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忌讳(huì) 薏仁(yì) 譬喻(pì) 馄饨(hún dun)
B.想辙(zhé) 剃头(tì) 凤哕(huì) 橄榄(gǎn lǎn)
C.箍桶(gū) 马趴(pā) 健脾(pí) 荸荠(bí qì)
D.苋菜(xiàn) 撂高(liào) 发怔(zhèng) 褒贬(bǎo biǎn)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1)招徕顾客 形神毕现 天然屏嶂 孤陋寡闻 ( )
(2)口齿伶俐 天衣无缝 相互应合 稀松平常 ( )
(3)左右逢原 栩栩如生 肃然起敬 顾名思义 ( )
(4)悠游自在 光耀门楣 合辙押韵 凄历动人 ( )
答案: (1)嶂—障 (2)合—和 (3)原—源 (4)历—厉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神似,而且形似,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今年,物价快速上涨,3月份的全国“两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物价问题作为八大民生问题之首,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通胀压力”走进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随之,“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煤超疯”等物价现象,成为网络热词蹿红。
请说说画线的网络热词蹿红的理由。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4分)
(1)《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
(2)《春酒》是一篇散文化了的诗。作者用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思乡是本文的一大主旨。( )
(3)《端午的鸭蛋》,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汪曾祺运用“小叙事”的特点,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文章表达了对端午的鸭蛋和家乡的鸭蛋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4)《吆喝》以纯正的京白,描写了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吆喝,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抒发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和对老北京特有的民俗风情的眷念之情。( )
6.2011年6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赴芬兰访问时指出: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代人类共同的事业,其目的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文明的传承。民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6分)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哪一种?说说理由。
(3)班会结束后,你将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在场的某位学者。请拟写出你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要求角度不同)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2011·四川广安中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1题。(19分)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 ( http: / / www.21cnjy.com )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C]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7.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________,然后写了高邮咸鸭蛋________的特点。(4分)
8.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9.选文透露出了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的什么感情?请结合文段举一例句简要分析。(4分)
10.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文中画线A、B、C三处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语言特色?请任选一处简要赏析。(4分)
1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4分)
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老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华夏大地上席卷开来。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魅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2~16题。(18分)
戏摊儿
国 昌
在北京城的一些公园里,经常可以看见戏摊儿。什么叫戏摊儿呢?您听我慢慢道来。
所谓戏摊儿,就是几个戏迷围在一起自拉自唱。这戏摊儿有简有繁。何为简,何为繁,则要依唱戏的家什来定。简的,就是一把胡琴;繁的呢,不仅有胡琴,还有月琴、堂鼓、小锣等。唱戏的人,那可就多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谁要是想唱一段,还得排队。您瞧,这戏摊儿热闹不热闹!
来戏摊儿唱戏的人,都是戏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喜欢,二是也真会唱上几段。没有几段拿手的“段子”,没有一副好嗓子,还真不敢轻易上阵。凡是敢上戏摊儿唱戏的人,个儿顶个儿的棒。
一日,笔者漫步朝阳区团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公园,刚一进门,一阵响亮的胡琴声撞入耳中。片刻,“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的戏词唱了起来。听得出,唱戏的人嗓子不错,字正腔圆,颇有戏韵。沿湖边走到长廊前,但见一位老者“丁字步”站在中间,引颈、凝眉、伸臂,边做动作边唱。再看那拉胡琴的,左手扶琴,右手拉弦,上半身随着曲调摆动,两眼忽而眯合,忽而睁开看看唱戏的人,一副如醉如痴、怡然自得的样子。忽然间,一个高腔甩了出来,接着便是一阵叫好声:“好!好!”紧接着,一位女士站了出来,凝神、运气、胡琴起、小过门,一段“苏三起解”开唱了。
闲谈中,我得知那位老者是个退休干部。他自幼就喜欢京剧,时不时地哼上几句,后来又到文化馆专门学了一阵子,唱功大长。上班时,每逢单位举办联欢会,他必登台演唱;退休以后,时间多了,便到这公园里的戏摊儿来唱了。他指着这戏摊儿的人说:“这老哥儿几个,是自发聚在一起的。每天唱上几段,过过戏瘾,感觉神清气爽,挺好!”
