平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塑像的竖立,表达了对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那么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呢?
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生: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生:十二大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生: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师:(恰当评价学生的回答,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讲解上述内容中的相关知识点)伟大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学生分组讨论,做要点发言)
生:改革开放中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生: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师:(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后,补充材料,加深认识)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开始后,社会上极少数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夸大党在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党内也有极少数人思想发生了动摇。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因此中国现在不是搞四个现代化的问题,而是应当实行他们的所谓“社会改革”,也就是搞资本主义那一套。很明显,这些人就是要千方百计破坏我们着重点的转移。我们如果对这些严重现象熟视无睹,那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就只有被他们困扰得无法进行工作,还有什么可能考虑四个现代化?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受中央委托于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需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所实行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师: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又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教师联系比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年苏联是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遭到严重挫折。后来是毛泽东等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终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说,那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如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是总结了中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
邓小平出席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邓小平会见出席十三大的军队代表
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文提示,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师:在十三大上,邓小平又阐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时??? 期
作??????????? 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初期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邓小平南方谈话澄清思想认识问题,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为什么要改革
?
邓小平和十四大代表合影???????????????????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师: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学生归纳)
生:南方谈话后,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
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生:党的十五大将它写进党章。
师:邓小平为什么要到南方视察?
生:因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姓“资”姓“社”问题,它们影响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师:是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解决后,我国又出现了特区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什么是姓“资”姓“社”问题?为什么说特区姓“社”不姓“资”?
(全班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一组的观点是特区姓“资”,一组的观点是特区姓“社”,两组同学讨论各自观点的主要依据,进行观点阐发)最后得出结论:
生:姓“资”姓“社”问题就是指社会主义性质还是资本主义性质。
生:特区的主权属于社会主义中国。
师:(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及时引导、鼓励,并让学生归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
生: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师:(强调)邓小平这些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A.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不断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D.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反对僵化停滞。
E.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F.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问题上: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G.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等。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师:为什么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生:(积极讨论,并形成一致的结论。)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作用。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等重要会议的探索,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主要内容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这条道路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必将继续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板书设计
课件18张PPT。复习巩固
改革
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农村改革:
城市改革重点:五个经济特区: 、 、
、 、 。
对外开放格局: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者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七年的“等待”
1969年月10月,65岁的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监督劳动。冬去春来,邓小平回了北京。1973年3月29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约见了邓小平。这是自1966年9月以后,他们相隔了7年后的第一次会面。毛泽东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等待”。
秘诀是“忍耐” 1973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时,邓小平心情愉快地陪他游览了桂林山水。6年后,特鲁多再次来华访问,他探究似地问邓小平重返政坛的秘诀是什么,邓小平的回答是:“忍耐。” ——摘自《小平您好》 《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颇有影响力,《时代》周刊也是世界知名的品牌。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看来美国已经看出邓小平将对中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那么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是美国的朋友,还是敌人?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非同小可。 这是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或者说邓小平排除了毛的错误影响)。 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和确立大事简表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南巡讲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思想 邓论领导地位的确立连一连: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大事简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发展才是硬道理确立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走进新时代》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 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 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段歌词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功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 ⑴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3分)
⑵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照搬别国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十二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十三大十三大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南巡讲话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