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女娲造人》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12 18:0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女娲造人
主备: 审核: 时间: 年 月 第 周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增加字词积累。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3、体会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自主预习】
一、常识积累:
1、走近作者
2、解读背景
3、了解文体
二、字词积累
三、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一、展示、交流预习情况。
二、朗读与感悟。
【当堂评价】
品味亮点词语:
1、(传神性)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2、(传神性)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拓展提升】
女娲补天
女娲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不周山,结果将这座撑天的大柱撞塌了,半边天便塌了下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大地也被震荡得多处破裂。裂口中爆发出的火焰燃烧着人们的房屋和农作物。洪水漫过两岸,地下的水流也从其他隙缝中喷涌出来,淹没了大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女娲满怀恐惧地望着成千上万的人饿死和淹死。她决心要拯救她的孩子们,解脱她的儿女们的灾难。女娲滑到黄河边,挑选了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再用这些熔化了的液体把天上的洞补起来。女娲不停地补呀补呀,九天九夜过去了,天空终于被补好了,大地放睛了,天边出现了五色云霞,现在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霞,就是当年女娲用五彩石炼成的呢。
天补好了,天空比以前更灿烂绚丽,女娲欣慰地笑了。可是,她还是不放心,又从东海捉来一只万年的巨龟,斩下它的四足,把它们用作擎天柱,分别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了天地的四方。接着,这位仁慈伟大的母亲,又把大量的芦葭烧成灰,填平了地上洪水泛流的沟壑。就这样,人们终于得以安居乐业了,人类终于摆脱了灾难,大地上又出现了祥和欢乐的气氛,人们更加幸福地生活着。
女娲创造了人类,因而被人们称为人类始祖——“女娲娘娘”;她为她创造的人们的幸福不懈地付出、努力着,因此,她的名字被后人铭刻在心上。
1.请你说说你如何理解“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事情?
2.天塌了,“女娲满怀恐惧地望着成千上万的人饿死和淹死”,请你用成语恰当地形容女娲娘娘此时的心情。(至少写出两个成语)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女娲娘娘为人类做了哪些事情。
4.“补天”是件辛苦的事情,女娲娘娘为什么要不辞劳苦地完成这件事情?请谈谈你对女娲娘娘的看法。(不超过50字)
【课后检测】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 ) 澄chè( ) jué( )起
chān( )和 niē( )成 mián( )延
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山涯( )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草木丛生的样子。 ( )
(2)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 )
(3)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 )
(4)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 )
4.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 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 她假装生气
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她忽然灵机一动 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A.,。,。—— B.,;,。—— C,。,。: D.,;,。:
5.女娲造人的目的是( )。
A.女娲想让人类叫她“妈妈”。
B.女娲想让世间不再荒凉寂寞,想叫天地间更加生气蓬勃。
C.女娲闲着没事,用泥捏自己的形象消磨时光。
D.女娲想造出人来管理宇宙。
6.填空。
(1)__________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__________,它详细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7.根据语义,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二、课内精读。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 D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8.解释下列加点字。
(I)略睡一睡 ( ) (2)疲倦不堪 ( )
(3)绝妙 ( ) (4)幽光 ( )
9.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
10.第①段画线句属于__________描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