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一节 日本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及相关资料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及成因。(重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难点)
4.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特点;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5.认识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交融的文化。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认真阅读课本P14~16,完成下列各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海陆位置:日本是位于 东部、 洋西北部的岛国。
2.范围:日本领土包括 、 、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
本州
北海道
太平
课前预习
亚洲
3.地形:日本地形以 、丘陵为主,沿海 狭小。
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优良港湾:日本国土南北狭长, 曲折,多优良
。
5.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多 、 ,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受到巨大影响。日本最著名的火山是 。
富士山
地震
火山
太平洋
港湾
海岸线
关东
平原
山地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认真阅读课本P17~19,完成下列各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发展的有利条件:日本依靠本国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 ,利用世界各地的 、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 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 、 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东亚
美国
欧洲
生产与销售
自然资源
海外投资
2.发展的不利条件:日本 狭小, 贫乏,国内
供给严重不足, 十分严重。日本需大量进口
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
温馨提示:日本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但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3.经济特点:日本依靠 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的原料,大量出口 。
4.工业分布: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
沿岸。
濑户内海
太平洋
工业制成品
科学技术
原料
对外依赖
资源
地域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认真阅读课本P19~21,完成下列各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民族:在日本, 民族占绝对优势。
2.文化: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 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 ,是 的典型。
东西方文化兼容
西方气息
大和民族
大和
歌谣巧记日本的概况
东邻邦,日本国,四面是海波连波;富士山下樱花落, 火山地震特别多;
原料燃料全进口,加工贸易市场阔;临海临洋布工厂,“精品屋”里大神港;
投资海外产日货,外汇储备数他多;穿西装,着和服,东西文化两参合。
探究主题一:日本火山、地震多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日本有火山200座,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地震频繁,每年有感地震达1 500次,平均每3年发生一次危害较大的地震,因此日本有“地震国”之称。但另一方面,日本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都不太严重。
课堂探究
材料二:2011年,大地震和海啸袭击福岛,导致福岛核电站连续发生爆炸,产生大量核污水,核污水里许多放射性物质含量远远超标。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在两年后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陆续排入太平洋,该决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地震造成的伤亡较小的原因。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伤亡小的原因:①注重防震教育和防震演习;②城市防震设施先进,建筑材料轻薄;③灾害频发,国民防灾减灾意识强;④使用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⑤普遍配备应急箱等。
2.将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带来哪些危害
①污染海洋和海洋生物;
②扩大污染范围;
③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④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物种变异或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等。
【知识拓展】
预防和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的措施
1.加强防震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针对性演练。
2.设计防震建筑,提高建筑质量。
3.加强对地震的监测预报。
4.遇到地震时不要惊慌,迅速撤到空旷地带或躲至墙角处,被埋时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等。
探究主题二: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结合课本P17~19内容,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总结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有利条件: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②科技发达;③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①地域狭小;②资源匮乏;③国内市场狭小。
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知识拓展】
临海型工业
为了充分利用廉价的海运条件,将工厂布局在沿海港口的工业都是临海型工业。临海型工业的共同特点是需要的原料、燃料数量很大、产品比较笨重,整个生产过程中,运费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大。这类工业布局在沿海港口地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运输成本。
知识点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021年5月14日,日本本州岛福岛县近海海域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于37.65°N,141.90°E。读“日本轮廓图”(图7.1.1)和“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图”(图7.1.2),完成1~4题。
随堂检测
图7.1.1
图7.1.2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
C.日本海岸线平直,优良港口少
D.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而多火山地震
2.此次福岛地震发生地位于 附近(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B
D
3.与日本火山、地震的发生有关的板块有( )
①亚欧板块 ②美洲板块 ③非洲板块 ④太平洋板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预防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演练时应( )
①争先恐后 ②有序疏散 ③听从指挥 ④严防踩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C
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所示的阴影
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环境无污染
③多优良港湾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识点2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图7.1.3),完成5~6题。
D
图7.1.3
6.家住上海的小波在港口看到一艘从日本名古屋归来的货船,船上的货物有可能是( )
A.铁矿石 B.煤炭
C.丝绸 D.电子产品
D
7.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主要是由于国内( )
①环境污染加重 ②劳动力价格下降
③资金、技术缺乏 ④土地资源紧张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日本是多山地、丘陵的岛国,陆地面积约 37万平方千米,领土南北狭长。日本最长的河流(信农川)长约367千米。
材料二:“日本地形及
季风示意图”(图7.1.4)和“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图7.1.5)。
(1)根据材料一可知,日本河流的流程 ,水能资源 。
日本多火山,其中最高大、最著名的火山是 。
(2)日本的经济特点是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 ,
大量出口 。
(3)请简述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海运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和出口工业产品;该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工业制成品
进口
富士山
丰富
短
(4)日本海沿岸年平均降雪量在400毫米以上,在日本被称为“特别豪雪地带”。试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较多的原因。
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而且日本海沿岸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雪较多。
知识点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自豪的文化资产之一。读图7.1.6和图7.1.7,完成9~10题。
图7.1.6 图7.1.7
9.古代对日本的文化产生比较大影响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中国 C.韩国 D.美国
10.图中日本人服饰和房屋建筑的特点,反映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
A.既有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又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
B.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具有东方文化的特征
C.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具有欧美西方文化的特征
D.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
A
B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