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12 18: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主备: 审核: 时间: 年 月 第 周
【教学目标】
1、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自主预习】
一、常识积累
1、
2、
3、
二、字词积累
三、整体感知
1、梳理结构
2、主旨概括
【合作探究】
一、展示、交流预习情况。
二、朗读与感悟。
【当堂评价】
一、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绚丽的境界。分析一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创设这种意境的?
二、(形象性)从此,影子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还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
三、(描写性)那光点渐渐地变亮了。他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光。他分辨不清那是幽蓝的光,还是翠绿的光,他只知道,在他这永久的黑夜里,此时此刻有了一颗米粒儿大小的光点了。
【拓展提升】
七颗钻石
托尔斯泰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起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1.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2.小姑娘的水罐在不同的情况下五次展示了它的神奇: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里竞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4.从哪些事中可看出小姑娘的爱心?
5.童话的结尾句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
【课后检测】
一、基础积累。
1.《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体裁是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主题。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踉踉跄跄( )( ) 孪生( ) 潺潺( ) 痒酥酥( )
3.在横线上给下列词语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⑴_________的目光 ⑵_________的彩虹 ⑶_________的露珠
⑷_________的圆脸 ⑸_________的头发 ⑹_________的旷野
4.给下列各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叠词。
(1)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_________地,闪着_________的光。
(2)他_________、_________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3)人们常常看到他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_________。
(4)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_________地叫,羊儿_________地叫,……,走过小木桥去听_________的流水声。
5.关于课文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B.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C.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D.作者让“影子”跟盲孩子讲话、牵手,最后还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孩子,这些想象都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是胡乱编造出来哄骗小孩子的。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夜深了,萤火虫向他们告别,飞进了一片寂静的树林。
B.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
C.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
D.人们说,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
7.“影子说这话的时候,觉得无比幸福。”一句中,对“幸福”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影子是光明的孩子,而盲孩子不是。
B.影子觉得盲孩子看不见周围的一切,而自己能而感到幸福。
C.影子觉得自己能够陪伴并帮助盲孩子而幸福。
D.影子受到人们的称赞而感到幸福。
8.盲孩子和影子成了好朋友,假如他们来到现实,盲孩子欲发一短信以表对友情的珍视,希望他们的友谊能万古长青。他会怎样写?
二、课内精读。
⑴耳边的风趣来越大了。他感觉到手里提的灯晃来晃去。
⑵影子说:“天要下雨了,我们快些走吧!”
⑶语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⑷盲孩子手中的灯突然灭了。随后,影子也不见了。
⑸盲孩子① 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
⑹他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听到的只有风声和雨声。他② 、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⑺他坐在风雨里想:只有等到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影子才会赶来吧?
⑻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听见了翅膀扇动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
⑼“是你吗?萤火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
⑽“是我。”一只萤火虫在回答。
⑾“是我们。”有几只萤火虫在回答。
⑿“是我们一群萤火虫来了!”有好多好多萤火虫在回答。
⒀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著翠绿的光。
⒁在这美丽明亮的灯光里,影子又回来了。
⒂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
⒃“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
⒄他伸出双手,拉住了他这位黑色的好朋友,他们久久地拥抱在一起。
9.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10.文中⑴一⑹段一再渲染风雨交加的场景,有何作用?
11.若把文章⑽—⑿段改为“‘是我们。’好多好多萤火虫一起回答。”好吗?为什么?
12.请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