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空气与氧气(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空气与氧气(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13 20: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1节 空气与氧气 复习课(1)记住空气的组成,学会用简单的仪器设计实验验证氧气占空气的体积比。
(2)能正确归纳氧气的性质,熟练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的操作。
(3)学习探究气体制取的方法。学习目标:1.空气 N2(78%)
O2(21%)
稀有气体(0.93%)
CO2(0.0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成分:成分测定实验装置、药品现象、结论实验成功的关键用途?12.氧气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验证用途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1书本上用什么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实验有何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冷却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1、能否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为什么?2、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的选择应满足什么要求?①能在空气中燃烧;②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③燃烧产物最好不是气体。思考:不能。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1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改进:
实验有何现象? 以上两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如果测定结果小于1/5,试分析一下有何原因?1)红磷、白磷等耗氧物质的质量不足
2)装置的密闭性不好
3)装置温度没有降到室温实验误差分析: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碳,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的现象的是: A、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1氧气实验室制法:2H2O2===== 2H2O + O2MnO2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改进:比较一下与上一装置此装置的优点? 在实验室还有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吗? 实验室还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双氧水制取氧气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反应不需要加热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法  
气体不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
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1、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当堂测试:B2、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某种气体,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写在短线上。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 。
(2)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1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小明做实验时,出现下列问题,请分析原因:
①铁丝没有燃烧,可能原是 ;
②集气瓶破裂可能原是 。
(各写一个原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集气瓶内没有留水铁丝温度不够高14、如图所示装置可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室有
红磷、木炭、硫。
(1)请问燃烧匙内放何物最合适 。
(2)燃烧完毕,过一会儿,打开止水夹出现的现象
为 。
(3)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4)当燃着的木条检验瓶内
剩余气体时, 现象为

(5)上述实验说明空气的主
要成分是 ,
其体积比约为 。
红磷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约1/5左右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被磷反应了,气压下降木条熄灭氮气4/55、阅读下文回答有关问题: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实验室用固体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来制取H2S气体。
(1)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H2S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 的相同,收集H2S气体用 法。
物理氧气向上
排空气11、分别说出 O2(不易溶于水)、 H2(难溶
于水)、CO2(能溶于水)用何种方法收集?
2、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BA或BC或BA1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紫蓝色火焰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4、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可以燃烧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
C、氧气绝对不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D1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C17.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C1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B19、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A B C D E
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 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 装置。
⑵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 装置。
⑶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 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ACBAE110、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甲、乙两瓶中同时燃烧,如图所示,试回答:
(1)燃烧停止并冷却,若打开止水夹a、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 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b、c后
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
原因是_____ ___
(3)若先打开止水夹
a、b再打开c后观察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水进入左瓶耗氧,生成固体,气压减小没什么变化耗氧,产生气体,气压不变水进入两瓶耗氧,气压总体减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