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大附中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阶段检测
初 三 数 学 2023. 2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6分)
1.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先后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鱼与“余”同音,寓意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剪纸艺术中很受喜爱的主题.以下关
于鱼的剪纸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将抛物线 y = x2的图象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那么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
2 2
A. 2 2y x 2 B. y x 2 C. y x 2 D. y x 2
C
3.如图, AB 是⊙O的直径,CD是弦, ABC=65°,则 D 的度数为( )
A B
O
A.25 B.65 C.35 D. 130
4.如图是一个拱形积木玩具,其主视图是( ) D
12
5. 已知点 A(1,a)与点 B(3,b)都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则 a 与 b 之间的关系是( )
x
A. a<b B. a>b C. a≥b D. a=b
2
6.若抛物线 y x 2x m与 x 轴有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 1 B.m≥1 C.m 1 D.m≤1
7.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 ABC 90 , BA BC ,将 BC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0 90 ),
得到 BP,连接CP,过点 A作 AH 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 H ,连接 AP ,则
随着 的增大, PAH 的度数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8. 在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有如图所示的 A,B 两点,在格点上
1
任意放置点 C,恰好能使得△ ABC 的面积为 的概率为( )
2
3 1 5 3
A. B. C. D.
16 4 16 8
第 1 页 共 6 页
二、填空题:(每题 2分,共 16分)
9.将二次函数 y x2 4x 5化成 y a(x h)2 k 的形式为 .
2
10.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 2x 3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1.圆心角为30 ,半径为 12 厘米的扇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请写出一个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
①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②如果过图象上任意一点 A 作 AB⊥x 轴于点 B,作 AC⊥y 轴于点 C,那么得到的矩形 ABOC
的面积小于 6.
13.如图,将半径为 3cm 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劣弧中点 C 恰好与圆心 O 距离 1cm,
O
则折痕 AB 的长为 cm. C
A B
14. 林业部门要考察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的移植成活率,下图是这种幼树在移植过程中
幼树成活率的统计图:
估计该种幼树在此条件下移植成活的概率为 (结果精确到 0.01).
15. 设二次函数 y=ax2+bx+c(a,b,c 是常数,a≠0),如下表列出了 x、y 的部分对应值.
x … -5 -3 1 2 3 …
y … -2.79 m -2.79 0 n …
则不等式 ax2+bx+c<0 的解集是 ,方程 ax2+bx+c=m 的解是 .
16. 如图,已知以 BC 为直径的⊙O,A 为弧 BC 中点,P 为弧 AC 上任意一点,
AD AP交BP于D,连CD.若BC 6,则CD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 68 分,第 17-22题,每题 5 分,第 23-26题,每题 6分,第 27-28题,每题 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 解下列方程: x2﹣2x=1;
第 2 页 共 6 页
18. 下面是晓雨同学设计的“过圆外一点作已知圆的切线”的尺规作图的过程.
已知:如图,⊙O及⊙O外一点 P.
求作:过点 P 的⊙O的切线 PD(D 为切点).
作法:①连接 PO 与⊙O交于点 A,延长 PO 与⊙O交于点 B;
②以点 O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以点 P 为圆心,PO 长为半径作弧,在 PO 上方两弧交于点 C;
③连接 OC,PC,OC 与⊙O交于点 D;
④作直线 PD.
则直线 PD 即为所求作的⊙O的切线.
请你根据晓雨同学的作法,完成以下问题: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以下证明过程:
证明:由作图可知,OC=AB,PC=PO,
点 为线段 CO 中点,
∴PD OC ( )
又∵点 D 在⊙O上,
∴PD 是⊙O的切线( )
19.已知二次函数 y x2 bx c的图象经过 A(2,0),B(-1,0)两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0.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x2+4x+4﹣m=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 m 为整数,当此方程有两个互不相等的负整数根时,求 m 的值;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 Rt△ABO 的边 AB 垂直于 x 轴,垂足为点 B,反比例函
k
数 y 1 (x>0)的图象经过 AO 的中点 C,且与 AB 相交于点 D, OB=4,AB=3. 1
x
k
(1)求反比例函数 y 1 (x>0)的解析式; 1
x
(2)设经过 C,D 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y2 k2x b,求出其解析式;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当 y2>y1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第 3 页 共 6 页
22.2022 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现有如图所示“2022·北京冬梦之约”的四枚邮票供小军选择,依次记为A ,
B ,C ,D,背面完全相同.将这四枚邮票背面朝上,洗匀放好.
(1)小军从中随机抽取一枚,恰好抽到是 C(雪容融)的概率是______.
(2)小军从中随机抽取一枚不放回,再从中随机抽取一枚.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小军同学抽到
的两枚邮票恰好是 B (冰墩墩)和C (雪容融)的概率.
23.如图,把矩形 ABCD 对折,折痕为 MN,矩形 DMNC 与矩形 ABCD 相似,已知 AB=4.
(1)求 AD 的长;
(2)求矩形 DMNC 与矩形 ABCD 的相似比.
