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2.2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上海人口的增加思考从上述两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探究1. 对照上述两幅图,你发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2. 什么是城市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一、城市化概述1. 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城镇2. 表现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增多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1、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
缩小城乡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
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4. 城市化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三、城市化特点据表数据画一幅城市化水平折线图后期阶段中期阶段初期阶段城镇化过程的S形曲线读图思考:横、纵坐标的含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入中期阶段的时间分别是哪年?合作学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城市化时间、发展趋势有何差异?起步早工业化早
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等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归纳小结*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差异性,尤其是“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A、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又称“虚假城市化”。B、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拉美国家)(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合作探究: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在郊区集中,使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逆城市化: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区人口迁往环境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的现象。城区郊区环境质量下降乡村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四、我国的城市化1、我国城市化进程A、1949年,城市化水平为10.6%;B、建国初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C、20世纪60-7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缓慢;D、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部分国家城市化速度比较A、起步晚,目前速度快,水平较低。2、特点B、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雷敏 王希)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7%,成为30年来城市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有关专家在北京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左右,才能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城市化是不是发展的越快越好呢?3、我国的城市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A、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把城市化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必须量力而行,一定时期的城市建设规模要控制在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B、要充分考虑到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C、要妥善处理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明确东、中、西部的发展方向。D、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