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Lesson 24 A Gift for Little Zeke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4 Lesson 24 A Gift for Little Zeke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三年级起点)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3-03-05 19: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Lesson24 A gift for Little Zeke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本单元的主题是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主要讲的Li Ming,Jenny 和Danny去北京旅行各自回到家后的一些事情,主要运用的是过去时态,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规则动词和一部分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本课是一节故事课,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运用和拓展,主要讲的是关于Little Zeke的小故事。容量适中,难度适宜,易于学生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英语学习,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日渐增强。本课前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动词的过去式,而且他们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小故事,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易于接受和理解,学生也能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
(1)学生能够利用上下文、插图以及已有的知识理描述和解故事内容,把握细节信息。
(2)学生能在图片或教师帮助下复述并表演故事。
2. 学习能力
(1)通过图片环游的方式,能够在教师和图片的引导下学会寻读、略读等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
(2)通过故事表演,发展小组合作的基本学习策略。
3.思维品质
(1)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根据图片细节以及问题的提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4.文化意识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人物的特点分析,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爱互助以及礼轻情意重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环游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特点的情况下,表演故事。
2. 教学难点
在图片和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复述故事。
五、教学准备
课本、单词卡、多媒体课件、实物(红球、彩笔、绘本)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re-reading (4 minutes) 1.Greeting:Say hello to everyone2.Lead-inPlay a game“Cilontes”Teacher asks students questions about name/ age/interests Hello teachers2.Students gues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通过快闪游戏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拉近师生关系,发散学生思维,最终引出本课关于gifts的话题。
While-reading(25 minutes) First Reading:Look and say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P1-P2)The boy’s name is ____(2)He lives in ____(3)He sleeps in___(4)He eats______Look and share(P3-P5)Who is this woman What did she do She had_______ for TOM.She had_______ for Emma.She had_______ for Tess.4.Act out the story.5.Think and chooseWhy there wasn’t a gift for Little Zeke 6.Read and Order(P7-P9)How does Little Zeke do A. He writes“ Hi!I am Little Zeke.I live in Emma 's desk. B.Then he sees a box .It has a card.C.Little Zeke goes to Mrs. Jones's desk.D.Little Zeke opens the box.E.It's a little bed.F. It says:”To Little Zeke,from Mrs. Jones.7.Read and sayDoes Little Zeke like the bed How do you know that 8.Listen and imitate. questions. Look and sayI can see two desks./I can see two chairs./I can see a boy.2.Read(P1-P2) and fill in the blanks3.Look and share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fill the blanks.4.Act out the story.5.Think and choose6.Read and Order7.Read and say(1)Yes he does(2)Feels happy Says thank you Time for bed8.Listen to the radio and try to imitate. 从故事插图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细节的习惯,引出本课的主人公。通过填空的形式,抓重点了解主人公的相关信息以及人物关系。教师让学生通过推测、问答等的阅读方式阅读故事,抓住故事的主线,教学生运用寻读和略等阅读技巧。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把第7-9幅图的顺序打乱,让学生通过阅读排序的方式让帮助学生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降低学生理解故事的难度。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找关键语句的能力也是寻读的一种技巧。听课文录音,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纠正发音。
Post-reading(9 minutes) Retell the storyThrough the mind map Through the key sentences and pictures. Work in groups and retell the story. 根据思维导图和图片复述故事,锻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
Homework (2 minutes) 1. retell the story with classmates after class.2. Enjoy the mirco movie“The Other Pair” . 让学生再次理解故事内容并分享有关礼物的微电影,升华故事主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课文知识
七、板书设计
Lesson 24 A Gift for Little Zeke
8、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选自冀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Lesson24 A Gift for Little Zeke.教学重点是学生在教师图片环游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下能够了解人物关系,理清故事脉络,并能够在思维导图和图片的帮助下,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
亮点:
1. 快闪游戏开篇,激发兴趣,引出话题。
为了缓解学生刚上课时的紧张状态,我通过“Guessing Game”的游戏,让学生猜测有关教师的一些基本信息name/ age/interests等,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师生关系。谈论和教师相关的话题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一环节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并在话题中不知不觉的引出本课的gift的主题,很好的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
2. 图片环游,分解内容,降低难度。
本故事的内容较多,连续性强,但是每幅图片都给了学生很好的提示,所以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信息理解故事会更加容易一些,所以我把本故事划分为三大段,第一段的1-2幅图主要讲的是本故事的第一主人公Little Zeke 的有关信息,使本故事的开篇。第二段的3-5幅图可以划分为第二主人公Mrs.Jones的有关内容,这是本故事的发展阶段,第三段是6-9幅图,是本故事的高潮部分。通过这种图片环游和故事分解的方法,帮学生理清了故事脉络,故事的主人公是Little Zeke 和Mrs.Jones两个人,故事主要围绕gift 的主题展开,这种设计降低了故事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3. 微视频辅助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本故事课中老师加入了三个微视频,第一个是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让学生猜测教师的兴趣爱好时,教师运用自己朋友Lemanda的视频,用朋友的话语给出了学生提示,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又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出本课的有关Gift的话题。第二个微视频是在学生表演故事的环节,教师利用提前制作好的学生角色扮演的微课,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了解了角色扮演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微课给学生做了清楚的示范,也节省了教师解释讲解的时间。第三个视频的呈现是在作业的布置环节,让学生观看相同主题的电影The Other Pair ,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了这个电影的一个片段,让学生的眼前一亮,兴趣倍增,学生纷纷拿笔记录电影名称,这不仅让本课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也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渠道,扩展了课外知识,也是很好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
本课的教学中既有亮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的口语有待提高。有些课堂语言比如: we can find these information from the picture.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简化课堂用语,让学生能听懂易理解。教师的口头禅较多,影响了课堂语言的流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强在口语上的练习,让英语语言变得简练精湛。2.本课设计的应试性问题偏多,比如读后连线、读后填空、读后判断,读后选择,虽然形式很多样,但是真正灵活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比如:读后改编,读后续写等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停在低阶思维上,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培养还需要下功夫,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教师课堂的评价语言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师的生成性评价有待提高发展,还需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