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2.3快与慢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2.3快与慢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05 15: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快与慢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速度)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
(1)速度的概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3分钟 播放PPT:播放各种物体运动的课件如百米赛跑,你们是怎样判断谁跑得快跑得慢?思考: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比一比,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比一比,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启发学生思维3分钟 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过程8分钟 速度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什么 2.速度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 3.速度的公式: 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那么速度的单位?怎么读?符号怎么表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还有看哪些?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路程/时间,v=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 s-1”表示。“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 h-1”表示。 初步感知速度概念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关注,并思考其中蕴涵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对速度这个物理量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让学习知道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
单位“m/s““km/h”换算及物理意义10分钟 速度单位“m/s”、“km/h”之间换算关系如何?1km/h= = m/s 1m/s=km÷h= = 3.6km/h 72km/h=72× =72×m/s=20m/s 10m/s=10 ×(km÷h) =10×3.6hm/h=36km/h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写出具体换算过程。(1)54km/h= 54× =54× m/s= 15 m/s (2)15m/s= 15×(÷h) = 15×3.6km/h= 54km/h2、12m/s的物理意义 20km/h的物理意义物理含义:物体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2米。物体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20千米。
速度公式的应用10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例一:课本P24例题……,与你小学数学学过速度计算有什么不同?物理量单位的重要性:没有单位的数字,就没有物理意义。例如“1Km”代表路程是1Km,而“1”代表什么物理量?师:速度公式是v= ,如果已知v、t,求s那么s= 如果已知s、v,求t。那么t= 下面请大家阅读 (课本P24例题)。你觉得这道例题值得注意的是哪几点 P24例题已知:v=340m/s s=1km=1000m求:t= 解:由v= 可得 t==≈2.94s答:需要约2.94s才能听到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 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不要带单位,而物理学计算要带单位s=vt(速度公式变形)t= (速度公式变形)路程单位km要换成m。(或将速度单位换算成km/h)不能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的,应先写出原公式,再写出变形式。计算过程要带单位。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小数。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解、答 让学生知道物理这学科计算题与小学的区别;数字后面有单位和没有单位的区别。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规范的作题方式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巩固练习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8分钟 例二:一辆公共汽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经过第一站牌时是8时32分,经过第二站牌时是8时36分,问两站相距多少米 让学生认真读题目,明确题意。 已知:v=54km/h=15m/s t=4min=240s求:s= 解:由v= 可得 s=vt=15m/s×240s=3600m答:两车站相距3600m。特别说明解答物理计算题时:一定要写出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归纳小结3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公式v= ,变形式s=vt, t= 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换算单位: 1km/h= m/s 1m/s=3.6km/h5.计算题格式:要写出已知,求、解、答
课后作业 课本P27、P28,第2、3、5、共三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快与慢(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的公式:v= (定义式) s=vt,t= (变形式)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换算关系1m/s= km/h 1km/h=3.6m/s5.计算题格式(例题二):已知:v=54km/h=15m/s t=4min=240s求:s= 解:由v= 可得 s=vt=15m/s×240s=3600m答:两车站相距3600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