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控优化设计》2014届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测控优化设计》2014届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四单元叩问月亮(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12 16:3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北师九年级下 第四单元 叩问月亮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根据拼音规范工整地书写下面的话。(2分)
Yǒng yuè sè jiǎo jié yǐ shū qíng,wèn yuè gōng miǎo yuǎn yǐ míng l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忆长安(想念)     相与(一起,共同)   生命刚健(坚强有力)
B.临丹阙(下照) 遂至承天寺(于是) 时鸣春涧(山沟)
C.同交欢(交流,欢乐) 欢饮达旦(早晨) 报平安(告知)
D.倚虚幌(帷幔) 不应有恨(怨恨) 西出阳关(向西)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3分)
A.虽身在异邦,但他对祖国的忠诚之心孜孜不倦,一刻也没有放弃过为国效力的念头。
B.离别的痛苦谁没有过?可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儿女情长。
C.母亲是家的代名词,子女对母亲的眷恋,纵然天涯海角也不会改变。
D.我们中学生应多读唐诗宋词,不求出口成章,但愿能提高些文学素养。
4.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诗句。(只写序号)(3分)
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C.岭外音书断,不敢问来人。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
(1)柳宗元的《江雪》中表现生命力强健的是:“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
(2)岑参描写雪景最为人传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3)《把酒问月》中诗人描写明月出没,在时空上最为开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1·福建泉州中考)民俗节日探究。(6分,每小题2分)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1)了解民俗节日。请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民俗节日     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
春节 赏月 包粽子
清明 踏青 吃润饼
端午 舞狮 尝月饼
中秋 赛龙舟 吃团圆饭
(2)品评民俗节日。请结合(1)(3)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特色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诗句内涵。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列诗词,完成第7~10题。(11分)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月夜》的首联和颔联有何关系?(2分)
8.《月夜》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9.《春望》这首诗中哪两句明显地把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分)
10.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对家的思恋,请比较在表达这种感情时的角度有何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4分)
月光饼
琦 君①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夹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她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③,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②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③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1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3分)
1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13.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3分)
1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9题。(15分)
诗意山水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________,北疆山水的________,西域山水的________,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清丽柔顺、水的灵动活泼、水的自由奔放,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吟,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因李白偶然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成为名胜;而绍兴城南一处普通的私家园林,因陆游遗恨千载的《钗头凤》和《沈园诗》,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为快;最典型的莫过于岳阳楼,一楼何奇?却因“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而声名大噪。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润和提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
④“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________________。畅游好山好水,______________。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入画,更添画意,山水乃诗画之源。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
⑤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精神财富。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
15.请根据各地山水的特点,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写到第②段的横线上。(3分)
苍凉与神秘  温婉与柔媚  秀雅与奇异
16.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涉及三位唐代诗人及相关作品,请你根据文中内容提示,将下表填充完整。(4分)
张继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7.第③段中写道“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关情”,其中范希文即范仲淹,请你结合《岳阳楼记》,说说所谓“两字关情”应该是指哪两个字。(2分)
18.请根据你自己的文化积累,为第③段画线的部分再补写一个事例。(4分)
19.请根据文意将下面两句话分别还原到第④段中的横线处。(2分)
A.就是一本好书    B.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三、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写的是阴月、缺月;
苏轼《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的是晴月、圆月。
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现代人:月缺时我想你,月圆时我念你。无论月缺月圆,我都祝福你。——写的是缺月、圆月、阴月、晴月。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以“月有阴晴圆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可以评品古人,编排故事;也可阐明思想观点。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所给材料,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咏月色皎洁以抒情,问月宫邈远以明理。
2.答案:D 解析:D项“恨”,遗憾。
3.答案:A 解析:A项,“孜孜不倦”形容勤奋努力,永不厌倦,形容对祖国的忠心不恰当。
4.答案:DCAB 解析: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排列,A项,杜甫,中唐;B项,苏轼,宋朝;C项,宋之问,初唐;D项,曹操,东汉末年。
5.解析:理解性默写,按照题意,先回忆相关全诗内容,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