像这样的戏摊儿,在北京城里着实不少。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景山、天坛、紫竹院和一些小区里的街心花园,几乎都有。由此您可以看出,这北京城里的戏迷有多少!公园里的环境好,古树参天,花木扶疏,从戏摊儿那儿传出来的京剧唱腔,或委婉低回,或激越高扬,也给这些公园平添了几分韵味。
戏摊儿的人气挺旺。认识的就不用说了;不认识的,唱上一段也就熟了。美籍华人赵浩生先生就非常喜欢戏摊儿。每次回到北京,他都要到戏摊儿去享受一把。早晨起来,他就四处溜达,寻找那胡琴声。在王府饭店对面的路口、在天坛的长廊、在故宫筒子河边,都有戏摊儿。老先生也“门儿清”,一到这些地方一准儿唱上几段。不过,唱戏的人很多,谁也不知道他是从美国回来的,所以赵先生要唱也得排队。对此,他不以为意,反倒觉得这样才“更有味儿”。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戏摊儿的人都叫他“赵大爷”。这位“赵大爷”留着灰白的小平头,一口京腔,张口爱逗乐儿,人缘儿挺好。
要问这戏摊儿为什么这么火,这话就长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在清末,京剧就风靡北京城。到了民国时期,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更是受人欢迎。戏园子里一开锣,人挤得满满的。戏迷们不光喜欢听戏,还喜欢唱戏。上不了戏台唱戏,几个戏迷就自发地聚在一起自拉自唱,过过戏瘾。为了把自己的戏唱得好一点,不少戏迷大清早起床后,就到故宫城墙底下吊嗓子。“咿——咿——咿”“啊——啊——啊”地喊个没完。要是最近刚学了一段新戏,唱得有点谱儿了,就赶紧让戏迷们听听。“哎,您听听我这一口儿,怎么样?”说着,就唱了起来,直到戏迷们叫好为止。
12.请概述戏摊儿的特点。(3分)
13.本文的场面描写极为典型,请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14.“像这样的戏摊儿,在北京城里着实不少”,这是为什么?(3分)
15.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据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剧种,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戏曲种类及你对这些剧种的了解。(至少说出两种)(4分)
三、作文(40分)
17.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节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代的节日都有很多,节日的生活丰富多彩,节日的风俗也引人深思,请你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馄饨”应读“hún tun”;C项,“荠”应读“qí”;D项,“褒”应读“bāo”。
2.答案: (1)嶂—障 (2)合—和 (3)原—源 (4)历—厉
3.答案:B 解析:B项“不仅神似,而且形似”不符合逻辑顺序,可把“神似”“形似”调换顺序。
4.答案:通过“逗你玩、算你狠、将你军、凭什么、唐高宗、梅超风”等词语的谐音,含蓄、诙谐地揭示了豆子、大蒜、姜、苹果、糖、煤等物价快速上涨的现象;语言生动活泼,非常容易被大众认可、接受和喜爱。
5.解析:《春酒》是诗化的散文;《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午的鸭蛋》表达的绝不仅仅是对端午的鸭蛋和家乡的鸭蛋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更是借此表达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答案:(1)√ (2)× (3)× (4)√
6.答案:示例:(1)①“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
②传统节日风俗短剧表演。先按小组确定表演主题,然后角色分工、组织排练,最后班会上依次展示。
(2)①我推荐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富有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烈、喜庆的气氛。
②我推荐张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3)①现在青少年漠视传统节日,流行过洋节,对此您如何看待?
②国家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假日,您能说说这样做的意义吗?
③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这一现象?
答案:7.名声大 质细而油多
8.解析:“吱”是拟声词,结合语境发挥想象,分析词语写出了什么鸭蛋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后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9.解析:作者对家乡的鸭蛋娓娓道来,应从爱家乡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情感;然后选择典型语句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参考答案:赞美,自豪。举例分析:示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表达作者的赞美、自豪之情。示例二:“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的不屑,对家乡鸭蛋的自豪。
10.解析:紧扣语言特点选择例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示例:(1)我选A处,这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突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平淡而有味。(2)我选B处,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3)我选C处,“空头”是方言词,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作者“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特点。
11.①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②加大宣传力度;③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④学校加大对传统节日等知识的教育力度。
答案:12.几个戏迷围在一起自拉自唱。
13.第四段中极力描写了老者、拉胡琴人、女士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将这些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14.解析:注意最后一段中“要问这戏摊儿为什么这么火”这一句,后面隐含答案。
参考答案:因为早在清末年间,京剧就在北京城风靡一时。现在戏迷更多了,上不了戏台唱戏,就过过戏瘾,所以就出现到处都有戏摊儿的场面。
15.解析:从词句中揣摩作者感情,可联系民族文化来思考。
参考答案:流露出作者对“戏摊儿”的喜爱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的礼赞之情。
16.解析:要介绍你所熟悉的剧种,重点是将其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阐述清楚。
参考答案: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唱腔 ( http: / / www.21cnjy.com )悠扬委婉,优美动人,表演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京剧的形成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表演成熟,唱腔雍容华美,被誉为“国粹”。
17.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节日、现代的节日都有很多,节日的生活丰富多彩,节日的风俗也引人深思,请你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