24.如图⊙O的半径 OC 与弦 AB 互相垂直,垂足为 D,连接 AC,OB,
(1)求证:2 A B 90 ;
(2)延长 BO 交⊙O于点 E,过点 E 作⊙O的切线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F. 若 AC//BE,
EF=4,求 B的度数及 AC 的长.
25.某公园有一个截面由抛物线和矩形构成的观景拱桥,如图 1 所示,示意图如图 2,且已知图 2 中矩形
的长 AD为 12 米,宽 AB 为 4 米,抛物线的最高处 E 距地面BC 为 8 米.
图 1 图 2 图 3
(1)请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若观景拱桥下放置两根长为 7 米的对称安置的立柱,求这两根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3)现公园管理处打算在观景桥侧面搭建一个矩形“脚手架”PQMN(如图 3),对观景桥表面进行维
护,P,N 点在抛物线上,Q,M 点在BC 上,为了筹备材料,需求出“脚手架”三根支杆 PQ,PN,MN
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请你帮管理处计算一下.
第 4 页 共 6 页
27.在△ABC中,∠C=90°,AC>BC,D 是 AB 的中点.E 为直线 AC 上一动点,连接 DE,过点 D 作
DF⊥DE,交直线 BC 于点 F,连接 EF.
(1)如图 1,当 E 是线段 AC 的中点时,设 AE a, BF b,求 EF 的长(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当点 E 在线段 CA 的延长线上时,依题意补全图 2,用等式表示线段 AE,EF,BF 之间的数量关
系,并证明.
第 5 页 共 6 页
28.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对于点 A 和线段 MN,如果点 A,O,M,N 按逆时针方向排列构成菱形 AOMN,
且∠AOM= ,则称线段 MN 是点 A 的“ -相关线段”.例如,图 1中线段 MN 是点 A 的“30°-相关线
段”.
y y
5 5
4
N 4
3 3
M
2 2 A
A 1 1
30°
–4 –3 –2 –1 O 1 2 3 4 5 x –4 –3 –2 –1 O 1 2 3 4 5 x
–1 –1
–2 –2
–3 –3
–4 –4
图 1 图 2
(1)已知点 A 的坐标是(0,2).
①在图 2中画出点 A 的“30°-相关线段”MN,并直接写出点 M 和点 N 的坐标;
②若点 A 的“ -相关线段”经过点 ( 3,1),求 的值;
(2)若存在 , ( ≠ )使得点 P 的“ -相关线段”和“ -相关线段”都经过点(0,4),记 PO=t,
直接写出 t 的取值范围.
第 6 页 共 6 页北京交大附中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阶段检测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D B A C A D C D
1
8.【详解】如图所示,可以找到 6 个恰好能使△ABC的面积为 的三角形,
2
6 3
则概率为: ,故选:D.
16 8
二.填空题
9.解: y x2 4x 5 x2 4x 4 1 (x 2)2 1,
1
10. m
3
30 2
11. 【详解】解: S 12 12 (平方厘米), 扇形
360
5
12.答案不唯一,如: y ;
x
13.2 5 ;
14.答案为 0.8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正确理解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是概
率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 6 x 2, x 3或 x= 1
【详解】解:∵抛物线经过点 5, 2.79 , 1, 2.79 ,
5 1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2,
2
∵点 2,0 关于直线 x 2的对称点是 6,0 ,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a x 2 x 6 ,
将 1, 2.79 代入得,a 1 2 1 6 2.79,
279
∵ a 0,
700
∵抛物线开口向上,
∵不等式ax2 bx c 0的解集是 6 x 2,
∵点 3,m 关于直线 y= 2的对称点是 1,m ,
∵方程ax2 bx c m的解是 x 3或 x= 1,
16.解:如图所示,连接 AB,AC ,以 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O ,则 A O B 90 ,
∵ BC为直径的 O,A 为弧BC中点,
∵ BPA 45 ,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BC 6,
∵ AB 3 2 ,
∵O B O A 3,
又∵ AD AP,
∵ DAP 90 ,
∵ PDA 45 , ADB 135 ,
∵点D在以点O 为圆心,A O 长为半径的 AB 上运动,
连接O C 交 AB 为点D,此时CD为最短,
O BA 45 , ABC 45 ,
O BC 90 ,
在 BCO 中,BO 3, BC 6,O C BO 2 BC2 3 5
∵CD O C O D 3 5 3.
故答案为:3 5 3
三.解答题
17. x2﹣2x=1,
x2﹣2x+1=2,………….1
(x﹣1)2=2,………….2
x﹣1=± ,…………...3
所以 x1=1+ ,x2=1﹣ ; ................5
18.
19.
20.解:(1)根据题意得∶
△=42﹣4m(4﹣m)=4m2﹣16m+16=4(m﹣2)2≥0,………..1
△无论 m为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实根;……………..2
4 4(m 2)2
(2) 4 2(m 2)解∶△ x ,…………3
2m 2m
4 2(m 2) m 4 4 2(m 2)
△x1= = ,x2= =﹣1.