答案:(1)独钓寒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从云间没
6.答案:(1)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①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②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③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④文化色彩浓厚。(写出两点即可)
(3)①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②描述民俗节日活动、节日气氛。③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7.解析:首联写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和妻子都独自看月,可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颔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是“忆长安”的人,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未解忆”,这反衬了妻子的“忆”,加强了“独”字的意味。
参考答案:诗歌的首联和颔联互为因果关系,颔联是首联的补充和强调。
8.解析:盼夫妻、家人团聚,从根本上是盼社会太平,因为这是前提。
参考答案: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有一个四海升平的安定社会。
9.解析:“烽火”这里指战争,战争是国家的灾难,也是人民的灾难。战争使人们分离,所以家书才显得尤其珍贵。
参考答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我和妻子儿女离散不能相见,连一封书信也未相通,如果收到一封家书,那可比万两黄金也要珍贵啊。
10.解析:找到两首诗表现思念家(人)的相关句子,评析其抒情角度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春望》从自己的视线着笔,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忧虑。《月夜》从他方入笔,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来反衬天下离别亲人的人的共同心声。
答案:11.解析:作者对“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事隔多年”“还能记忆犹新”,说明作者对月光饼印象深刻,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参考答案: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12.解析:文章以“月光饼”为题,全篇围绕月光饼叙事和抒情,线索明显。理解内容,知道最后一段以抒情为主,体现了作者盼望回大陆回故乡的强烈情感和暂不能回归故乡的无限惆怅,是作者情感的升华。
参考答案:月光饼。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文章的主题。
13.解析:“又心疼又后悔”表明作者已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
参考答案: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14.解析:题干信息显示这是将台湾的月饼与“家乡的月光饼”进行比较,是对比(衬托)手法。作者强调的是对故乡的感情。
参考答案: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
答案:15.温婉与柔媚 秀雅与奇异 苍凉与神秘
16.《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李白 《使至塞上》
17.忧、乐。(喜、悲也可)
18.解析:准确写出某名胜古迹因某文化名人的诗文而知名。书写正确,语句通顺,在句式上不必苛求与上文一致。
答案示例:(1)武汉蛇山的黄鹤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名句,而享誉天下,游人如织。(2)西陵峡口的三游洞因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先后同游此洞而远近闻名。
19.解析:注意与上下句子的对应,名词“好山、好水”对应“好书”,动词“畅游”对应“欣赏”。
答案:A B
20.写作提示:文章由古诗到现代人的歌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后引出一个暗含关系的话题。可从三方面立意:(1)我们呼唤月明月圆,这可以照亮我们前方的路,为我们的人生路铺就一条坦途。因此,生活中,我们努力让自己的月亮变得又明又圆。(2)我们要直面月阴月缺。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失去很多,但,当我们继续前进或换个角度看人生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过了不久我们会得到比失去的更多的东西,包括坚毅、快乐、自信、幸福。人生不可能永远圆满,我们面对缺憾要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无论月明月圆,还是月阴月缺,都是自然现象,我们要豁达对之。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荣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份开朗、豁达的心,不管大千世界怎样变化,纵然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又怎会使我们失去一颗平和爱美的心。
参考例文:
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维、感情总是不离开我们双眼看见的世界。不同的人看见不同的世界,但事实上世界只有一个。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虽然你喜欢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缺月圆,它依然是那个不变的月球,但人因悲因欢却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南唐的李后主面对月亮有不尽的哀愁。无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上西楼,月如钩。此时的一弯新月却是他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的寄托。一代君王,本已习惯了金口玉言、发号施令,习惯了作威作福、纸醉金迷,享尽了春花秋月、歌舞升平。然而,一旦沦为仰人鼻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其心情如何呢?李煜忆“不堪回首”的“故国”,虑朝不保夕的现实,自然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这是亡国之愁,怀旧伤今之愁。愁铺天盖地、绵绵不绝地袭来。多情善感的他自是把弯月当残月、愁月了。
与之不同的是苏轼,他吟出了“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东坡豪放,东坡豁达,东坡知月缺月圆,此事古难全。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他始终用开朗、宽容而豁达的心胸面对生活。被贬杭州,无妨,他赏西湖,品江南,不曾悲怆;被贬黄州,无妨,他泛舟赤壁,酌酒歌诗,依然豁达。所以,在如此开朗的苏轼看来,月本阴晴圆缺,千古难全。
不同的人看见了不同的月,同样的月给了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人不同的慰藉。李煜对它愁,它亦愁;它冷如霜,细若钩,交缠着他无尽的哀愁。苏轼对它坦然,它亦如此;转朱阁,低绮户,它仍然美好,留给思乡的人共同的温暖。
生活也是如此,它有挫折与痛苦,亦有成功与幸福,有如月的阴晴。生活更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便笑,反之亦然。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应该看清生活,不被暂时的黑暗蒙蔽,也不因一时的光明而窃喜。
生活的喜怒哀乐,有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交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实,它本是灿烂的阳光,只是一种颜色。只要用一颗坦然的心去接受,淡然的日子,也会过得平凡而充实。庄子冷眼看尘世,清洁之中流露出与黑暗抗衡的眼神,那是一种超然,是豁达,一切皆因一个字:淡!
所以,看见月缺时不必紧锁双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见月圆时也不必欢呼雀跃。一切淡如水,一颗坦然豁达的心能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不信,明早拉开窗帘吧,你会发现阳光只有一种颜色:淡淡的灿烂。
点评:不同的人看见不同的世界,月缺月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依然是那个不变的月球,但人因悲因欢却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作者朴实的起笔道出了生活的哲理。选取的事例也很典型:南唐的李后主面对月亮是不尽的哀愁;面对月亮,苏轼却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文章首尾呼应,结构清晰而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