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5 21: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歌曲《万疆》的歌词写道:“红日升在东方……吾国万疆……写苍天只写一角日与月悠长,画大地只画一隅山与河无恙。”图为我国疆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B. 与朝鲜、韩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C.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地区位于热带 D. 领土最南端为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2. “日与月悠长”,当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晨曦初露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夜晚。这是因为我国( )
A. 南北跨纬度广 B. 东西跨经度广 C. 海陆位置不同 D. 地形类型不同
3. 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壮族 B. 维吾尔族 C. 朝鲜族 D. 蒙古族
4. 满族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地区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读我国三级地势阶梯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 D. 第三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6. 图中四地形区,表示东北平原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8. “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变动 B. 过度开垦 C. 水土流失 D. 围河造田
9.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 在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 在乙地修建水库蓄水
C. 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 在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集中于( )
A. 春夏季节 B. 夏秋季节 C. 秋冬季节 D. 冬春季节
11. 四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人类活动 C. 海陆位置 D. 纬度位置
电视剧《山海情》以“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为背景,讲述了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闵宁镇在福建专家帮助下种植双孢菇脱贫致富的故事。据此完成12-14小题。
12. 宁夏闽宁镇所在省区的轮廓是( )
A. B. C. D.
13. 双孢菇属于(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渔业 D. 畜牧业
14. 双孢菇保质期短,不易储存。双孢菇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管道运输 B. 水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铁路运输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土地 B. 煤炭 C. 森林 D. 水
16. 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无节制采伐林木 B. 节约使用纸张 C. 过度开采地下水 D. 污水直接排放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中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读图,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B. 耕地以水田为主
C. 难以利用土地资源少 D.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18.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内陆区 B. 半干旱地区 C. 东部季风区 D. 寒温带地区
19. 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 把林地和草地开辟为耕地 B. 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 围湖围海造田 D. 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20.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多 B. 河流水和咸水湖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
C.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D.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库
21. 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运输的优势条件在于( )
A. 速度快捷 B. 价格低廉 C. 机动灵活 D. 无需换乘
22. 下列农业发展规划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在华北平原大力发展畜牧业 B. 在海南省大力发展甘蔗种植
C. 在西藏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 在新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由广东深圳某科技公司研制,在广东东莞制造的植保无人机,可应用于喷洒农药、农田勘测等方面,成为广大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新宠”。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植保无人机产地位于我国( )
A. 甲工业基地 B. 乙工业基地 C. 丙工业基地 D. 丁工业基地
24. 深圳被称为“无人机之都”的关键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 B. 劳动力数量 C. 交通运输 D. 人才和技术
25. 上述材料说明技术在农业生产中( )
A. 增大了农业生产的人力投人 B. 提高了农作物抗旱能力
C. 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D.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综合题(4小题,共35分)
2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会宁地区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有______丘陵、_____高原、青藏高原、____高原。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_____上游(河流的名称),该河段____(能源)资源丰富。
(3)长征途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在贵州省召开,省会是______市。
(4)长征途中,红军靠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结束长征。请从地理角度分析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过哪些自然环境挑战?(任举两例)
2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4349738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了5.44%和4.63%
材料二:中国人口分布图
(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______一线为界,东部与西部人口分布的差异是_____。
(2)A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其简称是______。
(3)B自治区人口分布是______(稠密/稀疏),本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图示台湾人口主要分布在台湾岛________(东或西)侧、导致台湾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
(5)由材料一可知、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_______(较大或较小),且有加剧的趋势,这会给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带来哪些不利影响?______(至少例举两条)
28. 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占全国的3.54%。
(1)环渤海经济圈临渤海和_______海,圈内铁路网密集,其中通过天津、济南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_______线,_______(城市)是全国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海陆交通便利。
(2)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有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_____工业基地。
(3)由材料可知,制约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因素是缺乏______资源,为此国家建设了_______工程。
(4)“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双碳”背景下,请你为环渤海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29. 糖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我国糖料作物分布及主要制糖厂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我国食糖主产区产量占比饼状图。
(1)读左图可知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 )
A 铁路线附近 B. 大城市 C. 原料种植区 D. 人口稠密区
(2)右图中,我国食糖主产区产量最大的省份是_______,该省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
(3)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属于河套平原甜菜种植区的是_________,由于该地区降水稀少,需要开渠引入_________(河流名称)水灌溉耕地
材料二:左图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右图为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
(4)读上图,完成下表。
作物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生长习性
甜菜 ①_____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干湿地区均有分布 喜冷凉、耐低温、耐干旱等
甘蔗 热带、亚热带为主 湿润区 ②______、喜光等
(5)为了进一步提高糖料作物种植区居民的经济收入,请为当地种植户给出合理建议______。
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A
【7~9题答案】
【答案】7. C 8. C 9. 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B 11. D
【12~14题答案】
【答案】12. C 13. A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B
【17~19题答案】
【答案】17. D 18. C 19. 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B
【23~25题答案】
【答案】23. D 24. D 25. D
二.综合题(4小题,共35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江南 ②. 云贵 ③. 黄土
(2) ① 长江 ②. 水能(水力)
(3)贵阳 (4)翻越高山(大雪山、六盘山等),穿越湿地(沼泽),横渡大江大河(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等)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黑河--腾冲 ②. 东多西少
(2)粤 (3) ①. 稀疏 ②. 藏
(4) ①. 东 ②. 地形
(5) ①. 较大 ②. 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等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黄 ②. 京沪 ③. 北京
(2) ①. 矿产 ②. 辽中南
(3) ①. 水 ②. 南水北调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开展植树造林等(两点即可)
【29题答案】
【答案】(1)C (2)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 ②. 甘蔗
(3) ①. ② ②. 黄河
(4) ①. 中温带 ②. 喜湿热
(5)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增强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拓宽销售渠道。(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