2m m 2m
△方程有两个互不相等的负整数根,
m 4
△ <0.
m
m 0 m 0
△ 或 ,
m 4 0 m 4 0
△0<m<4.………………..4
m 4 4
△m为整数,且 x1 1 ,
m m
△m=1 或 2.
1 4
当 m=1 时,x1= =﹣3≠x2,符合题意;
1
2 4
当 m=2 时,x1= =﹣1=x2,不符合题意;
2
△m=1.…………………………………5
3
21.(1)由题意可求点 C的坐标为 (2, ) . …………1 分
2
3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1 (x>0). …………2 分
x
3
(2)可求出点 D的坐标为(4, ). …………3 分
4
3 9
∴ 可求直线 CD的解析式 y2 - x . …………4 分
8 4
(3)当 2<x<4 时, y2>y1 . …………5 分
22.解:(1)由题意可知,共有四种等可能的情况,
1
∵P(抽到是 C) .……………………………………………………………2
4
(2)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图所示,
………………………………………..4
从上图可以看出,共有 12 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小颖同学抽到的两枚邮票恰好是 B(冰墩
墩)和 C(雪容融)的情况有 2 种.
2 1
∵恰好是 B(冰墩墩)和 C(雪容融)的概率为:P .……………………………………….1
12 6
x AD CD x 4
23. (1)若设 AD=x(x>0),则 DM= .∵矩形 DMNC 与矩形 ABCD相似,∴ = .∴ = ,即
2 AB DM 4 x
2
x=4 2(舍负).∴AD的长为 4 2……………………………3
4 2
(2)矩形 DMNC与矩形 ABCD的相似比为: = ………………………2
4 2 2
…………………………………2
………………………………………..4
…………………………6
25. (1)解:如图,以CB所在的直线为 x轴,点 E为顶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得,E 0,8 , A 6,4 ,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ax2 c ,
1
c 8 a
代入可得 ,解得 9 ,
36a c 4
c 8
1
∵ y x2 8;…………………………………………….…………2
9
1
(2
2
)依题意可得: x 8 7,
9
解得: x 3,
∵3 3 6(米),
答:这两根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是 6 米;……………………………………….2
1 2 1
(3)设N
2
m, m 8 ,则PN 2m,MN PQ m 8,
9 9
1 2
∵三根支杆的总长度w PQ PN MN 2m 2 m
2 8 m
2 2m 16 ,
9 9
2
∵ a 0,
9
b
∵ m 4.5时,w的最大值为20.5,
2a
∵三根支杆PQ,PN,MN 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为 20.5 米.…………………………..2
…………………..2
………………………………………………………………………………………………………………………………6
27.解:(1)∵D 是 AB 的中点,E 是线段 AC 的中点
∵DE 为 ABC的中位线,且CE AE a
1
∵ DE//BC,DE BC
2
∵ C 90
∵ DEC 180 C 90
∵ DF DE
∵ EDF 90
∵四边形 DECF 为矩形 …………………………………………….1
∵ DE CF
1 1
CF BC (BF CF)
2 2
∵CF BF b
则在Rt CEF 中,EF CE2 CF 2 a2 b2 ;………………………………………..2
(2)补全图形…………………….3 分
写出结论………………………..4 分
过点 B 作 AC 的平行线交 ED 的延长线于点 G,连接 FG
∵ BG//AC
∵ EAD GBD, DEA DGB
∵D 是 AB 的中点
∵ AD BD
EAD GBD
在 EAD和△GBD中, DEA DGB
AD BD
∵ EAD GBD(AAS)
∵ ED GD, AE BG
又∵ DF DE
∵DF 是线段 EG 的垂直平分线
∵ EF FG
∵ C 90 ,BG//AC
∵ GBF C 90
在Rt BGF 中,由勾股定理得:FG2 BG2 BF 2
∵ EF 2 AE2 BF 2 .…………………………………………………………..7
28.(1)① 如图,MN即为所求. …………………………….1
y
4
N
3
2 A
M
1
–4 –3 –2 –1 O 1 2 3 4 x
–1
–2
–3
–4
点M的坐标是(1, 3 ),点 N的坐标是(1, 3 2 ).……………………..3
② 解:
∵ 点 A的“α-相关线段”MN经过点 ( 3,1),
∴ 点M必在直线 x 3上.
记直线 x 3与 x轴交于点 H( 3 ,0),
∵ OM=OA=2,OH 3 ,
∴ MH OM 2 OH 2 1, MOH 30 .
分两种情况:
a) 当点M在 x轴上方时,点 M恰为 ( 3,1),符合题意,
此时∠AOM=60°, 60 ;
b) 当点M在 x轴下方时,点 M为 ( 3, 1),由MN=2 知点 N为 ( 3,1),
也符合题意,此时∠AOM=120°, 120 .
综上, 的值为 60°或 120°. ………………………………………5
(2) 2 2 t 4 ……………………………………………………………..……7